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说了训练量、肌肉收缩方式和训练负重等训练要素了,接着说一下个数,也就是训练的时候每一组做多少次。
个数的话,其实RM值有了,个数也就有了。比如,我们使用的重量是8RM,那么每组最多也就做8个。或者再使使劲儿,拼一拼,做9个,想再多做也做不到。这里要强调的是要不要少做的问题。
也就是说,增肌训练,是应该每组做到做不动为止,做到力竭,还是在还有点力气的时候就停下来呢。
有人说,还能停下来吗?每组当然都要做到做不动为止了。其实,以增大最大力量为目的的力量训练不建议力竭,比如举重类的训练。而且,学术界确实也有关于增肌是否应该力竭的讨论。
力竭有力竭的缺点,比如可能这组力竭了,造成过大的疲劳,下一组就完不成预定次数了。
另外,经常每组力竭,也可能因为疲劳引起过度训练。比如有一项针对经常运动的男性的研究,实验对象持续做了16周的力量训练,每组力竭,最后观察到他们在安静时IGF-1浓度和睾酮浓度降低,这一般是过度训练的激素表现
。
当然,力竭也有它的好处,不然就不用去讨论力竭的问题了。这里就涉及增肌的机械刺激和代谢刺激了。
目前来看,力量训练能让肌肉增大,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有两个因素最重要,就是机械刺激和代谢刺激。
用最简单的话说,机械刺激就是训练时对肌纤维施加的张力。比如我们用20公斤的哑铃训练一个动作,肌肉就需要比用10公斤哑铃训练时更用力地收缩,这就拉扯着肌纤维,给肌纤维一个比10公斤更大的张力刺激,这就是机械刺激。
更形象一点说,如果把肌纤维比作绳子,你用这根绳子拉起20公斤的重物,就比用它拉起10公斤的重物,给它更大的机械刺激。
大重量训练,就是给肌肉提供更大的机械刺激。重视离心,也有助于给肌肉更大的机械刺激。
代谢刺激又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训练时肌肉会产生多少代谢产物。
力量训练时,肌肉会因为无氧代谢(糖酵解)产生乳酸、氢离子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越多,肌肉受到的代谢刺激就越大。
代谢刺激也是刺激肌肉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原因是,它会让身体产生更多能让肌肉增大的合成代谢激素,也能直接刺激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肌肉蛋白质分解。
机械刺激和代谢刺激,是增肌的两个永恒话题。
说回我们这一节的话题,力竭对于增肌来说,好处就是,它会造成更多代谢产物的堆积,提高训练的代谢刺激。
比如,有力竭训练经验的人都知道,越是力竭,肌肉训练的泵感就越强,肌肉很胀很硬。很多人也把这种感觉称为肌肉充血,实际上这不是充血,而是肌肉细胞里面的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因为渗透压的作用,产生了肌肉“充水”。用大白话说,就是肌肉暂时性水肿。
而且,力竭可能也有助于肌肉在训练时募集到更多肌纤维,这也有助于增肌。
既然力竭有坏处,也有好处,那么增肌训练到底该不该力竭呢?
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支持力竭、反对力竭的证据都有
,
。一般来说,目前的建议如下。
● 力竭对增加代谢刺激有利,所以原则上,训练时能力竭还是尽量力竭,总体上学术界是建议增肌训练力竭的,但要注意规避力竭的负面影响。
● 如果力竭明显影响了每组完成的预定个数,那就不要力竭,或者只在最后一组追求力竭。
比方说,如果做一个训练动作时,前两组都追求力竭,就没办法完成好后面的一组或几组训练了,那么这时就建议在前两组不力竭,保留1~2次的训练次数(做到还能完成1~2次才力竭的程度就停下)。后面的训练,如果有条件再力竭,尤其是最后一组,一般都可以力竭(反正也是这个动作的最后一组了)。
● 考虑到过度训练的问题,可以在做“大动作”的时候避免过多力竭。比如深蹲、硬拉、引体向上等,需要大量肌肉参与的多关节动作(训练时有一个以上的关节产生运动),可以考虑不力竭,因为“大动作”需要参与的“大肌肉”多,疲劳程度也就高。
而简单的单关节动作(训练时只有一个关节运动的训练动作,比如二头弯举、大多数三头训练动作、器械腿屈伸等)可以尽量力竭,因为不容易积累太多的疲劳。
力竭的好处是能产生更大的代谢刺激,但坏处是过度疲劳。找到平衡点才是最好的办法。
美国运动医学会也建议周期性的力竭,这样能避免过度训练的风险。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力竭,一段时间不力竭,休息一下。
关于肌肉代谢刺激,我再补充一点内容。
首先,训练时肌肉泵感强,可能对增肌是有好处的。但是也必须再次强调,这不是一味追求泵感的理由。因为我刚才也强调了,机械刺激、代谢刺激要平衡才能更有效地增肌。
不过,有一种相对比较新的训练方法,似乎在机械刺激和代谢刺激两者之间,偏向了代谢刺激,也获得了看似明显的增肌效果,这就是加压训练,也叫血流阻断训练。
简单说,这种训练方式就是把我们四肢局部用加压带给扎起来,限制肌肉的血流量,这样能让训练时产生的代谢产物,更多地堆积在肌肉里,产生更大的代谢刺激。一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轻重量达到比较好的增肌效果。
也就是说,加压训练似乎因为有明显的代谢刺激,用轻重量就可以(不突出机械刺激)达到比较好的增肌效果。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现在学术界还在研究加压训练,有不少证据确实证明它能在轻重量刺激下有效增肌,但是最终增肌效果能不能和传统增肌训练相比,还不好说,至少还没有人仅仅通过加压训练就达到健美冠军的训练水平。
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训练,如果加压训练仅仅能在短期达到比较明显的增肌效果,不可能持续增肌,也不可能达到增肌最大化,就没多大意义。
而且很显然,加压训练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训练。别的先不说,有很多部位的肌肉,根本就不可能有效地加压,也就是不可能有效地阻断它们的血流,比如胸、背等躯干部位的肌肉。
另外这种训练方式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造成血栓的风险增加等,所以它的应用领域更多是在康复训练当中,针对四肢局部肌肉适当地使用,而且要在有资质的教练的严密监控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