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孝为立家之道

(一)孝的错位

尊老爱幼,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当下却出现两大不可思议的现象,即孝心大于敬老,爱宠物大于爱老人。

具体表现为:很多家庭对待孩子给予了太多溺爱,以致爱到不能承受之重。害得孩子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愿意干。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不太贴切,如有的家庭孩子已6岁了,还要顿顿去喂他,否则孩子就不吃饭。孩子每月的花销不受控制,随意给孩子买各种小食品,带孩子去吃麦当劳、肯德基、可对老人的生活却很少关注,别说是精神生活,就连吃饱穿暖几近“色难”。

然而这种错爱的结果是什么呢?大多数被溺爱的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个性,在幼儿园背的《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等,只是口头禅。孩子吃什么东西时,根本就不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只是自己吃个够。溺爱的结果使孩子身心畸形,经常得病。儿童医院的营业额和利润逐年升高,儿童药品的销量也突飞猛涨。孩子稍有感冒、咳嗽、厌食等症,父母就不惜一切地买药、打针、静点,就是不思考其得病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而很多人甚至通过各种办法要生一个儿子。当有了一个儿子时,便会更加溺爱。有些学者研究,现代教育方式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凶猛的杀手。在身体素质上,1985-2005年中国男孩体质变化状况调查显示,男孩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等各项指标全部下降,只在其中的个别项目中乡村男孩有所提高。而儿童青少年阶段最常见的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心理疾病,在男孩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女孩,男孩还比女孩更容易沉溺于网络。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是一个男孩,你也不应该娇惯,甚至对他更应严厉一些,这样才能有利于他的成长。如果你的爱的能量太大、太强,还是转换一下爱的目标吧,把更多的爱奉献给父母,反而到会给你的儿女做出孝道的榜样。前不久,朋友讲了一件真实的事例:一姓李的先生花了7000元钱买了一宠物狗后,每天花在狗身上的时间、精力无法估计,遛狗、给狗洗澡、上宠物医院等等,再加上买狗粮、买狗服装、买狗装饰品等等,一条狗一年的开销足足超过一万元。他的弟弟爱养鱼,每年买鱼、鱼食也得上万元。可哥俩却不关心他们年迈的老母亲。

他们那80多岁的母亲虽说住得离他不远,不说每天去看望,就是每月也难得去看她一次。一次,他母亲旧病复发,还是邻居帮忙将她送到了医院,交挂号费的钱却是由许多个硬币凑成的。当邻居将此事告知李某时,他正在宠物店为狗买服装。弟弟和狐朋狗友喝得酩酊大醉……他母亲住院了2月之久,其间他们看望的次数屈指可数,去了也是来去匆匆,说什么公司有事情,狗狗在家不放心,先回去照顾了……

笔者觉得,一个人爱宠物不是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表达一种爱心,是寻求消遣和追求时尚。但是如果连自己的母亲都很少有时间去照顾,甚至觉得狗和鱼比母亲还重要,那就成了本末倒置了。

上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同样是对待父母,反映出两人完全不同的秉性。每个人做人的标准可能都不尽相同,但如果连起码的社会道德意识都欠缺,那就应该受到众人的谴责。反之,如果子女有病了,父母能如此吗?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当属父母对子女之爱。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爱也是如此,如果爱得过多,爱得泛滥,爱得丧失理智,那它就是危害孩子成长的毒药,而不是成长所需的营养品。

“慈母多败儿”这句谚语,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如果对子女过于溺爱,那只会助长其骄恣,结果反受其害。

孩子的不仁不孝,往往是娇生惯养的结果。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往往是不图回报的,只要孩子过得好就行,但善良的想法却不一定换回想要的结果。“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这几乎是当下每个中国家长的想法。这里的穷是指物质上的,家长太过于关注孩子的物质层面,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很多家长会自己省吃俭用,来满足子女的不合理的需求,结果是如今儿童消费品比成年人的都贵;麦当劳、肯德基店里永远都是拥挤不堪的景象,孩子们大嚼着汉堡和香辣鸡腿;中高档酒店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日宴上高朋满座;中学生,甚至有的小学生都使用着新款高档的手机。

其实很多孩子的父母条件并不好,有些可能还是下岗职工,父母为了生存到处奔波打工,一些家长给自己买块豆腐都要捡便宜的买,可满足起宝贝儿子、女儿的需求来却从不摇头。

一个初中教师说:“现在班里有一些学生花钱如流水,挥霍父母的钱一点不心疼,过生日动辄几百上千,每月的生活费正常花销只需几百,可他们有的两千也不够用。有的孩子家里有钱,花的是父母的钱,他们是不知道赚钱的辛苦的。而有的孩子,纯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没有那样的经济条件,也要跟有钱的孩子比。”

一位深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平时可以说在孩子身上耗尽了心血。可是有一天丈夫出差了,自己却生病了,躺在床上动不了。孩子放学回来,一个劲喊着饿了。她爬了几次没有起来,就对孩子说,拿点钱到外面买点吃的吧,妈妈做不了了。没想到孩子很生气地一甩手:“凭什么不给我做饭?不行!”妈妈伤心地泪流不止,孩子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呢? gs0vbU334Z6WZiyGy0IcdBge64kMFYl0zwSwzrMgKcxEhl58HOMX95W5U1Rm6M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