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家为国之本

《孝经》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常见有的年轻人在外面与此狐朋狗友打得火热,整天在一起吃喝玩乐,可偏偏对父母漠不关心,如此悖德悖礼之人如何能交得人生好运?如何能不被世人指责、唾弃?

还有些志大才疏的人,张口就为国家如何如何,岂不知你的家庭都不和谐,你还有什么资格去妄论国家呢?我们习惯说国家、其实家乃国之本。只要学过历史的人,就不会忘记,家是产生在国之前的。就像“力气”之说一样,其实是有气才产生力,正确的因果是气力。力气表现出的是现象,而气生出力的过程才是本质。上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家庭的雏形便诞生了,以后才逐步发展到奴隶制社会,并产生了国家。

众所周知,家庭的伦理道德是支撑其发展的内在因素,而伦理的首要因素就是“孝”道,并由此衍生出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倘若家庭没有孝道的观念,并奉行至今,家之不家,国将不国就必然无疑了。

家庭是国的细胞,每一细胞都病了,甚至都濒临死亡了,国又怎么兴旺,怎么能长久呢?

家庭又好比一堆大机器上的零件,一个零件发生故障,久之可以祸延整体。小零件影响小些,大零件如总统、总理、部长、州长等的家庭发生问题,可能影响就更大了,如和珅家的变化对清朝的影响,足以证明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俗话说:国富民强。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民富则国强,家和则国盛。

无数征兆表明,现代孝道之重建刻不容缓。当今中国,儿女小时候是家里的皇帝,长大了不尊敬长辈、不尽赡养义务、打骂虐待父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儿女虐待父母乃至弑父弑母的事例层出不穷,孝道早已衰微,亟须重扬。据载,汪某父母供其去日本留学,每年开销三十四万,他却因为家人寄钱晚了回国后在机场连刺母亲数刀,母亲当场昏迷,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汪某的个案启示我们:重建现代孝道,对青年人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永远不会过时而且非常必要,迫在眉睫。广州日报《背起母亲上大学》的报道,刘霆瘦弱单薄的臂膀背着重病的母亲上楼的画面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感动之后,我们多少人在思考: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提倡孝道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父慈子孝了,社会的和谐还会离我们远吗?那么,今天我们提倡怎样的孝道呢?

自古中国社会讲究以孝为先,而这个孝又是指不折不扣地服从长辈的等级观念。这在追求个性自由、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显然行不通了,所以便造成了传统伦理被抛弃,现代孝道体系缺席的窘状。 AxIP4okgjDOfzcSXa2YRogWEHh6nY4Q9fkVPB/8Xww24dbc7pSAvF8M6j/7qZhQ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