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受邀为兆阳的新作《游戏数值百宝书:战斗数值实战》作序。兆阳的上一本著作《游戏数值百宝书:成为优秀的数值策划》已是业内公认的经典,而这部新作则更进一步,将理论转化为实战应用,填补了数值设计从框架到执行的空白。
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游戏通用架构与数据可视化方法,还以模块化思维优化数值配置流程,让复杂的设计变得直观可控。尤为可贵的是,书中对战斗公式、成长曲线、数值投放节奏的推演逻辑,均匹配了翔实的验证案例和Excel实操技巧,使其成为数值策划从入门到精通的指南。
本书对自主生成数值系统(Procedural Generation)的前瞻探讨,更展现了数值设计的未来可能性。相信这本书能为读者提供全面可行的数值设计思路,成为游戏开发者案头常备的实战宝典。
千境文化创始人 吴郁君
2025年6月
当我们在团队中讨论“好数值”的标准时,往往面临两个现实难题:一是新手策划面对几百个Excel表格参数却无从下手,二是有经验的同事在版本平衡上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疲惫循环。这背后并不是谁不够努力,而是行业里一直缺少一本既能指导落地实践、又系统化的方法论参考。
2021年,兆阳所著的《游戏数值百宝书:成为优秀的数值策划》首次将“数值”这门“工程活”以通俗且体系化的方式阐释,不少年轻策划跟我说:“这本书让我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也能掌控复杂系统,而不只是跟着表格改数。”时隔四年,他带着更聚焦、更具实战性的新作回归。
这一次,书名中的“战斗”二字并非仅对选题范围的限定,更是深耕之后的进一步凝练。从职业与技能、角色成长、装备系统到战斗公式与验证工具,本书将数值拆解为可理解、可迭代、可验证的模块。它不仅仅局限于“告诉你怎么做”,更提供了一整套“可以用于设计和验证”的方法体系。书中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工具(如技能释放模拟器、属性梯度模型等),无一不是从项目中诞生、又能反哺项目的实战成果。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在“工程逻辑”之外,对“设计美感”的强调。书中不仅教你如何调节伤害数值的平衡,还提醒你关注“打击感”的数值来源,以及何种成长曲线更符合玩家的心理预期。这些判断既源于数据模型,又源于作者在一线数值岗位上的丰富经验。这是一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知跃迁。
因此,如果你是初入游戏行业、渴望建立系统知识框架的策划,那么这本书便是助你避坑提效的实战手册;如果你已经身经百战,那么不妨瞧瞧作者如何以模块化思维重构我们熟悉的数值体系,说不定你会发现更优雅、更高效的解法。
写到这里,我仍不禁感慨:数值策划是一门孤独的手艺,其优劣往往藏在体验深处与数据背后,既不易被察觉,又难以直接验证。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兆阳这样的人,将经验沉淀为文字,把工具开放给同行,以此建立行业内更高效的协作语境与知识起点。
希望这本《游戏数值百宝书:战斗数值实战》能成为更多数值策划案头的“百宝书”,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系统时多一分确定感。
哔哩哔哩游戏数据分析专家 黎湘艳
2025年6月
作为一家初创游戏公司的创始人,当我看到兆阳的第二本著作即将付梓时,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欣慰,更有一种“同道者并肩攀登”的豪情。这不仅是一本书的面世,更像是在我们共同开拓的游戏征途上,又一座由智慧与心血铸就的灯塔被点亮。
犹记得几年前,兆阳的第一本《游戏数值百宝书:成为优秀的数值策划》面世时,如同在混沌的数值海洋中投下一枚定海神针。那本书是“道”,是根基,是通往游戏世界底层逻辑的钥匙。如今,这本《游戏数值百宝书:战斗数值实战》则是“术”的升华,是将冰冷的数字淬炼成刀光剑影、策略博弈与心跳律动的实战手册。
在追逐游戏梦想的道路上,我深知“数值”二字的分量。这些看似是隐身于屏幕之后的代码,却如同游戏世界的“牛顿定律”,无声地主宰着每一次挥剑的力道、每一次技能的爆发、每一次胜负天平的倾斜。在这本书里,他将战斗数值从抽象的概念,解构为可触摸、可计算、可优化的实战体系。没有空洞的理论堆砌,只有从无数项目实践与成败得失中淬炼出的“真经”。
作为他的合作伙伴,我有幸近距离见证了这本书的孕育过程。它不仅是知识的输出,还凝聚了兆阳对游戏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玩家体验的极致尊重。书中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案例、每一个被反复推敲的阈值,都昭示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匠心——那是对“好玩”二字的虔诚信仰和极致坚持。一次恰到好处的暴击数值,能让玩家肾上腺素飙升;一套环环相扣的技能CD设计,能催生出精妙的战术配合;一场势均力敌的BOSS战背后,是无数个平衡点上的反复打磨。这本书将这种“让数字服务于情感,让逻辑服务于乐趣”的创作哲学,毫无保留地呈现给每一位读者。
对于所有在游戏行业耕耘,尤其是正在或渴望打造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系统的同仁们,《游戏数值百宝书:战斗数值实战》无异于一本“屠龙秘技”。无论你是初入本行的新手,还是寻求突破的“老兵”,甚至是如我这般需要洞悉团队创作核心的管理者,这本书都能为你我提供清晰的地图与锋利的工具,助你我在复杂如繁的战斗数值世界里,精准定位自身坐标,点燃独一无二的战斗焰火。
最后,愿每一位翻开此书的朋友,都能在兆阳笔下那严谨而灵动的数字星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创造出让玩家为之欢呼、为之着迷、为之热血沸腾的战场!这正是我们所有游戏人最朴素也最伟大的荣光。
资深游戏制作人 史家宝
2025年6月
兆阳的新书又来了,作为好朋友,很荣幸再次受邀写序。
这些年游戏行业风云变幻:一方面,国内小游戏强势崛起,国产3A大作崭露头角,休闲SLG市场表现亮眼;另一方面,二次元游戏市场趋于饱和,卡牌品类热度下降,传统MMO和SLG项目屡遇挫折。我们这些在行业一线拼杀的“老兵”,大多会产生些许迷惘,至少在某一时刻困惑于未来的方向,更别提那些计划进入游戏行业的年轻人了。
除感觉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之外,更深刻的感触是行业教育的进步。最近几年面试了很多游戏策划,明显感受到毕业生的专业程度在大幅提升。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编程和艺术,在大学甚至高中就有独立制作游戏的经历,部分人还主修了游戏设计专业,这使得游戏行业的人才供给质量显著提高。
虽然人才质量的提升对行业发展绝对是好事,但是在行业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新手策划却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紧紧抓住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我看来,近年行业变化主要由三股力量推动,具体如下。
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硬件性能、AI和引擎技术的进步,让制作高品质的游戏变得相对更加容易。
用户需求的迭代:“00后”可以说是游戏世界的原住民,从小玩着游戏长大,对游戏的需求更加细分化。
平台生态的演变:平台的隐私政策调整及短视频与游戏的融合,对游戏行业冲击巨大。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有志于加入游戏行业的从业者既要保持对行业动态的关注,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又要在变化中锚定核心——抓住不变的底层逻辑。
兆阳一直致力于数值策划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和传播。他的数值策划系列从理论到实战,试图从数值角度剖析游戏的本质,阐述数值与系统、体验的关系。书中从战斗到经济,从横向到纵向的框架,是一位历经实战的游戏策划对行业经验的高度抽象。这对刚入行的新手策划来说,可以快速为自己构建一套游戏理论的框架;对从业多年的资深开发者来说,可以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游戏框架,堪称开卷有益。
最后,愿大家在看完此书后能有所收获,未来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游戏作品。
资深游戏制作人 田晓东
2025年6月
认识兆阳多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总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叨着“这个暴击率得再调调”“金币回收曲线不太对”。当时只觉得他对游戏数值近乎偏执的钻研,透着股“轴劲”。直到读完这本《游戏数值百宝书:战斗数值实战》,才明白这份执着背后,藏着对游戏行业最纯粹的热爱与使命感。
记得有次聚餐,大家聊起新上线的某款游戏,吐槽数值失衡导致玩家流失严重。兆阳当即掏出手机,翻出他整理的数值分析文档,从伤害公式到经济系统漏洞,头头是道地分析了近半小时。他眼中闪烁的光,让我感受到一个数值策划对“好游戏”的坚守——在他看来,数值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玩家沉浸于游戏世界的“引力场”。或许正是这份初心,推动着他把十余年的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倾注进这本书里。
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干货浓度”极高的内容。不同于市面上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兆阳像个手把手教你的老师,从项目立项前的数值预研,到上线后的数据复盘,每一步都掰开揉碎了讲解。书中那些真实的案例,不少都源自他亲历的“坑”:曾因忽略玩家成长曲线,导致某款游戏前期体验极佳、后期却因难度骤增流失大量用户;也试过为了平衡PVP系统,和团队反复推演上百次战斗数据。这些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如今都化作书中的“避坑指南”,字字句句都透着实用与真诚。
最让我惊喜的是兆阳在书中展现的“破局思维”。他不仅教会读者如何搭建数值模型,还强调“跳出数值看数值”的重要性。对于刚入行的新手策划,这本书像是一位靠谱的领路人——它会带着你从Excel函数学起,手把手教你设计伤害公式;对于资深开发者,书中那些关于“数值生态”“动态平衡”的深度思考,则能引发新一轮的头脑风暴;而作为游戏爱好者,你也能透过这些数字,读懂开发者的“小心思”,重新发现游戏的乐趣。
合上书本,脑海中浮现出兆阳伏案写作的模样。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游戏数值的工具书,更是一个游戏人用热爱与专业浇筑的诚意之作。相信每一位翻开它的读者,都能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心意,也能在游戏设计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资深游戏制作人 陈凯
2025年6月
上一次为本书作者的书执笔作序,已是四年前。
那时的游戏行业刚经历了一场狂奔式发展,人才如潮涌入,资本上演烈火烹油的盛宴。当然,盛宴之后便是杯盘狼藉——资本如潮水般涨落,不由分说。可那些被浪潮裹挟入行的新手策划,踏上这条名为“做游戏”的道路,便很难轻易回头,它更像一条单行道。留下来的我们,面对冷却的市场和陡增的挑战,手中可有一二锦囊,助我们破局前行?
潮水退去时,裸泳者无处遁形。这话虽直白,但放在游戏数值领域,可谓一针见血。这四年间,我目睹了无数项目的崛起与陨落。每个团队都在自己的战场上挣扎,困境各异,解法亦无定式。当市场火热时,粗糙的数值尚可藏身于华丽画面与玩家的宽容之下;当寒冬来临时,那些曾被视为“小毛病”的数值暗伤便骤然发作,痛彻骨髓。
回想那些让人头疼的场面:某个职业过于强势,论坛即刻“炸锅”,策划组熬夜调整,结果越改越乱,玩家依旧流失;耗费心力设计的BOSS,因数值计算偏差,导致大部分玩家无法通过,运营急得束手无策;精心设计的成长线,玩家前期体验畅快,中期成长曲线却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纷纷愤然弃游……
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深扎于支撑游戏战斗的隐形规则——数值系统之上。它如同房子的钢筋架构,架构若歪斜,装修再精美也终将倾塌。数值出了问题,玩家最直接的感受便是违和、失衡、体验憋屈。它虽无形,却切实决定着每一次攻击的痛感、每一场战斗的胜负、每一轮升级的爽感。
曾有段时间,战斗数值设计近乎玄学。新手策划打开Excel,面对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茫然无措,心生焦虑。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开发者,在做关键决策时,也常在主观判断与数据推演间摇摆,最终仍需依赖反复试错。大家都想把体验调到最好,却苦于没有一套清晰、可靠、能照着做的方法。这种力不从心的感受,想必不少同行都深有体会。
因此,当我看到《游戏数值百宝书:战斗数值实战》这本书稿时,内心倍感踏实,甚至有些动容。作为四年前《游戏数值百宝书:成为优秀的数值策划》的姊妹篇,它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著作,更像一位经验老到、愿意倾囊相授的师长。作者未做理论堆砌,而是将自己多年来项目实践中踩坑、碰壁、破局的经验,掰开揉碎,清晰阐释。
这本书对读者来说,不仅是学习新知识这么简单,还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成为能立刻上手用的工具。书中会指导你如何搭建战斗数值的底层架构,会帮你解开成长的节奏密码,同时教你如何预见风险,将所谓的“玄学”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那些曾依赖经验与感觉的设计环节,在书中都被拆解为可测量、可调整的参数关系。
正如我四年前在序言中写到的那样,写书育人是一份苦差事。所幸作者坚持至今,让我们得以见到《游戏数值百宝书:成为优秀的数值策划》的续篇。当然,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亲历者方能知晓。
前作字字如砺,常读常新;新篇亦字字珠玑,取精用弘。相信在市场遇冷之际,有这样的拾薪者躬身传递火种,假以时日,必能星火渐炽,终成燎原之势!
资深数值策划 朱元晨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