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商业的本质是利他

企业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既然是解决问题,就要遵循特定的原理与原则。遵循什么样的原理与原则呢?核心在于利他原则。为什么必须以利他为准则?因为利他是符合宇宙规律的运行法则。依道而行,行稳致远。经商的根本之道在于秉持美好而远大的愿景,通过帮助世人、造福社会来实现价值。唯其如此,企业方能基业长青。

人是企业的根本,究其本质,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既然以人为核心,那么企业应致力于将人培养成何种样态?这就需要明确的人才标准与培养目标。稻盛和夫先生生前总结的人生哲学中,曾提出几个深刻的灵魂之问:我们从哪里来?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样活着?未来将去向何方?

稻盛和夫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人活着是为了不断地提升心性,磨炼灵魂,让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比来到这个世界时灵魂更高尚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人应该怎样活着?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中谈到:人应该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他总结出了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从公式本身来看,以终为始,要想度过美好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工作来成就自己的一生。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首先必须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再加上热情,能力则是以“将来进行时”为目标,不断成长进步,这样的人生之积必定是最佳的。

将来去到哪里?通过此生的努力,不断净化心灵,来生可以乘愿再来,服务大众,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关于生命归宿,稻盛和夫先生认为,通过今生的心性修炼与灵魂净化,方能获得来世乘愿再来的机缘,在更高维度践行利他之道,成就更圆满的觉性。

“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这便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哲学。自利利他,即要想利己,必先利人。这正是因果法则的体现。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个人,若想获得美好人生,都应当遵循并践行这一法则。恰如古谚所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稻盛和夫先生著有《经营十二条》这一经典著作,且生前持续开展对该书的系列解读。诸多企业家都曾通过视频课程研习过稻盛和夫先生对《经营十二条》的深度阐释。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在对该书进行补充讲解,足见经营哲学在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这一行为既彰显了稻盛和夫先生追求极致的专业态度,更体现其“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治学精神——始终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知识传播,力求内容翔实、表述精准。

在《经营十二条》中,稻盛和夫先生首先引导经营者思考企业的根本命题:“经营企业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本质上是对企业“大义名分”的哲学追问——我们为何从事这项事业?能为社会创造何种价值?解决哪些社会问题?根据稻盛经营哲学的三段论架构:首要维度是“为员工谋幸福”,确保员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裕;其次需实现“为客户谋价值”,提供超越期待的产品与服务;最高层次在于“为社会谋发展”,推动行业进步并促进人类福祉。

在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中,对经营目的的深刻思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更为系统且完整的理论架构支撑,这一架构完整地体现在《京瓷哲学》这部经典著作中。稻盛和夫先生始终强调哲学的首要地位。正如他所言,哲学不应流于口头背诵,而应贯彻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正因如此,稻盛和夫先生提出“将哲学转化为具体数字指标方为经营之道”的核心观点。为了将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入手,对“京瓷78条管理哲学”加以解读,这些维度不仅涵盖个人修养,也涉及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谨此抛砖引玉,供诸位同仁参考研讨。 or/De189AxuM9ht8UWDnXHY5p1J/EmtKFIwZwrmw4Oy4IdnZOncI+BVr8bPsU1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