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的实质即从根本上去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运动根源,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事实上,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地位、立场等的差异,所以每个人的世界观就截然不同,如盲人摸象的道理是一样的。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它是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察、观点、观念的哲学。
哲学,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不论是中华民族的《周易》和《道德经》,还是现代的各国哲学家思想,科学的世界观,都应该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体系。
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强调自由,保护个体的私有利益,自由高于平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强调公平、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
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知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倘若一个人的世界观发生“盲点”,那么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会扭曲。
那么,怎样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呢?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学好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是客观地反映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世界观,是不能戴有色眼镜反映外在事物的世界观。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既是美好的,也是邪恶的;既是善良的,也是残忍的;既是平安的,也是动荡的;既是光明的,也是黑暗的……
但是,世界的主流永远是向前的,永远是向上的。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就看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一个面上。内心光明的人,能够光照世界,他的世界也一片光明、一片生机。因为世界是一个人心灵的“投影”,心灵这个“投影源”的维度越高,你的世界才能越神奇、越丰富、越博大、越光明……
反之,内心黑暗、邪恶、悲观的人,就会消极低沉,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甚至绝望厌世。一念之差,霄壤立判。
遵循宇宙的三大基本法则:
一是宇宙的因果法则,亦称“因果律”。果由因生,无因不能生果,有果必有其因。有人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以为然。这是认知上的盲点,以及实证上的寡闻。也许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有的人作恶多端而并没有报应,其实你别忘了“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因果铁律,任何物质和人类都逃脱不了这一规律的奖惩。
即使你暂时还没看到恶人遭报,那只是现象和形式的问题。而其内容、内在、内心的果报从一开始造“因”时就已开始了。就像人并不是到死那天才死的,有病也不是发病时才病的一样。如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因,如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纵欲等,这些都是不良的“因”,那“果”怎么会好呢?
蓄谋犯罪的人,贪污受贿的,偷情通奸的人,以及种种在道德上,法律上已经开始作恶的人,他们心里能坦然吗?他们睡眠能安然吗?他们一遇风吹草动能泰然吗?他们的案子虽然没破,其丑闻虽然东窗事发,可他们却都活在战战兢兢、浑浑噩噩之中,这种无名压力、无限忧郁、可怕的焦虑又怎能使其健康长寿呢?
反之,那些心存善念力行善行的人,虽然暂时不一定获得大的名声、大的利润,以及别人难遇的艳遇,但他们却可以活得安然、坦然、泰然和超然,难道这不是无价的快乐、幸福与自由吗?
其二是“吸引法则”。
吸引法则,是一种心理学效应,它是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它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地运转,这样的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倾向于跟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而能把分散的人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群体的,他就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
2006 年,一部叫作《秘密》的电影才真正让“吸引力法则”的概念风靡了全球。
事实上,一杯水可以被视为半满或半空,因此,没有事实,只有观点。可是究竟应当如何实现吸引力法则,如何让自己每天都能够与宇宙的频率相呼应?即有效利用吸引力法则,健康快乐度过每一天呢。
如果你愿意,可以先从现在的某一天开始,把那一天变成一种习惯,几个星期之后再开始每周两天,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你已经采取行动了。
知行合一是开始,一以贯之才是信念。什么是信念?就是你坚定的信心经常连贯的念想。
事实证明,成功与运气无关,所谓成功的密码其实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专注。
如果经常暗示自己,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因为专注才能更好地生活。大学生创业完全可以从身边找到灵感,找到机遇,但无论做什么,都要专注。纪晓岚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实践证明,一个一生能够保持信念专注的人,他一定能够得到“吸引力法则”的眷顾……
其三,是“平衡法则”
宇宙中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为的“宇宙自控调谐律”,不用人为地干涉,它就可以把宇宙、大自然调谐的非常平衡,有条不紊。各种生物其实都是一个小宇宙,当然也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自我调谐系统。
研究表明,人们的心态、行为语言只要不是长期严重地违背宇宙规律,人体所出现的一些不适和疾病,不一定要以外求法去吃药、打针,只要放松、入静、脊椎松直地坐上一两个小时,即可恢复。特别需要记住的是“放松(包括精神和体态)、入静(大脑不胡思乱想),脊椎松直”的心态和姿势,这是人体自我调谐装置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们平时工作一天,非常疲乏,躺在床上睡上一夜,第二天早上为什么就完全恢复了,这正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作用。如果夜里做了一夜梦,早上起来就没有恢复,而且觉得很累。这是因为身体虽放松了,但大脑没入静,做梦过程中又使精神紧张也等于没放松,因此生物磁场中的自我调谐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就表明,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这种做法,与人类过分地改造自然其结果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何其相似。
生物磁场的完全自动化,又是现代科学所发明的任何高级仪器都不可比拟的。比如,当你身体有病的时候,生物磁场会自动调动全身的白细胞与细菌作战,同时它又以疼痛、刺痒、发热等方式发出警报。有许多人得了某些病自己并不知道,不知什么时候已被体内的自动化系统治愈了。
值得强调的是,人体自身具有如此高级的生物磁场,可惜尚未被人类自己发现。也可能是太高级了,高级得使人类不会使用,如同外行去摆弄电脑,无从下手。人类如果能放下偏见,早日去研究探讨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它,人类将会从中受益无穷。
下面,谈一谈宇宙的平衡法则。《周易·卜辞》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可见,人自身的德行要与所得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就一定会受到灾祸。
人不配得,必有所失。意思是,自身的德行及福报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的报复,即平衡。
如果你不能主动平衡,那么大自然就会让你“被动平衡”。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世界、国家、企业、人的身心等,都应该是平衡的。只有平衡,才能是和谐的,才能是长久的,才能是美好的,而平衡需要极大的智慧。
总之,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我们只要时时刻刻积极向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因为自己的努力改变而影响一家人,影响一个企业,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影响整个世界。如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王阳明、毛泽东、甘地、邓小平、习近平等,就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卓尔不群,而影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