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就是害怕。人们从小到大,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恐惧的笼罩之中。
我们从小就接受恐惧式的教育,大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孩子,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不许单独走路,不许拆卸东西,更不许探求未知……大人们为了让孩子听话,经常讲一些“大灰狼”之类的故障。小孩子本来“腑脏娇嫩,形气未充”,大人再经常恐吓他,于是从小就变成一个规规矩矩,乘乘听话的好孩子。
由于从小接受的许多“不良暗示”,长大以后很多孩子性格内向,亦步亦趋,具体表现是: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和同学们辩论讨论问题,别人欺负不敢反抗,不敢同陌生人打招呼,不敢单独去买东西……
年龄再大一点时,还是不敢举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敢向同学们请教问题,不敢借东西,不敢交朋友,不敢穿特殊的衣服、鞋子,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提问,害怕成绩不好父母的斥责,害怕自己单独睡眠……
直到大学毕业后,他们仍然害怕找工作,害怕面试,害怕单独站起来讲话,害怕谈恋爱被拒绝,害怕失业,害怕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等。
参加工作之后,人们又害怕遭受人们批评与抨击,或遭到上司的谴责,他们害怕被人嘲弄,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想法,但每当别人的表达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他们又会感到悔恨与愤愤不平。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柏多斯·毕生的见解:“恐惧是三种自然情感的反应之一,另外两种是爱与愤怒。”恐惧在原始感官中被形容为一种强烈的感情反应。发生时,在本能上有想逃离引起该恐惧情境的冲动,并出现脸色苍白、颤抖、心跳急速、口干、舌燥等生理状态等。
从人的本性分析,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渴望安全,害怕痛苦,渴望生存,害怕死亡。其他的恐惧实在太多,但与痛苦和死亡相比,其他的恐惧就显得小多了。
恐惧的产生,是人们对事物的未知,当我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恐惧感,就像很多人都害怕乘飞机出事故,故乘机都买保险,然而,飞机的失事率要比汽车的事故小得太多太多。我们常说万一发生事故怎么办,其实飞机的事故概率真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不到,它比火车汽车都安全得多,可是我们坐火车、汽车并不那么恐惧,根本就不买保险,这就是人们对飞机、航空业知识了解的太少的缘故。
对于参与社会竞争的年轻人来说,最大的恐惧就是“失败”,其实失败只是别人对你所从事的事业的某一阶段结果的看法。准确地说,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从终极的观点来看,都无所谓成功或失败,都是一种相对的“结果”,只有当你自己认为认定那是失败时,它才算是失败。况且,失败也只是一种暂时的观念,并不能证明你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人。有一位哲人曾说:失败并不表示你是一个失败者,它只是表示你尚未成功。失败并不表示你一事无成,而是表示你已学到了一种经历。失败并不表明你愚蠢,而是表示你可能更聪明。失败并不表示你已经面子扫地,而是表示你有勇于尝试的胆量。失败并不表明你做不到,而是表示你可能要采取更好的方式。失败并不表明你不如人,而表示你已经比别人先迈出了一步。失败并不表明你在浪费生命,而是表示你的生命是坚实的。失败并不表明你应该放弃,而是表示你应该更加努力。失败并不表明你无法达到目标,而可能是需要你耐心的等待时机。
你整天想追求成功,但又缺少冒险的勇气,于是,你的内心陷入又想得到又怕得到,又想要,又不能决定,天天拖延,天天痛苦,转眼几年就过去了。
当恐惧在你的心灵中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之时,你不但不会勇敢地向未知迈出一步,反而还会因为恐惧的浸蚀使你的生命之树枯萎渐衰,由恐惧会导致你神经错乱,由恐惧会使你失眠健忘,由恐惧会使你心存嫉妒和愤怒,由恐惧会令你心律不齐、血压升高、胃患溃疡……
有人说:“生活需要巨大的勇气,怯懦的人只能站着,他们并非在生活,因为他们的整个生命朝向恐惧,而朝向恐惧的生命比死更加糟糕。他们生活在一种妄想之中,他们害怕一切,不仅害怕真空的事,而且也害怕虚假的事……害怕之多,使生活变得毫无可能。”
试想,一个整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的人,他的生活还有什么快乐可言,而没有快乐的生活越长越没有意义。
实践证明,人们所忧虑和恐惧的事情,很多都不会发生,保险公司就是根据人们的这种心理而大发其财!我们经常在进行“庸人自扰”的游戏,反而却孤芳自赏,沾沾自喜。我时常因一种事而困惑,那就是有些人不怕死而怕活!他可以选择那些残酷的、不体面的死法来结束自己年轻可贵的生命,却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忧虑、恐惧,是万病之源,是药物和医生都无能为力的痼疾沉疴。欲求根治之法,那就让我们共同在不同的章节中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