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快乐、幸福,是人生的共同追求。真正的得到其一都很难,如果三者都得到,那是人生的多大福报与造化啊。或许有人说,还有成功呢?其实,三者都得到,其本质就是成功,甚至是大成功了。因为真正意义的成功,绝不是仅仅有了很多的财富、很高的名声、很大的权力,而应该是一种阴阳平衡的身心,天天满足的愉悦,以及时时刻刻的安宁知福与惜福啊。
你是否思考过,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理想寄托的折射。在工程师心中,幸福是他绘制创意的蓝图;在画家笔下,幸福是苦心构思出的摄人心魄的一帧山水长轴;在产科医生脸上,幸福是熬了一夜使母子平安的喜悦微笑;在作家的创作中,幸福是灵感突然造访的不期而遇……
幸福是对环境的反射。正所谓骑兵爱草原;水兵爱大海;飞行员爱蓝天;蜜蜂爱鲜花;猿猴爱山峦……
幸福是专注的体验。曹雪芹痴迷红楼梦而衣带渐宽,不计较残羹剩粥;李时珍醉心《本草》而皓首穷经,披荆斩棘于万水千山;陈景润为摘数学王冠,演草纸可绕地球几圈……
幸福是无悔的选择;幸福是苦后的甘甜;幸福是你拥有了特立独行的勇气;幸福是亲爱的读者你看到了我真心的誓言……
幸福是你的思想被人赏识;幸福是你的行为被人支持;幸福是在哭泣时有人递给你手帕;幸福是受到伤害时有时间有地点可以疗伤……
然而,幸福不是 1+1 的计算;幸福不是科学家能够验证的公理、定理;幸福不是地理学家在地球上能够做出的标识……
这表明,找到幸福不需计算;理解幸福不需要理论;发现幸福不需要地图和指南针……
回首我半生的沧桑历程,虽然还不配谈论幸福,但却可以与诸君分享关于幸福的个人体会。
一言以蔽之,你若盲目地与别人比较,大概终其一生也不会感受到幸福,盲目攀比是所有痛苦的渊源之一。
幸福易得也难求,它在于你的感知、感受、感悟,当你的感悟提升时,你的敏感度就会提高,如你对配偶在你失意时的抚摸、安慰是如何感觉感怀感谢的,你是否也能经常不吝的给予对方或孩子这样的抚慰和慰藉呢?
如果你感觉不到、感受不准、感悟不深,或许还会心生烦躁,正如心烦时对优美的音乐,即使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你也会如噪声入耳心旌摇荡,“是风动、是幡动、是心动”?可见影响人们的不是外在事物,而是人们对外在事物的态度与诠释。
现代心理学称其为“幸福指数”,幸福指数过高时,幸福就成为“奢侈品”,一般人是享受不到享受不起的;幸福指数低时,幸福就成为廉价品、日用品,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以轻易得到它。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生相伴的智慧》里说:平心而论,幸福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感受,一万个人,可能就有一万种答案。如果你要想了解它、捕捉它,它又来无踪,去无影。所以,幸福像一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物质,很难有量化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是欢乐还是痛苦。所以谈论幸福和欢乐的感受,难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测定和判断。但是,幸福这种心灵的感受,又并非不可捕捉,你常常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比如开怀大笑,无疑说明你是快乐的、幸福的;暗自哭泣或号啕大哭,则说明你是悲伤的、凄苦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幸福的理解和对生活的需求,也会差别极大。所以,幸福,乃是一种相当自我的主观感受。
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又如何能够拥有,并且可持续保持?下面,本书就全面展开,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幸福”这个既浅显又深邃,既局限又广博的答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