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爱的觉醒

(一)爱的起源

爱的起源是性的能量。性的能量犹如种子,它在蛰藏、孕育,等到时机成熟它就会发生变化,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尽管一粒种子在土壤中不断变化,但我们在土壤的外边暂时却看不到它的成长。这也是人类感觉器官的盲点,并由此引发其他方面的思维盲点。

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它发生的时节。爱也是一样,它需要等待,它需要机缘,就像一粒莲花的种子,如果没有土壤和水分、湿度、温度等因缘,它或许几千年也不能够发芽、成长开花。可一旦机缘成熟,它可能在数十天就完成了一次惊人的绽放。

研究爱的起源,必然以人为标的,因为人为万物之灵,是世界的尺度。换言之,在没有人类出现的时候,地球上也存在着爱,那是动物层面的低级的爱。只有当人类诞生以后,爱才成为人学与文学的永恒的主题。

爱是植物、动物、人的本能。爱是神圣的,可我们为什么要回避它呢?回避它,它也存在,越回避它,它甚至会产生逆反和代偿。有人说:爱被关在人里面,它只需要被释放出来,问题不在于如何去制造它,而是如何将它显露出来。当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应该正确地面对它,科学地审视它,并以审美的观点发掘它。

现在请你掩卷沉思一下,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爱的意识,从什么时候有了男女的性别意识,这当然也和人的遗传、营养、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你接触的外界环境有关。因此,不能在年龄上做一个绝对的分界,就像60年代以前,女孩子大约都在十四岁以后才来月经,而现在有的女孩十一岁就来了月经。男孩子的发育也同样如此,都有提前早熟的趋势。这就使全世界的教育机构和家长、老师都应该重新重视、正视、审视这个问题了。可悲的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总在拖延,甚至讳莫如深,更有的采取封闭、干涉的错误手段,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

正如“山阻石拦,大江依旧东流去”一样,谁阻碍了它,就是违背了自然,违背了自然就是违背了“道”,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爱的意识

婴儿吮乳,或者再大一点的孩子吮手指,还有几岁的男孩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其实都是一种朦胧的爱的意识。等到他们年龄渐长,一般到5-7岁才有了男女的性别意识,才有了羞涩和回避的心理。这个时候身为父母者就应该因势利导地教育他们的性观念,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当他们到了14岁左右,爱的意识便由朦胧转为定向,这也是当前孩子早恋的社会状态。个别报道有的女孩12岁竟生了孩子,这种孩子生孩子的责任,究竟在孩子还是在其父母呢?行为至此,笔者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妈妈要离开家的时候,郑重其事地嘱咐其13岁的儿子,“我这个匣子你不许打开,我上你外婆家有事,过一会儿就回来。”她重复了几遍,满以为儿子会听她的话,可当她走后,儿子却想“这个匣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妈妈为什么不让我看呢?他想打开,又怕妈妈回来揍他,玩了一会想,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打开看看吧。”看完后,他以为妈妈回来后不会发现,可没想到妈妈回来一看,就知道他打开过。其实这就是儿童的“逆反心理”。你现在回忆一下,在你的少年成长历程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情况,父母越干涉你的事情,你越要去做,越不让你和哪位同学接触,你偏偏离不开他。如果你能够以此心揣度儿心,换位思考的话,你就会悟出性教育乃至子女早恋、网瘾等不良行为的矫正秘诀。

笔者通过很多心理咨询的案例,总结出越是阻碍干涉孩子的父母越容易引起子女的叛逆,并使家庭蒙上阴云。有人说:“这些人为的阻碍是什么呢?首先,最明显的阻碍就是对性的反对,对热情的谴责,这个阻碍摧毁了爱诞生在人类的可能性。”

(三)爱的感受

充满爱的人,能到处释放他的爱,表达他的爱,施予他的爱。正如“观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正因他身上充满热情和激情,他也会普遍感受到别人的爱。他像白天的阳光,他像夜晚的篝火,他像沙漠中的绿洲,他像旅途中遇到的山泉……

看一个人是否充满着爱的能量,从他的精神、气色、行为、言谈等都可以看出来。这种人总是充满自信的神情,洋溢着热情的微笑,举止得体,行动迅捷,对任何新生事物都表示好奇,甚至他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和儿童玩在一起,他到处可以看到光明的属性。

并不是这种人的人生就总是一帆风顺,没有挫折、坎坷,但是他的人生观念、态度却总是积极乐观的。正所谓:“当你面向阳光时,你就看不到黑影了。”他们总是充实地生活,觉不会感到无聊、寂寞、孤独、抑郁等。正如·韦恩·W·戴埃博士在《你的误区》中所说的:“你会发现这些人几乎爱生活的每一个内容,他们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愉快,从不浪费时间去埋怨或幻想,他们热爱生活,希望享受生活的所有乐趣:喜欢郊游、野餐、看电影、读书、体育、音乐会、城市、乡村、动物、山水,-----总之喜欢生活的一切。是的,他们喜欢生活。他们从不抱怨生活,从不悲叹命运,甚至从不叹息。下雨了,他说喜欢;天热了,他们也喜欢,而不是牢骚满腹。不论遇到交通阻塞、参加无聊的聚会,或者孤身一人,他们都能随遇而安。不是假装高兴,而是理智地接受现实,并能神奇地从现实中获得愉快。你要是问他们不喜欢什么,他们很可能会不知所措,难以给你一个切实的回答。”

总之,当你能改变一切的时候,就不要丧失勇气,当你不能改变的时候,就要学会坚忍,并愉快地接受,只有接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接受的智慧才能过滤红尘,接受的智慧才能提升趣味,接受的智慧可以凝聚爱情、亲情与友情。

接受是倾听,接受是臣服,接受是以柔克刚,接受是百纳百川,接收是能量的蓄积,而蓄积才是勃发的源泉。

由于这种人具有“利导性思维”的习惯,时时处处都能往好处想,所以他们不会为一时的挫折、困难而长吁短叹,正像小孩子玩积木一样,倒了再重来,重来了又倒了,倒了再重来。他们并不认为或者根本就不会把不满意的结果当成失败。换言之,他们真正活在自我价值的世界里,至于别人说什么、议论什么、他们根本不在乎,真近乎海明威式的“特立独行”了。

具有爱的感受,感受爱的能量的人,他们可能并不富有,并无权势,可他们却活得自由,活得开心,活得不知老之将至。

质言之,他们将自我真正融入了自然,所以他们喜欢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更容易发现大自然的美妙。他们喜欢高山、流水、朝阳、晚霞、树木、花草、动物,总之他们喜欢自然界中的一切。他们也会老,但却不会衰,他们的心理年龄永远年轻,所以才能不知疲倦地勇于探索,从不固步自封,他们的人生信念是“永远不晚”,所以80岁还会去学书法、绘画,以及其他新的事物……

由于这种人心胸宽广,善于宽容、理解,他们的家庭大多是和谐、快乐、幸福的。他们不去追求快乐、幸福,可他们却时时刻刻都过着这样轻松自在的生活。因为他们的身心都充满着正向的能量,所以对家庭、单位,乃至国家等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爱的滋味

你知道爱的滋味吗?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一场百转九折刻骨铭心的爱,你或许认为爱的滋味一定是甜的。甜味,其实只是爱的表层,犹如某些西药的糖衣一样,不仅仅孩子容易被表层的糖衣所迷惑所欺骗,我们也同样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如我们看到的太阳光好像是金黄色的,但其真相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我们看地球的表面是平的,或者有山有水,可其真相却是圆的。

真正饱经风霜和阅历丰富的人,都会感觉到爱的真正滋味,不论你爱的是异性、同性,抑或物件或事情等,爱都不可能是单一滋味,有时甚至还要超过传统的五味酸、甜、苦、辣、咸。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异性之间的爱。这也是内涵最深,外延最广的一种爱。如一对异性青年,没有地位和家庭方面的悬殊,开始相爱了,进展得很顺利,这时双方都充满着激情,彼此的吸引,其向心力使“能量”最大化了,此时看山更青了、看水更绿了、看天更蓝了,即使同事间有谁说话难听,也不觉得刺耳了,走路如挟风、眼睛如放电、浑身充满了活力。这个阶段的爱,其滋味肯定是甜的,比蜜还甜,他们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热吻、长吻的奇迹甚至可以参加竞选世界吉尼斯纪录。相对论在此时更明显了,那就是每次约会的时间虽然长达几小时,甚至一整天,可他们却总觉得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意犹未尽……

是啊,谁能否认这甜美的恋爱时光不是人生最珍贵最难得的资源,它甚至是诗歌诞生的源泉,艺术诞生的土壤,作家创作的灵感等。

然而遗憾的是,任何人所享受的这种滋味都不可太多太多,即使暂时不发生任何意外,两个人顺理成章地结婚了,蜜月将甜味表现到极致以后,物极必反,“幸福递减律”开始显示出它的作用了。柴米油盐,家务琐事,双方家庭的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像海涛冲刷岩石的棱角一样,使你们的浪漫、柔情、曼妙渐渐受到腐蚀和撞击,于是爱的味道开始慢慢地变了。回想一下,你噙第一块糖和第二块、第三块的滋味能一样吗?视觉上称为“审美疲劳”,味觉上称为“感觉退化”,或可称为麻木了。不信你现在就做一个试验,体验一下吃第三块糖的感觉,是不是有点腻了,口黏口酸了,由味蕾的反馈,从而生出反感了。

若此时双方都还理智明智,再懂得调整一下爱的“距离”,或许还能再产生出一些酸而后甜的感觉,距离使爱增加了“张力”,又产生了弹性,正所谓小别胜新婚的道理。

生活中常见婚后不到一年,夫妻俩便开始吵架,修养较差的甚至开始对骂、殴打,此时爱的滋味变得更难形容了,是苦、是辣,还是酸咸,甚至像打开混合的五味瓶了,谁也说不清楚。此时,双方的能量都在日日夜夜地内耗,并由此还可演绎出“窝里斗”的种种闹剧、悲剧,如影响到双方的老人、其他亲属、孩子等,可见夫妻的情感才是家和的关键。

婚后夫妻始终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也有,然而可歌的爱情结果又大多可泣,否则这个成语就失去了存在的真意。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倒有点酷似经济周期的起落和股票的大涨与大跌一样。“9·11”事件的意外情形在婚姻的世界中也常常发生,如某些明星的婚姻,企业家的婚姻,都不乏昙花一现的慨叹与凄凉。

笔者在半生的临床实践中,常常发现很多疾病的原因都与失恋、婚姻内的矛盾、离婚等息息相关,如高血压病、心脏病、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胃溃疡等,如果不消除这些情感情绪上的潜在威胁和困惑,单纯依赖医院医生和药物,都无异于隔靴搔痒,即使服药暂时缓解了一下症状,那也是“扬汤止沸”。质言之,外在输入的“能量”是无法消除婚姻家庭中的“负向能量”,犹如一个儿童与大力士拔河比赛,其结果输赢早在预料之中。

其次,同性之爱往往也具有普遍的时空考验性,正如乾隆皇帝曾写的一首诗:“天下云游四不周,人心怎比水长流,初交朋友甜如蜜,日久天长喜气游,眼前背后说长短,思来复去反为愁,除非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到白头。”

同性之爱是以友情为基础,以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向为纽带才能够长久,倘若掺杂进功利等世俗的东西,这种爱就很难长久,原因在于人的自私性、自恋性,很少有人如管鲍之交,永远理解对方,并甘愿受误解而帮助朋友,可见同性之爱很容易发生,但达到持久却是极难,所以才有古叹知音稀的惋惜。

(五)爱的变化

皮肤是内脏健康与否的反光镜,爱是灵魂的折射镜。一个充满爱的人必然从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就像蒸气的强度冲击阀门的振动和响声,而难以遏制。

一个人只要有爱,不论是对事业、家庭、人或物,他就会充满热情,而热情是成功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一个智商高而热情低的人,一定会败给一个热情高而智商平平的人。有位哲人说:“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羽翼。”古圣贤在论述成功的三要素时也曾告诫我们:“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无力者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而无物相见者,不能至也。”由此不难看出,力量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是热情才是力量的源泉。

充满热情、洋溢热情的人,到处都可以受到别人的欢迎,这种人际关系又会促使你的工作事业更加顺畅。

热情又使人充满好奇心,努力尝试新事物的开拓者。纵观中外历史,你就会发现,那些影响创造历史的天才和伟人,如爱因斯坦,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耶稣基督、伽利略、罗素、萧伯纳、丘吉尔、爱迪生等,他们是勇于探索未知的开拓者。他们对科学、政治、艺术的热情,使他们百折不挠地探索,甚至不怕牺牲宝贵的生命。

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在他的人生词典中是没有“失败”这个词的。充满热情的人总是充满希望,而希望就是人类和世界发展的真正动力。

充满希望的人,他会经常洋溢出自信的微笑,这种微笑就会充满洋溢出无限的能量,不单能使自己充满生机,充满力量,而且也会影响和感动其他人,从而形成一个大的能量场。有的企业家经过大起大落而能够屹立不倒,就是他的希望能量和热情能量,产生了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再度复兴。 bhIkSKRPsnYn0HTsc30RRBJs8JcyyO2g71aMfyPSyZ2Icsmz4781keLCdy1pb7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