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第一王朝、第二王朝和第三王朝
THE FIRST THREE DYNASTIES

一直以来,美尼斯都被认为是埃及的建国者。无论是在所有经典著作中,在都灵王表中,还是在阿拜多斯神殿的名册中,美尼斯一直被认为是埃及史的起点。不过,以上论述都不足以说明美尼斯或者第一王朝是相关历史记载的开端。同样,不能因为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公元前776年开幕就认定希腊史的记载始于此,也不能因为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建立就认定古罗马的历史记载从此开篇。

就遗迹而言,埃及前三王朝都是一片空白,它们的历史仅有书面记载,就像罗马和爱尔兰王国一样。作为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他们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其神灵名单,也可以自由而整齐地排列人名。

那么,编排这些前三王朝的二十六位法老名单的真正依据是什么呢?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历史?这是我们首先要解答的问题。

目前,普遍认同的王朝列表依据分为两派。一是经典著作。不过,这或多或少由人为意志控制,充满了偶然性。二是莎草纸和遗迹。经典著作的王朝划分依据来源于抄写员和摘录员。他们曾参与托勒密王朝时期曼涅托的史书编撰工作。王表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阿拜多斯王表(图14),在阿拜多斯神殿内,由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敬奉。另外,还有一部分复制版在阿拜多斯较小的一座神殿内,由拉美西斯二世敬奉,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第二种是萨卡拉的通努利墓中的王表,现收藏在吉萨博物馆。第三种是都灵王表(图15),该王表与上述王表的法老顺序一致,但如今它已经残缺。第四种是卡纳克的图特摩斯三世神殿中的王表,现收藏在巴黎国家图书馆。该王表的法老顺序混乱。还有许多记录一个王朝或两个王朝的短期王表,但仅有上述四种王表记录了埃及早期较长一段时期的王表。

图14 ●第十九王朝塞提一世统治时期的阿拜多斯王表。A到B:第一王朝到第四王朝;B到C:第四王朝到第六王朝;C到D:第六王朝到第十一王朝;D到E:第十二王朝到第十九王朝

图15 ●都灵莎草纸的一部分,记录了第十三王朝的三个法老及第十四王朝的开端

王表有什么价值?除了最后一份王表,前三份王表高度一致,这种一致性被认为是王表价值的体现。此外,遗迹考察结果也证实了王表的真实性。在这一方面,遗迹和王表毫无差别。不过,遗迹没有关于前三王朝的任何记录。因此,对王表前三王朝部分的真实性,遗迹尚不能证实。

除了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的王表,其他王表都来自同一时期,即塞提一世及其子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位于萨卡拉王陵中的王表仅是阿拜多斯王表的部分摘录,都灵王表只是同一时期王表的另一版本,曼涅托王表不过根据莎草纸编撰而成——王表写就的时间是当时的一千年前,也有可能从较新的记载中摘录。因此,第十九王朝前并没有前三王朝王表的依据,即王表存在的时间应该追溯到有记载的法老时期到后来的第十九王朝之间。

王表是在第十九王朝时才编撰而成,还是早期历史记载的复制品?毫无疑问,王表中纳入一些早期王表的内容,但研究位于卡纳克的图特摩斯三世神殿中的王表可知,似乎在雕刻王表内容时,编撰了一些实际并未发生的事,设计者没有常规材料可供参考。第十八王朝刻写该历史文献时能得到的信息无非是碎片式的说明和模糊的名字。基于某个时期的王表,我们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阿拜多斯的两份王表、萨卡拉王表和都灵王表属于同一时期,具有与该时期类似的风格;早期文字版本缺失;图特摩斯三世王表顺序混乱;塞提一世时期四类王表完全一致。这表明,下令编撰埃及史的人是塞提一世。然而,塞提一世统治时期前,埃及并没有这类常规记录。因此,我们只能把前三王朝看作是一位编年史家在大约三千年后所做的一系列陈述,而他没有同时代的任何资料。那么,王表背后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发生在各个统治时期的事都有典故可循,但很简短,如瘟疫、地震、文学、宗教、法律和建筑的源头,还有一些奇事,例如,尼罗河河水变甜或者月亮变大。从写于第十二王朝甚至更早的韦斯特卡莎草纸的注释来源,人们可以看到关于早期法老的传说,即解释王朝起源的故事,这也许是撰写早期王表的依据。我们应仔细考察王表和信息来源,但最好单独考察,因为每件信息的可信度应该统筹考虑。

在下表中,“曼涅托王表中法老的顺序”一列展示的是从各种文本中筛选出来的、字迹最清晰版本的王表;“其他多份王表中法老的顺序”一列展示的是从阿拜多斯王表(简称A.)、都灵王表(简称T.)和萨卡拉通努利墓王表(简称S.)节选的内容;“遗迹上记录的法老顺序”一列给出的是在遗迹和莎草纸中发现的法老名字,这些遗迹和莎草纸可能都不是制作于记载的法老时期;“在位时长(年)”一列给出了各位法老的在位时间,相关信息来自公元3世纪塞克斯塔斯·尤利乌斯·阿弗里卡纳斯 1 编辑的曼涅托记录版本。这是唯一完整记录法老在位时间的文献。

●第一王朝(约公元前4777年到公元前4514年 2 )法老列表

●第二王朝(约公元前4514年到公元前4212年 3 )法老列表

●第三王朝(约公元前4212到公元前3998年 4 )法老列表

曼涅托王表、阿拜多斯王表及其他王表尚存不确定性。例如,第二王朝第七位法老内弗赫勒斯和第三王朝第六位法老托塞塔西斯之间的顺序还不能确定。在一些王表中,内弗赫勒斯和奈克罗弗被放在扎赛和塞克内弗卡的位置。萨卡拉王表将奈布卡拉放在泽塞特塔后面,但在其他王表中,奈布卡拉和奈布卡、奈克罗弗处于同样的位置。在韦斯特卡莎草纸的王表中,法老的顺序为泽塞、奈布卡、斯尼夫鲁、胡夫,但在普里斯莎草纸中,胡尼是斯尼夫鲁的前朝法老,该顺序和萨卡拉王表的顺序更一致。

王表中呈现的历史故事很有价值,能向人们讲述法老的生平逸事。不过,无论人们对这些王表的评价如何,王表内容至少展现出了某些历史事实。

第一王朝第一位法老:根据希罗多德和约瑟夫斯的说法,美尼斯就是“提尼特”。美尼斯来自先前的提尼特王朝,建立孟菲斯为埃及首都。据说第一王朝的继任者都是美尼斯的男性后裔,直到第二王朝第三位法老毕诺特里斯开启了女性继承法老之位的先河。这一陈述与上述信息一致。

第一王朝第二位法老:据说,阿托提斯也在孟菲斯建都。他写过医学著作,也许是希腊人将他的名字和托特 5 弄混了。

第一王朝第四位法老:尤尼菲斯在位时,整个埃及瘟疫肆虐。据说,尤尼菲斯将金字塔建于可洪附近。这座金字塔可能是指萨卡拉阶梯金字塔。可洪亦指卡黑,意为“黑公牛”,或者萨卡拉的一个地区 6 。此外,还有一个地方也可能叫可洪。可洪可以理解为“可的村庄”,如此一来,可洪一词源自亚美尼亚语。“考”,现代埃及的一座镇,在通俗语中为“坤”,在科普特语中为“可乌”。因此,这个词可写作“可洪”。应仔细研究调查阿拜多斯和艾斯尤特这两个地方,因为早期法老可能在这里活动。

第一王朝第七位法老:瑟莫赫特在位时,做出了许多了不起的事迹。不过,瑟莫赫特在位时,埃及也发生过严重瘟疫。

第二王朝第一位法老:包泰斯开创了第二王朝。包泰斯在位时,布巴斯提斯附近地面出现深裂口,死亡人数众多。布巴斯提斯靠近阿卜扎白尔的岩浆活动地区,因此这一说法具有一定说服力。

第二王朝第二位法老:卡伊靠斯建立了孟菲斯,也确立了各地对圣物的崇拜,如孟菲斯与赫利奥波利斯崇拜圣牛(孟菲斯崇拜的圣牛叫阿匹斯,赫利奥波利斯崇拜的圣牛叫姆尼维斯),门德斯崇拜圣羊,也就是山羊。卡伊靠斯的名字,意为“牛首”。这充分说明这种崇拜的坚定性。当然,这也可能是卡伊靠斯取名后才确立这些崇拜的。

第二王朝第三位法老:毕诺特里斯确立了女性继承王位的合法性。

第二王朝第七位法老:据说,内弗赫勒斯统治埃及期间,尼罗河流淌了十一天的蜂蜜。

第二王朝第八位法老:谢赫米布以身材高大闻名,他高五腕尺 7 三掌尺 8 ,应该略高于八英尺。

第三王朝第一位法老:奈克罗弗建立了第三王朝。奈克罗弗统治期间,利比亚人造反。但利比亚人由于害怕月亮的增加而投降了,这显然发生在月食之后。

第三王朝第二位法老:托索罗斯是一位杰出的医生,他用凿过的石头建造了一座房子,并传播文学。

这就是曼涅托王表及摘录本中的法老逸事。虽然记录的事情不多,但我们总可以了解一些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神圣动物不是在第一王朝时就开始被信仰的。第三王朝前,房屋都由木头建造。因此,凿石头进而建成房屋自然显得很特别。这一时期可能是从发现于科普托斯的泥土雕塑到石头雕塑的转换时期。在遗迹中,我们发现了法老的少数痕迹,已故法老的祭司似乎是唯一能在石头上雕刻法老名字的人。

第二十六王朝美尼斯的祭司为森布夫 9 ,托勒密王朝的祭司为乌内弗 10 。泰塔的祭司也是森布夫。

森德的祭司为谢拉或者谢瑞。从森德祭司墓地挖出的文物如今分别收藏在牛津、佛罗伦萨和吉萨。同为祭司的还有奥森和安可夫 11 。有一尊青铜雕像属于第二十六王朝,目前收藏在柏林。

培拉布森的祭司也是谢拉。这位法老的事迹鲜为人知,可能属于较早时期。

奈布卡的祭司墓地位于阿布西尔。

泽塞统治时期,辛努塞尔特二世的雕像被人们瞻仰。目前,这尊雕像收藏在柏林。泽塞的祭司为森布夫。这一时期为第二十六王朝 12 。从泽塞法老时期开始,波斯帝国时期的工匠主管一职就由赫努玛布拉 13 及其后人担任。

祭司制度一直延续到后来历代法老统治时期。祭司不一定和法老处于同一时期。之所以说谢拉的墓地建于第二王朝时期,是因为谢拉是第二王朝法老的祭司。毫无疑问,谢拉的墓地存在时间久远,但风格和迈杜姆时期的风格几乎没有差别。因此,谢拉的墓地可能建于第三王朝后期或者第四王朝初期。

据莎草纸记载,最早用莎草纸记录的文献源自早期数位法老统治时期。因此,人们经常将这类文献的撰写归功于早期法老统治时期,并且认为它们都是在早期法老统治时期发现的。然而,它们其实都是在第十二王朝之后才撰写的,所以“莎草纸文献源自早期法老统治时期”这一信息价值不高。

埃伯斯医学莎草纸虽然提到了泰塔,但可能是指第六王朝的法老。

柏林医学莎草纸提到了赫塞普提。据说,《亡灵书》的第六十四章到第一百三十章都在赫塞普提统治时期被发现。

柏林医学莎草纸还提到了森德。

奈布卡是韦斯特卡莎草纸中某个故事中的法老。

奈布卡拉可能跟奈布卡是同一个人,是塞克赫提 14 故事里提到的法老。因此,奈布卡拉可能生活在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根据韦斯特卡莎草纸,泽塞是另一个故事中的法老,都灵王表中也提到泽塞的头衔。

黑尼出现于普利斯莎草纸。黑尼后面是斯尼夫鲁,并且应该与内弗卡拉指的是同一人,但这只能以王表顺序为依据。

第三王朝后期才出现圣甲虫 15 和小物件。名字里有“美尼斯”的圣甲虫(图16)和小物件均存在已久。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名字里有“美尼斯”的耳环和项链 16 。另外,第三王朝后期出现了可能属于塞姆普塔的物件,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们源自史前时期。这些物件也可能属于卜塔的祭司(其头衔为“塞姆”)。圣甲虫可能属于第三王朝奈布卡时期。有两个尼卡圣甲虫和七个奈布卡拉圣甲虫已经可以确定出产年份。最后,一个内弗卡拉圣甲虫可能属于第三王朝最后一位法老。

图16 ●美尼斯圣甲虫

第四王朝之前的遗迹虽然存在,但不多。萨卡拉阶梯金字塔(图17)的门洞是用釉面砖砌成的,上面刻有一个早期法老的头衔。目前,这个门洞收藏在柏林。

图17 ●萨卡拉阶梯金字塔

塞拉皮雍的一块石碑上——现收藏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似乎是阿比斯牛的神圣头衔,但只是表明这些牛被埋葬在这个金字塔里。此外,西奈的一块岩石上发现了卡名 17 卡赫内特,与第四王朝的名字相近。这可能是一位早期法老的名字 18 。后来发现的一块第三王朝后期石碑上的卡名被证实是法老泽塞的名字。我们对斯尼夫鲁金字塔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细致。

在孟菲斯发现的原始雕像体积较小——目前收藏在吉萨博物馆,为第6161号藏品——肩膀上刻有法老的卡名,如内特恩、瑞伯和霍特潘克蒙赫。这些名字之谜至今未解开(图18)。卢浮宫的梅里墓葬物品、吉萨的塞克赫斯巴乌墓葬物品及萨卡拉的阿赫特霍特普墓葬物品,吉萨的哈斯 19 木板(图19、图20)及收藏在卢浮宫的塞帕和拉山赫 20 的雕像都显示了相比斯尼夫鲁时期的艺术品更高超的技艺。因此,人们可以推测这些雕像制作于后来的时期。

图18 ●花岗岩雕像,发现于孟菲斯

图19 ●哈斯的木板,现藏于吉萨博物馆

图20 ●哈斯的头部浮雕

那么,这些实物遗迹是如何与王表上记录的历史匹配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七百七十九年内,共有二十七位法老统治埃及。不过,我们至今找到的王陵不过几处,难以佐证这么长时间的历史。事实上,埃及王朝法老的数量是已经发现的王陵数量的十倍或者二十倍。我们不能假设某一时期的很大一部分王陵已经消失。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找到属于第四王朝或者第四王朝以前一半的王陵,随着标有确切年代的遗迹陆续被发现,那么可以推断,这二十七位法老的在位时间并没有那么长,相反应该更短。如果我们考虑到实物遗迹是从第三王朝开始出现的,就能够得出更一致的结论。

与此同时,人们还有另一种判断标准。第四王朝初期的迈杜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埋葬风俗,表明了不同的信仰和观念。然而,在后来各个朝代的其他墓地中,我们没有见到这类差异。难道我们要相信埃及贵族在与土著接触的八百年里没有改变风俗习惯,也没有种族融合,而这种变化是在一两个世纪里突然发生的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避免武断,可以说,如今可能性比较大的结论是:

在第四王朝之前几百年,或者从公元前4500年开始,开创埃及王朝历史的人从科索大道来到尼罗河流域。他们先到达孟菲斯,并且在孟菲斯定居。随后,各地统治者群起,他们的事迹大多通过口头传播。在第四王朝前一百年左右,他们巩固势力,引入铜质工具,组织工人,开始建石头建筑。因为以前的建筑都是木质的,所以石头建筑是一种创新。

关于法老的故事被记载下来,后来得到广泛传播。记载这些故事的有韦斯特卡莎草纸等。最后,在第十九王朝,散落的故事和口头流传的故事被收集起来,并且将史上诸位法老按顺序列表显示。

【注释】

1 塞克斯塔斯·尤利乌斯·阿弗里卡纳斯(约160年或179年—240年),公元2世纪到公元3世纪期间的基督教徒、历史学家。——译者注

2 另一种说法为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2890年。——译者注

3 另一种说法为公元前2890年到公元前2686年。——译者注

4 另一种说法为公元前2670年到公元前2613年。——译者注

5 托特是古希腊神话的智慧之神,也是月亮、数学和医药之神。——译者注

6 海因里希·卡尔·布鲁格施:《古埃及地理词典》,第836页。——译者注

7 腕尺是古老的长度单位,以手肘到中指顶端的距离为准。——译者注

8 掌尺是一个人手掌的宽度,相当于七分之一腕尺的长度。——译者注

9 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古迹》,柏林,贝萨克赫书店,1849年,第3卷,第276页。——原注

10 根据塞拉皮雍的一块石碑,为第328号藏品。——原注

11 《圣经考古记录》,伦敦,圣经考古学会,1879年到1918年,第9卷,第180页。——原注

12 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古迹》,柏林,贝萨克赫书店,1849年,第3卷,第276页。——原注

13 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古迹》,柏林,贝萨克赫书店,1849年,第3卷,第275页。——原注

14 塞克赫提是《一个有口才的农夫》中的主人公。故事发生在埃及第九王朝,讲的是农夫塞克赫提被抢劫后如何由法官伸张正义。在那个时代的埃及,伸张正义并非易事,因为如果一个农夫的案件要得到审理,似乎必须通过某种特殊手段引起法官的注意。——译者注

15 圣甲虫就是现在俗称“屎壳郎”的蜣螂。古埃及人将圣甲虫视作重生、创造、勇敢的象征,并将圣甲虫神化为动物神凯普里。——译者注

16 被亨利·艾伯特收藏。——原注

17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卡(ka)、巴(ba)和阿克(akh)。它们与人体并存,具有永恒不灭的特性。卡能在尸体死后幸存下来,存于一个人的画像或雕像中。“卡名”即“卡的名字”。——译者注

18 《埃及作品汇编》,第16期,第104页。——原注

19 哈斯是古埃及的专业医生,是第三王朝时期的高官和御医,他的墓地以绘画和雪松木板闻名。——译者注

20 塞帕和拉山赫是法老的随从,他们的这两尊雕像是埃及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人大小的雕像。——译者注 HuS5EywYwyiLmeX2fUdNpvujPVaMKWwvq2pXE/R49a8l6BFxGi+tLy6pnj5UpF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