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虐,是养生中的一个“极”,它是相对于“自纵”而言的,其中间的平衡点应该是“自制”。如果从哲学的观点分析,自制不仅是养生方面的,而且也是齐家治国安身立命的成功大智慧。
平衡,是中庸之大道,然而人是很难保持平衡的。人的一生总是在情感、理智之间犹豫徘徊,到头来大多数人的失败、痛苦、患病等等,都是由于理性败给感性的结果。换言之,人生的未来有三个门,一是情欲之门,进入后会使人得到感官的享受,在那里有灯红酒绿,皓齿娥眉,那种靡靡之音会使人忘记了自己是谁了,多少高官巨贾、多少英雄豪杰也难以抵抗其巨大的诱惑……这属于弗洛伊德所说的“原我”境界。
二是理性之门,那里是礼义的王国,人道的天地,只有当人类具有自制的良知时,才会自律地自觉地迈入其中,并甘愿受其陶冶历练。如果人都能如此中正、中道、中庸,不但不会生病,而且也都能成为“自己”,完成自己,而不枉此生。这个境界属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境界。
第三是神性之门,它是高于理性的超然境界。进入其中时,你就会参透名利,甚至参透生死,如古代的老子、庄子、孔子等,这属于圣贤境界,也可套用弗氏的“超我”境界,其代表正是儒、释、道的理想主义了。
依据“矫枉过正”的理论,一棵树向西歪了,想要扶正它,必须稍稍偏向东方才能矫正,倘若扶到中间,它的惯性还会将其歪向西侧。不信你将一张硬纸卷起来,做一个试验,假如想使其平复如初,你必须向相反的方向再卷,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由于我们的不良习惯太多了,太久了,使用不痛不痒的方式方法已很难奏效了。故建议你选择“自虐”疗法。假如你现在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那恭喜你,你已经具有了预防智慧,你就一定不会患上严重的疾病。倘若你现在已经患上了一两种慢性病,而能及时选择这种“自虐”的疗法,那也犹未晚也,只要你能坚持积极“自虐”,就一定能重新步入健康、快乐、成功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