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家为本,己为标

家庭是社会的分子,而己身是家庭的细胞。养生离不开环境,所以有人提出环境医学的概念和系统。放眼望去我们生存的巨系统,即地球已经病了,那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能不病呢?质言之,整个人类都有病。人类的一分子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改变的观念、要改变的思维模式就是要重新保护我们的环境。正如当前所流行的低碳生活的理念一样。改变环境要从家庭开始,每个家庭都和谐了,那么社会就和谐了。试想一个整天研究自己养生的人而家庭不和谐,夫妻纷争,父子反目,不讲孝道,各自为政,貌合神离。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又怎么能够快乐、健康、长寿呢。犹如在殡仪馆里工作,再开朗再快乐的人也会压抑,天长日久性格也会改变了。反之若在曲艺团里工作,每天在歌声、笑声、锣鼓声中陶冶,即使有些心情沮丧、悲观也会忘却,也会释然的。最经典的故事如孟母三迁,其实就是通过改变环境影响了人的命运。

有一段时间,我又抑郁了。抑郁的原因是,原以为我殚精竭虑写出的书能够帮助读者解脱抑郁症的困扰,没想到读者其中的“标、本”问题不能根本解决,那是不能彻底解脱的。

如父母的抑郁、焦虑是由于孩子种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导致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本”,父母的病症是“标”,舍本治标,无异于隔靴搔痒。

况且,家庭成员其症状“传染”迅速直接,并极易形成“恶性循环”。事实表明,当前我国家庭中最为棘手,最为头疼的问题,大多是亲子教育问题。如孩子厌学、逃学、网瘾、吸烟、酗酒、离家出走、早恋私奔,乃至自杀等。并由此导出种种家庭矛盾,甚至恶性事件屡屡发生。

越来越多的电话诉求,无奈的求助心理,激撞着我的心扉。我原来想这是一种特殊现象,可是上网一查,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原来目前中国有2.35 亿小学生(2010 年统计)初中生 0.8 亿左右,加高中生甚至更多了。其中患者不同程度抑郁、焦虑症的约占 15%,那就意味着全国中小学生中有4500 万人患有抑郁、焦虑症。大学生的精神问题十分严重,抑郁症现患率已达到23.66%,曾有媒体进行过一项高校流行语调查,“郁闷”一词以 5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这是一个严重的家庭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本身很难意识到自己患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父母往往也缺少关于抑郁症、焦虑症的科普知识,更难及时发现,并难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其困扰和痛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孩子往往是家庭的“细胞核”。为了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父母确实应该重新研究、关心关爱“细胞核”的新动态新变化了。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若父母能早期发现孩子的抑郁、焦虑症结,认真分析其成因,并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那就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快乐自由地学习、成长。

“汝欲学写诗,功夫在诗外”。其实,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摒弃心理障碍,就是亲子教育的诗外功夫,或可称为“围魏救赵”之智慧。

事实表明,很多家庭的父母只顾盯着孩子的成绩,反而很难使其持续提高,甚至卫冕失败。这使父母和孩子共同误入“目的颤抖”的心理陷阱之中而难以自拔,并由此形成父母与子女同时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

看到这里你已经明白了吧,要想健康首先要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氛围,那就把你的家庭打造成一个快乐之园吧。 6N8OqTfWlRXHKCkOrJ3CP51MqtAdpWoDBqOmH+nP3zDmRPn3bAPahlZJwHaCxo1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