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写作缘起

2017年,我开始在网上连载Markdown教程,初衷是想系统梳理Markdown的相关知识,既为自己提供参考,也希望能惠及更多人。当时,Markdown虽然简单,但资料零散,许多人对这门“新鲜语言”缺乏系统认知。教程发布后反响良好,又经过两年的打磨,2019年,《了不起的Markdown》作为国内首部全面讲解Markdown的图书正式出版。

读者反馈

《了不起的Markdown》出版后,获得了读者的广泛支持。许多读者反馈,这本书手把手教学,讲解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简洁实用。一位写作教师留言表示,他一直鼓励学生们使用Markdown,但响应者甚少,一些人不愿意走出Word的舒适区。看了这本书,他很受启发,同学们不喜欢用的一个原因,是没有人像作者一样系统地、通俗地向他们介绍Markdown。

一位读者在豆瓣上评价,这本书从Markdown的基本语法,到具体工具,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从官方文档开始学习一门技术,一本介绍全面的图书能帮助初学者节省大量零碎信息的收集时间。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如此,读者可以通过一本书基本掌握Markdown的理论知识。什么是好书?能够使自己成长的书就是好书。

还有一位从事培训行业的读者基于本书开发了实训课程,光书就送出去几百本,他还把这些书寄过来让我签名,仪式感满满。

然而,也有读者指出,虽然这本书填补了学习Markdown语言的空白,但随着时间推移,软件技术多有变化,很多内容需要调整,希望能迭代到第2版。

行业变迁

最近几年,技术浪潮正在重塑写作与知识管理的底层逻辑。

首先 应用场景变得更加丰富 。Markdown已成为一种大语言模型时代写作的通用语言,它不光能在不同平台间无缝迁移,还能通过Pandoc、MarkItDown等工具转换为不同格式的文档、图片、思维导图、知识卡片;通过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PPT;搭配Mermaid语法直接生成各种图表。无论是日常笔记、职场写作、知识管理还是自媒体写作,Markdown都能胜任,真正实现了“一次书写,多处复用”。

其次 工具生态在不断迭代 。Typora收费了,也更强大了,沉浸式体验依旧。VS Code(Visual Studio Code)在集成GitHub Copilot后更加智能,再加上Cursor、Trae等基于VS Code构建的智能代码编辑器的流行,使其更加普及。Obsidian知识管理工具的出现,让用户彻底解放了大脑,它的插件生态和对Markdown的深度支持,让知识管理变得更加灵活、高效。ima.copilot、Notion AI、语雀、飞书文档、企业微信文档等工具,也都支持Markdown,使Markdown成为跨平台协作的通用语言。

最后 人工智能已经广泛普及 。DeepSeek、ChatGPT、Kimi、豆包、QWen等大语言模型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Markdown在提示词设计、规范输出、构建智能知识库等场景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工具集成了人工智能,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更高效的知识创作和管理。

新版升级

鉴于此,我决定对《了不起的Markdown》的内容进行全面升级,为读者打造一本系统指南,打通“排版技巧—应用场景—语法规范—工具赋能—知识管理—智能协作”全链路。

全书包括以下三部分。

●基础篇:聚焦规范表达。从现代排版的必要性及规范性讲起,全面讲解Markdown的应用场景、标准语法和扩展语法,提升排版效率和体验。

●工具篇:聚焦高效落地。构建三大经典工具的使用指南,包括专注写作的Typora、强大的VS Code,以及现代知识管理集大成者Obsidian。

●实践篇:聚焦科学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最佳实践,搭建基于Obsidian的笔记系统;介绍Markdown在大语言模型中的关键作用,包括结构化提示词、规范输出格式和文件无缝转换;结合Obsidian Copilot和Cursor,探索智能知识管理的可能性。

本书特点

本书从排版需求出发,用Markdown满足基础需求,用扩展语法满足更多需求,借助工具提升写作体验,通过知识管理工具科学高效地管理内容,并结合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管理,形成完整的知识闭环。

以下是本书的几个主要特点。

系统性与全面性 。本书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案例,按照“排版技巧—应用场景—语法规范—工具赋能—知识管理—智能协作”的学习路径,每章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内容层层递进,又相对独立,读者既可按顺序学习,也可选择性阅读。

实用性与前瞻性 。本书不仅讲解理论,还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操作步骤,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直接用于实践。本书使用了最新版本的软件,结合最佳实践和行业动态,确保内容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简洁性与易读性 。本书不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让每位读者都能轻松理解,还特别注重视觉呈现,配有大量的示例图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操作流程。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既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也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

阅读指南

本书的主要结构如下。

第1章主要介绍排版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符合当代读者阅读习惯且符合大众审美的排版技巧。

第2章从Markdown的起源讲起,逐渐过渡到其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及典型的应用场景。

第3章全面系统地讲解Markdown语法,从标准语法、扩展语法到高级语法,由浅入深,帮助读者在Markdown的世界里畅通无阻。

第4章详细介绍Typora这款Markdown编辑器的业界标杆产品。在讲解每个功能时,都以使用场景开头,通过操作步骤展开,辅以示例图片,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方便动手实践。

第5章结合写作方面的应用实践,详细介绍VS Code这款强大的代码编辑器,以及如何通过插件将其打造成个性化、智能化的Markdown写作工具。

第6章详细介绍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Obsidian,从界面布局、核心插件,到使之更强大和灵活的第三方插件,让读者通过丰富的案例,轻松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技巧。

第7章主要介绍如何基于Obsidian搭建科学的知识管理系统,以及Obsidian相关功能的最佳实践。

第8章详细介绍Markdown在大语言模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从结构化提示词到规范化输出,再到如何将Markdown转换为思维导图、PPT等,同时介绍如何利用Obsidian插件Copilot和Cursor打造智能知识管理工具。

读者定位

如果想了解现代写作排版的技巧,想学会大语言模型时代的通用语言,想沉浸式写作而不被外界干扰,想打造终身受用的笔记系统,想探索大语言模型时代的人机协作新范式,那么这本书正是为你准备的。

读完这本书,你能够得到以下收获。

1 系统掌握Markdown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具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人士,本书都能帮助你全面理解Markdown的基础语法、扩展语法及应用场景。通过清晰的结构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你将快速掌握这门先进的写作通用语言,从简单的排版到复杂的文档转换都能轻松应对。

2 提升写作效率与体验 。本书不仅讲解理论,还提供了大量应用案例和详细的操作步骤,帮助你通过Markdown实现沉浸式写作,避免被传统工具的复杂功能所干扰。无论是在日常笔记、职场写作中,还是在自媒体创作中,你都能通过Markdown获得高效、专注的写作体验。

3 构建高效的笔记与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阅读本书的实践篇,你将学会如何利用Markdown和工具搭建科学的笔记系统,实现知识的灵活管理与复用。无论是个人学习还是团队协作,Markdown都能成为你的知识管理利器。

4 适应技术变迁与智能升级 。本书结合了最新的工具生态和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场景,帮助你在大语言模型时代探索人机协作的新范式。通过Markdown,你可以设计结构化提示词、规范输出格式,轻松实现智能知识管理。

5 节省学习时间与精力 。本书整合了零散的学习资源,避免了初学者在收集信息时的低效与困惑。通过系统化地讲解和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Markdown的核心技能,将其灵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6 培养终身学习与创作的能力 。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指南。通过学习Markdown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你将培养起现代写作与知识管理的思维方式,为终身学习和高效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诚致谢

撰写这本书花了三年时间,其间大部分创作工作是在陪着儿子写作业时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儿子陪着我走过了这段漫长的创作旅程。他亲眼见证了一本书从最初的构思,逐步生长、成形,直至出版的全过程。我也想借由自己的行动,让他懂得坚持的珍贵,让他明白,只要目标清晰笃定,路途虽远,行则将至。感谢儿子,也感谢我的妻子和女儿,没有她们的默默陪伴和支持,我是没有信心和时间完成这本书的。

我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宋亚东老师。在断断续续的创作过程中,我多次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几次险些放弃。每到那些“至暗”时刻,宋老师总能给予我鼓励,提出宝贵的建议,让我重拾信心,坚定地写下去。

最后,诚挚地感谢每位读者朋友。是你们购买了这本书,并给出积极的反馈,才让我有机会继续与大家分享。

如果对本书有任何建议,请联系我(邮箱:wirelessqa@163.com)。

毕小朋
2025年4月

读者服务

微信扫码回复:50789

●加入本书读者交流群,与更多读者互动。

●获取【百场业界大咖直播合集】(持续更新),仅需1元。 GT6pGusrb2qqToZw+KCcSt34b8tjm2sPWPo22SdPfCsgRb5BJ4vHOYQOsEr3FE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