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就是一大堆训练动作。在他们的观念里,增肌是“怎么做动作”的问题,好像动作做标准了,就能练成“大块头”,否则就跟白练了一样。
翻开很多增肌书看,里面都是一幅接着一幅的训练动作图。大多数增肌培训,也往往只讲训练动作。健身房里很多所谓的训练老手,同样是喜欢一上来就给人讲动作。其实,训练动作仅仅是增肌系统工程里的一个小方面而已。
如果把增肌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训练动作只是几根树枝而已。这么说夸张吗?一点儿都不。
为什么大家会把训练动作等同于增肌的全部?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训练动作最直观、最形象化。
增肌总要做点什么。饮食,我们习以为常,就是吃饭而已。训练的时候,训练的细节,比如负重、组间休息、动作速度、容量等,都不是那么直观;而最直观、一眼就能看到的,就是动作。所以很多人会错误地把增肌等同于一个个训练动作。
讲训练动作最简单。
增肌系统工程当中的其他因素,比如营养、内分泌、肌肉生理解剖等方面的知识,讲起来难度要比训练动作大得多。
要系统了解这些,需要扎实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不是谁都具备的,而且很少有人会去费精力学习这些枯燥的东西。
而训练动作则要简单、直观、易学易懂得多。说实话,在训练动作方面,别管对错,上网泡几天,基本上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听起来往往都还很像那么回事。
增肌的各种训练动作被错误地认为就是增肌的全部,所以很多人就把关注点放在这上面,忽略了很多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比如,同样一个动作,用5公斤的哑铃和用15公斤的哑铃去训练,最后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用25公斤的哑铃去训练,则又是另一种效果。
还是这个动作,快速收缩的训练是一个效果,慢速收缩的训练又是一个效果;举起快放下慢和举起慢放下快,效果又不同。
另外,训练动作的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部分,对增肌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
更不要说,训练动作的选择、顺序的安排、组间休息的时间、肌肉部位的顺序、训练的容量、训练的组数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对最后的增肌效果影响非常大,我们都要考虑到。
增肌怎么吃就更复杂了。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各种微量营养素各应该吃多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形式应该怎么选择?就蛋白质来说,乳清蛋白、酪蛋白都是蛋白质,有什么差别?鸡蛋、肉类、大豆、藜麦……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又对增肌效果有什么影响?
碳水化合物还分高GI、中GI和低GI,来源也不同,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不同的增肌情况?
营养的时机也很重要,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什么时候补充,与训练时间怎么整合?训练前、中、后,一日三餐,两餐之间,还有睡前,哪些是增肌可以利用的营养摄入时间点?
除了时间点,营养素的摄入形式和摄入量,需要有什么不同的设计
?
各种增肌补充剂,蛋白粉、增肌粉、谷氨酰胺、BCAA、肌酸、氮泵、β-丙氨酸,等等,该不该吃?怎么吃?吃多少?
这么多问题,是不是觉得增肌很复杂?是的,客观上它确实很复杂。这还只是随便列举了一些最常见的与增肌训练有关的饮食问题。
只有众多复杂的影响增肌的因素都控制得对、控制得好,增肌的系统工程才算做到位,增肌才能有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增肌,绝不仅仅是几个训练动作那么简单。
但反过来说,增肌也是一件会者不难的事,说简单也简单。所以大家不要怕,虽然说增肌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似乎让人无从下手,但是本书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书中,我会用大白话,把增肌需要了解的、实用的系统知识全部告诉大家。有了系统知识的支撑,增肌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
虽然训练动作不是增肌的全部,但不可否认,它很重要,本书的第三章,我们就会讲述训练动作的基础知识。
本书的第一章,主要跟大家聊一下增肌的理念。一本增肌书,不能一上来就讲增肌方法。对于新手来说,理念永远比具体的方法更重要。
甚至对于增肌老手,有时候理念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章告诉大家增肌训练具体该怎么练,主要讲训练要素。训练要素是比训练动作更重要的,它们是真正的增肌核心。
第二章也会讲一些与增肌相关的基础的运动生理学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并不是枯燥无用的,它能帮助增肌者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第三章,我们对照运动解剖图来讲训练动作,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讲,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讲。
第四章讲增肌训练计划的底层逻辑,和如何制订训练计划。
第五章详细讲增肌怎么吃。这是关于增肌的运动营养部分。
第六章的内容涉及各种增肌补充剂,解决有效性、安全性、如何使用等问题。
在第七章,我们谈谈怎么预防和治疗常见的运动伤害。这也很重要,新手就怕不懂瞎练,一旦受伤,训练基本就废了;而且如果形成慢性损伤,还有可能会跟你一辈子。
第八章,也是全书的最后一章,我们讲减脂。光增肌不减脂,身材还是不好看,顶多从所谓“虚胖”变成“肥壮”。而且,增肌者减脂,跟普通人减脂不一样,要求更精细、更复杂,比如减脂的时候不能把辛辛苦苦练出来的肌肉也减掉了。该怎么做,书里都会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