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氧债”原因知多少

(一)不会呼吸

本来人类平均寿命应该在120岁以上,可为什么活不到自然寿命呢?令人奇怪的是:动物普遍都能活到自然寿命,即发育期的七倍,唯有人类只能活到三四倍吗?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寿命,大半被人类自己抛掉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此的高度重视。著名养生学家王瑾同志很尖锐地提出了胸式呼吸是导致人早衰或不能活到天年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都终生以腹式呼吸度其天年。胸式呼吸极大地限制了肺活量,而人类从学步时起,就逐渐形成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是导致人类必然“缺氧欠债”的主要原因。

自然界中的动物以龟和鳖寿命最长,它们是天然的气功师。它们是气降丹田的典型代表,所以它们能活二百多年,个别的甚至能达到千年。可见人类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从改变呼吸开始,正所谓人活一口气,然而这口气却大有讲究。所以古代医家说善养生者先调气,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也可称为“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二)运动不足

现代人普遍运动不足,据载,我国主动参加运动的人,其比例仅占总人口数的12%,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他们主动参加运动的人却占人口的60%以上。人们常说,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是的,只有动的,才能证明其生长。只有动的,才能表明其生机。人每天都需要动,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两种。

现代人由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家务劳动越来越少,加上竞争激烈,压力太大,人们多匆匆忙忙于工作、学习、经商和社交等,从而渐渐忽视了运动。其结果,是各种“生活方式病”逐日增多,富贵病已成为威胁现代人的主要杀手!

运动,是最经济、最简单的养生之道;运动,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运动,可以增加人的活力和魅力。坚持运动,还可以提高人的意志力,增强你挑战困难的决心。热爱运动的人常常是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强者。

现代人,营养普遍过剩,而运动量普遍不足,特别是工薪阶层,晚间下班后做饭用餐之后就看手机看电视,或者又忙于工作、学习了;双休日又忙于社交活动或干一些家务活,所以运动时间越来越少,等到形成“亚健康”或生病之后,一部分人才能感悟到运动的重要性。

在各种“文明病”中,心脏病仍是人类健康的祸首。而“脚是心脏的泵”,全身运动能极大地影响心脏的机能。事实证明,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心脏是健康的。

一提起运动,很多人都会找借口说没时间。有位哲人说:“你若没有时间运动,就会有时间生病!”真要重视真要想做,总会找出方法的。你是否可以少看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电视,甚至还可以边看电视边做健身体操或其他运动,你是否可以早起半小时,做些户外运动呢?实在冬天不能外出,还可以放开音乐,在室内练习舞蹈、展体等运动。

最简单的运动就是走路。每天最好坚持走五千至一万步,这样的运动量就足以保证健康的需要了。

如果你的体重已超过标准体重的20%,那就说明你能量的“入”与“出”已失去平衡,摄入热量超过体能消耗的需要,其结果必然肥胖,要减去多余的体重,一是减少饮食量,二是增加运动量。值得强调的是,现代人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健商(HQ)知识,有了一些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但仅仅有了健康知识和意识而没有“健康意志”,即不能把平衡运动的理念坚持不懈,那种知识必将成为“空中楼阁”好看而不适用。

平衡运动,强调的是“有氧运动”,即运动频率不宜太快的轻缓运动,它不同于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前训练,无氧运动只能使人强壮,但不能保证人的健康,这一点必须参照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或请专业医师指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劳动量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劳动量越来越小,特别是脑力工作者、白领族,随着家庭电气化的普及,人们的劳动量就越来越少,厨房的自动波炉、电炒锅以及洗衣机等。由于长期缺乏劳动,人们沉浸在电视机、电脑旁,致使人们的气血瘀滞,各种疾病必然不断发生。劳动量少是导致体内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看来夫妻之间主动干一些家务活,不但能够使夫妻关系和谐,体现了对对方的关爱,同时还可以还上你的氧债,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四)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方面很多,有全球大环境的污染,也有局部职业病的污染,更有家庭装修的污染等多种原因。这样不仅使我们时时欠债,而且还呼吸不到良好的空气。特别是有些无可奈何的二手烟,更是人为地破坏了环境。虽然我们对改变大环境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却可以积极主动地改变我们身边的小环境,尽量多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为自己的生命增加活力。

(五)情志郁结

祖国医学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忧则气消,惊则气乱。这些情绪的变化都会导致人体内的气机紊乱。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表明,77%的疾病与人的情绪有关,下面重点讨论忧虑、愤怒、悲伤对人体的危害:

忧虑不仅是贫困者的专利,事实表明,它反而是白领,乃至富贵者的通病。据载,在美国最快乐的人群不是那些富有的企业家、官员,而是中产阶级,这足以说明忧虑与人的贫富不成正比。

只要你留心观察一下,所有患高血压、抑郁症、失眠症、心脏病的人,他们几乎都是善于忧虑明天的人,其实“明天”只能在日历上找到,现实中我们根本没有明天!可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为明天与未来而忧虑。他们的生活常常是:等到孩子考上大学就好了;等到孩子结婚就好了;等到赚够钱买上房子就好了;等到病治好就好了……总之,他们就活到……就好句式里。仿佛不为明天忧虑就是没有责任心,不为明天忧虑就是没有远虑一样。

有位哲人曾告诫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受就够了。”你或许不屑地反驳:“你的条件好,地位高,名声大,啥事没有当然不忧虑了。可我下岗了,我的孩子学习不好,我的孩子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我有了职业但还没有结婚……我怎能不忧虑呢?”可你想过没有,大皇帝集高贵荣誉于一身,他不照样忧虑吗?历代皇帝除了贪恋酒色,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忧虑。忧虑江山的稳定,忧虑臣子们的忠奸,忧虑太子的人选,忧虑战争的胜负……

由此可见,忧虑是与身份、地位、处境无直接关系的,它完全是人的一种意识认识,有无智慧,甚至是性格与习惯所造成的。

据载,美国工商业的负责人有45%的人由于生活过度紧张。

忧虑而引发了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而他们的代价是多么高呀。

我国浙江曾对3000个企业家做过普查,有95%左右有各种不同病症,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平均年龄才35岁。

祖国医学认为怒则气伤,恼怒、怨恨是导致人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恨怨的产生,可能只是一时一事,然而要消融化解恨怨可能需要一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生活中导致嗔恨的原因实在太多。况且嗔恨的产生还会同一个人的“怒觉阈值”有关,如果从现象看,生活中使人嗔恨的事确实不少,在家里孩子不听话、不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好、迷恋上网,甚至早恋等;夫妻关系紧张、丈夫拈花惹草、夜不归宿、妻子红杏出墙、不理家务;工作上领导处事不公、待遇不合理、分房有弊、调资有偏、晋级论资排辈等。放眼望去,那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你都怨恨。这样,你就会陷入一个难以快乐的沼泽误区。

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腐蚀剂。它会使你的朋友越来越少,使你的心情越来越糟,继而形成恶性循环。当你的“怒觉阈值”进一步降低时,你的嗔恨就会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

临床实践证明,经常愤怒嗔恨的人,往往容易得肝脏病、心脏病、高血压、脾胃病等。

等到发现上述症状再去治疗,已属于下策了。如果我们能利用开发自身的智慧,将疾病之因切断,那么就不会酿出遗憾悲剧之果了。

中医理论认为思则气结,经常思虑就会导致气机郁结,最典型的症状是头晕、腹胀、便秘。实践证明我们应该思考但不应该思虑,应该计划但不应该忧虑,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气机通畅,少生病。

中医理论认为“喜则气缓”,过喜则心神涣散。喜乐超过正常限度,气就散掉了。可见乐大劲也会乐极生悲。你回忆一下,当你捧腹大笑以后,身上是否一点劲也没有了。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不会忘记范进中举的故事吧!从中医理论来分析,喜大伤心,气机涣散之后,痰邪阻塞心包,于是形成癫疯,其岳父胡屠户打他嘴巴,使其惊恐,恐则气下,痰饮随气而下,他的症状就消失了。还有一个宋代抗金名将牛皋听到金兀术被杀以后,大笑而亡。这就是他的气一下子散掉了。我们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心肌梗死病人在犯病之前,都有心气外散的象。表面上很高兴的样子,实际上可能他的生命很快就要终结了。可见我们一定要掌握喜乐的原则,千万不可过度。

悲伤肺,黛玉悲秋,黛玉葬花,悲伤成了黛玉的专利,所以她得了肺结核,含悲而死。哭就会神魂散乱,哭就会气短,这就是悲则气消的道理。气消之后,血必然随之而虚,所以好悲伤的女人,大多面容憔悴,假如你是一个爱美的女人,看到这里应该悟出一个美容真谛。那就是“精神美容”的要素就是经常保持快乐。快乐是花钱也买不到的,不用花钱就可以用智慧得到的精妙美容品。俗话说,快乐的女人不丑陋,快乐的男人不邪恶,相信你在生活实践中就可以观察得到,并以身实践。

惊则气乱这一点每个人都有体会,当受到意外惊吓时,都会感到神志慌乱,这就提示我们在生活中,不要人为地去制造惊恐。轻则会引起尴尬、翻脸,重则会引发疾病,那会使你后悔莫及。

人在极度惊恐时会大小便失禁,俗话说人尿裤子了。著者在当知青时,曾经历难以忘怀的往事。有一天中午,休息吃饭时一位男知青杨某,偷着从树枝拿下一只毛毛虫,扔到另一位女知青的饭盒上,当时吓得那位女知青面色苍白,不一会儿从裤脚下流出了鲜血。原来她正值月经来潮,过度惊恐使气血下行产生大流血。惊慌错乱之后,急忙送往医院,杨某不但承担了医疗费用,而且还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六)体质因素

体质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质对人的健康、寿命影响很大。所谓体质就是指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如有的人偏于气虚,有的人偏于阳虚,有的人偏于阴虚等。如偏于气虚的人,就更应该注重养气、补气,这样才能使体质达到相对平和。从而延年益寿。 lTM407yUgySqhNIZdFGuMeODor5Pog9OeLrKJGx8wJb/S9I6VVkwc2skMdx4T9m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