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心一处
诗人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为给他让路。换言之,一个是否能够成功,就看他专注的时间;专注的方向;专注的意志;专注的品质等合在一起所发生的奇迹。专注就是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受任何内心欲望和外界诱惑的干扰,对既定的方向和目标不离不弃,执着如一、不懈努力。专注是一种精神,专注就是“做最擅长的事”,专注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最好”,专注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专注就是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我能,所以我成功”。
梁伯强先生做着专注的事业,他把一个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把一个小小的指甲钳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他完全可以利用丰富的资金再开发其他项目,但他却能坚守自己的信念,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和当年克罗克建立麦当劳的事业有异曲同工之效,而与克罗克相反的荷兰人,表面上显得很聪明,他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所有赚钱机会都不让别人染指。他同时开办了牛肉加工厂,又办了养牛厂,在局部的范围内,他是赚了很多钱,可在整体定位上,他却输给了克罗克。多年以后,当克罗克将麦当劳开遍全世界的时候,而那个荷兰人呢?他只在荷兰一个农场,养了200头牛。事实证明,一个什么钱都想赚的人,最后什么都没赚着,而当初那个专注于一点看起来很傻的人,却成就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的人。
“置心一处,无事不成”。其实上帝非常公平,他给每一个人的能量都够烧开你自己的那壶水,之所以很多人没有烧开,那是因为:一则你没有连续的烧,二则是你没有专注的烧,而是见异思迁的经常烧别人的那壶水,那最后怎么能烧开呢!这种烧法甚至终生也不能烧开一壶水。烧到99度还是水,只有再加一度的时候,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倘若你不能专注的付出热情,沉静日久的水还可以冷却成冰。液体存在着这种三维变化,人也存在着种三维变化。倘若你能在你的一生中,专注一心,一心专注,相信你就能把你的生命变成绚丽的彩虹。但很多人用一辈子的精明聪明也难以悟出大智若愚的境界。正是那些“痴、傻”之士才改变、转变、影响这个世界的现在和未来。
可见成功之道无他,唯专注于一,并一以贯之而已。读到这里,请你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把自己的事业“玩”到专注的境界了呢?
●高屋建瓴
高屋建瓴,其意是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据载,历史作家汪衍振,花了大半辈子研究晚清三大名臣,耗费21年心血只写了一套书,却一夜爆红,成为201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作家,并被媒体誉为“中国最笨历史作家”。
汪衍振表示:“媒体或读者说我写作是‘龟速’,说我是中国最笨历史作家,我并不生气,反而觉得不错。‘笨’是一种态度嘛,不管多聪明的创作者,一旦涉及历史题材,都不敢不笨。我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坐得住板凳!现在不少年轻的历史作家,一天就写一万多字,这速度总让我觉得有点悬。历史这东西,不写则已,一写就得认真,就得靠谱!”
“你让我一天写1万字,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完成,但这没有什么意思,我希望为喜欢历史作品的读者,提供真正具有阅读价值的内容”。
现在,有几个作家愿意花费21年时间,守在书斋,扎扎实实写一套经得起推敲的历史作品?
文学、艺术界有一句名言,“用作品说话。”反观当代一些急功近利的作者、艺人,往往挖空心思去投机取巧、策划包装,拉大旗,作虎皮,妄想一夜成名,这种低级的“玩”法,不但玩不出名堂,而且常常是自取其辱,甚至身败名裂了。
●唯利是图
在当今社会,金钱满足了人的物欲,物欲却不能满足人类贪婪的欲望。“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会把瘟疫、罪孽、苦难都释放出来。君不见越是有钱人、有权人越容易心理赤贫,精神虚无,他们不是占有了财富与物质,而是被财富与物质所占据,成了感官的奴隶。当心灵成为肉体的奴仆时,这种虚无比炼狱里的刑罚还可怕。可见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困惑的时代,不是时代使人困惑,而是心灵困惑于物质财富的悲哀。
不仅仅是企业家身遭困惑,心陷迷茫,就连很多文人学者、艺术家也难逃金钱、美女的诱惑,于是出现了学术造假、论文抄袭、赝品流行以及所谓畅销书等。
据载,南方少数民族抓猴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把一个小口的瓶子放在那里,里面放着诱人的果子,猴子伸进爪子攥住了最大的果子,于是便拔不出来。其实人又何尝不如此呢?而人的欲望要比猴子大千万倍,如权力欲、名望欲、财富欲、色情欲等等。当被这些欲望的网所困扰、困惑、困住时,到时就想出也出不来了。
●不择手段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
明朝张居正,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十三岁考举人时又颇受乡试主考官湖广巡抚顾璘赏识,十六岁中举。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
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官员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穆宗隆庆元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是为俺答封贡。在南方,准许广州举办一年两次“交易会”。
神宗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官制应守孝三年,张居正在明神宗的支持下提出夺情,一时间遭到多方面的剧烈攻击。张居正不守孝,对领头反对的官员进行杖刑,强力压制反对意见。最终事态平息,但张也处于与大多数官员为敌的境地,也落得贪权不孝的骂名。
张居正提拔张伦为户部员外郎。对于晚年的生活有人指责其骄奢、专权,两个儿子分别中状元、榜眼,为世人非议。明士大夫素有议政传统,但张禁止批评时政。张居正为统一思想,维护官方程朱理学地位及统治阶级利益。下令禁毁各名山书院。自王阳明创立心学,经数十年发展,部分激进者否定封建秩序,宣扬人性解放,如何心隐、李贽等。
张居正在黑暗的官场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他实现经世济国的理想提供了一个机会,但是他的手段却是卑鄙和阴险的,为后世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