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玩”的意义

●“玩”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呢?“生命未无意义,全在自己赋予”。美籍作家刘墉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笔者在他的书中读到这一句话时,我的心为之一颤。难道不是吗?从广义上讲,地球上的人历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绵续不绝,繁衍不断,且人口越来越多,活得越来越累,竞争越演越烈。富贵荣华者也得死;饥寒交迫者也得亡,叱咤风云者后来又怎样了?一切都会过去的。有的人或许说,既然太阳终极要毁灭,地球也要毁灭,那么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此时我在想,假如一切都不存在那天,那我现在写这本书又有什么意义?吃饭既然不能避免死亡,那为什么还要吃饭呢?可见生命意义不在于别人的评价,我们认为三毛很成功,可她自杀了;我们认为顾诚很优秀,可他也自杀了……

他们的生命在别人看来都很有意义,可他们为什么要死呢?可见,只有当自己赋予生命意义的时候,它才有意义。看来别人的评价,别人的看法,并不是我们生命意义的“支点”。

生命的意义如同写书,有人写书为了赚取稿费;有人写书为了晋级急需;有人写书为了扩大名声包装自己;有人写书为了能阐发精义启示后人;有人写书为了留续后世而永垂不朽……

写书的人,在别人看来是辛苦的甚至是痛苦的。据载,吴敬梓在写《儒林外史》时,最艰苦时往往食不果腹,有时一两天无米下炊,无柴取暖,写冷了就绕南京城跑几圈,称为“暖足”;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也是穷途潦倒,家道衰败之时……

梵高在作画时常常是一周只能吃三四天饭,否则就没钱买画笔、颜料和画布。然而他们在创作的时候竟是那么投入、那么执着、那么快乐,完成作品时又觉得无限幸福。试想,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他们还会做吗?还会那么全力以赴吗?

有的人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科学,他们的生命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有的人将生命献给了艺术,他们的生命绽放着绚丽的奇彩;有的人将身心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们的生命散发着爱的芬芳;有些人将一生的勤劳献给了大地,他们的生命里映射着金黄色的希望……

唱歌弹奏有主旋律,江河奔腾有主流,人的生命也一定要有主题。有主题的文章必能感动人、教育人、影响人,有主题的人生必然活得充实快乐更具活力。

如果你找到了生命的“主题”,那你的人生一定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如果你偏离了主题亵渎了主题,那你的人生犹如一个坏了心的红苹果,好看而不好吃了。

总之,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去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完善自己。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论及人和人生时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之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最不神圣,最野蛮的。”

为了不辜负不能再生的人生,朋友,你赋予生命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现在经常烦躁、焦虑、不安和忧郁,那说明你确实应该停下来,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生活方式了。审视自己的过程,就是寻找探索人生意义的过程。这就是维也纳精神医疗第三学派创始者弗兰克尔所创立的“意义治疗法”的目的和意义!直到现代,仍有极大影响力的著作《人类对意义的追求》,仍旧是我们的暮鼓晨钟。

弗兰克尔博士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证明“意义疗法”的重要和必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其他人被纳粹逮捕,他本人被关在奥斯威辛集中营3年,他的家人、父母、兄弟及怀孕的妻子,都惨死无归。他能在残酷的环境中经历了侮辱摧残幸运地活下来。如果他没有发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是不可能活着走出来的。

弗兰克尔博士发现并意识到,处在被关押的非人道的环境下,他生活的意义就没法帮助同时遇难的同伴们恢复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找到企盼未来的希望和方法,他竭力和难友共同找回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博士在狱中所找到的生命的意义,并创立了第三精神医学。可时至现代,如果有人问你:“你是谁?”“你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你人生的使命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

●成功的“玩”法

人生中的很多失望与痛苦,都是因重心在外的“玩”法而引起的。当你同别人比较的过程中,心理怎么能平衡呢?在比较中产生失落、不平、嫉妒、愤恨,这些不良情绪使你陷入重重误区,而不能自拔,天长日久,各种身心疾病便纷纷与你做伴了。

历览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生中的很多外在成就,许多与机遇有关,努力奋斗雄心勃勃的人,其结果并不一定都能成功。如果将成功仅仅界定为,外在的金钱、地位名声,那么可能一个人奋斗一生也不算成功。

哲学家周国平说:通常意义,成功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成功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的标志,说穿了,无非是名声,地位和金钱。

成功是一个社会的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我的意思是说,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

笔者认为,成功应该是一种和谐,一种平衡,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状态,如仅以有钱、有权、有名就认定为一个人是成功的,那是极其偏激和病态的思想。当前的社会之所以大多数人都“急功近利”,这和我们对成功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平衡的。因为它能顺应着宇宙天地的自然法则,否则就是病。而病态是不能称其为成功的。即使你自作多情以为那是成功,但那所谓的“成功”对一个疾病缠身,吃不下,睡不香,甚至行将就木的人,纵有百亿、千亿资产,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整天忧心忡忡恐惧东窗事发的贪官,没有快乐的人生难道能称为成功吗?

成功,是人人都渴求的补品,但倘若不明体质和用量,人参、鹿茸亦能令人吐血而亡。然而千百年来,却总是“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命无功”,岂不怪哉?

事实证明,很多人的急功近利盲目浮躁抑郁焦虑等,这些看似是个体的心灵疾病,但是恰恰也表明了心灵沦丧的时代病,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和反思。

此时此刻,笔者想起一副对联,非常有意思,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可见世间之事,撇开一些利益纠结就不苦了;看方寸之间,能按捺住情绪才是人生大智慧。

可见,要想玩得成功,必须先明辨“成功”的科学定义以及其真正的哲学内涵,同时选择超然的玩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6N8OqTfWlRXHKCkOrJ3CP51MqtAdpWoDBqOmH+nP3zDmRPn3bAPahlZJwHaCxo1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