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多学者看来,“优美的学术写作”——往最好的情况说,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表达;往最坏的情况看,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有学者会问,我们为什么要用不必要的、华丽的辞藻来修饰我们的研究呢?对文风的公然青睐,岂不表明我们思想肤浅、重形式而轻内容?而且,如果学术著述刻意追求吸引和取悦读者,而不是仅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同行们难道不会认为我们不够严肃而加以排斥吗?
在本书中,我的观点是,优雅的思想应该优雅地表达;只有在勇于尝试而非墨守成规的氛围中,思想创新才能蓬勃发展;而且,即使在学科规范的约束下,大多数学者也拥有远比他们所意识到的更广泛的写作风格的选择。坦率地说,我的议题是变革性的:我力图发起一场文体革命,它最终将改善所有人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环境。尤其是,我希望增强我的同行的自主权,因为他们已经相信自己“不被允许”(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这个咒语)以某种方式写作。但有很多不同学科的学者扩展、打破了他们所在学科的写作模式,并且获得了成功,不仅在备受尊重的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文章,在享有盛名的出版社出版著作,而且因为其思想的严谨和才华的出众而受到同行的称赞。本书就将展示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成果。
我绝不是要兜售通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建议,而是鼓励读者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写作策略,就像选择最适合自己皮肤的化妆品一样。优美的学术写作可以是严肃认真的、饶有风趣的,坦率直接的、充满诗意的,朴实无华的、华丽炫目的,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客观公正的,或者是兼而有之的。我在书中简要介绍了不同的作者,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既致力于追求 思想传达 (communication)、 技巧 (craft)和 创新性 (creativity)的理想境界,又非常谨慎地力求让自己学科内外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更容易理解他们的著述,他们认真思考如何写和写什么,抵制思想上的墨守成规、随波逐流。最重要的是,他们绝不做“在黑暗中穿衣”这种愚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