



两峪地名古籍经书《女娲法忏》有“弥勒下生七星两峪二甲维新”的记载,这是光绪年间朝元山会元堂刻版印刷的寺庙经书,信仰佛教,敬重弥勒佛爷。
在民间,两峪地名由来至今说法不一。
一说,这里有东汊、西汊两条河流,这两条河边各有一个小山冈,貌似鱼形伸入河心,改称“两鱼”。这在清朝写的《南漳县志》中有记载。这两个貌似鱼形的小山丘因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时夷为平地,改成水田。因而原似鱼形的小山丘不存在了。
另一说,西汊河现在胡家台村第五组原名“龙王庙”处有两个貌如鱼形的小山丘,因得名“两鱼”。这两个似鱼的小山丘,在“农业学大寨”时期一起搬掉,改成了水田。
再一说,这个地方有东西两汊河,三山之间夹两谷,因而顾名思义,演变为现在口头所说的和书面所写的“两峪”了。
第一种说法则更靠谱。两峪在农业学大寨之前河水七弯八拐,沙滩深潭随处可见。平坦的水耕地极少,常常被洪水淹没。在东汊河董家屋门前,老粮站北面,有一湾烂泥湖,湖中有一150米见方的砂石冈,极像一条鱼卧在湖中间,上面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
在西汊河郝家湾对岸,郝家老屋门前,也有一湾烂泥湖,湖里也有一个150米见方的砂石冈,也极像一条鱼卧在湖中间,上面也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
上世纪70年代初,将河滩改成良田,河道拉直,两个石冈分别被削平,石料砌了河堤。
两个石丘实际上极像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条鱼,各居一河,相映成趣,现在60岁以上的村民,说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刘汉国 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