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大的喜克索斯王朝之下,第十七王朝的崛起一点也不起眼。直到第十七王朝后期,其统治者才开始宣布独立于喜克索斯王朝,并且选择与南方入侵的异族通婚。于是,第十七王朝才出现了一些关键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家庭关系密切。因此,我们最好在概述这一时期后,再细致研究这些人物的关系。在本卷结尾处,作者将向读者介绍这些人物的关系。这样一来,阅读将有助于读者更好理解作者如此安排的原因。
就目前所知的细节来看,第十七王朝末期的王室关系图谱大概如下:
为了解法老的统治年数与其他数据是否一致,最好将年表列出。列出年表的目的不在于列出已经确定的事实,而是证明已经确定的事实中没有隐藏矛盾。已经确定的事实有:雅赫摩斯一世和阿蒙霍特普一世的统治时长;塞格嫩拉三世和雅赫摩斯一世的年龄,他们驾崩时分别为四十岁和五十五岁;爱赫特波一世的两次婚姻,即爱赫特波一世与第一任丈夫生下三个孩子,后来这些孩子都登上法老之位,之后她与第二任丈夫生下八个孩子,以及对上述人物婚姻持续时间的推测。在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据不存在任何矛盾。另外,除了卡梅斯和斯赫恩特内卜拉的短暂统治时间很不确定 1 ,这些数字没有多少不确定的地方。
在上表中,我们推测的数据是卡梅斯和斯赫恩特内卜拉短暂的统治时间,以及爱赫特波一世和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在她们孩子出生时的实际年龄。推测数据和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之间的误差只有几年。因此,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一时期法老的统治时间,在这里,我们用约数表示。法老之位的继承顺序是确定的,后面会详细阐述。
由此,第十七王朝的统治情况大概如下:
正如第一卷中提到的那样,拉霍特普属于第十六王朝,而不属于第十七王朝,因为他的大本营在科普托斯。因此,他完全处在喜克索斯王朝的统治之下。这表明他是喜克索斯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封臣,而不是驱逐喜克索斯王朝的好战家族中的一员,因为当第十六王朝在后期变得独立时,人们没有发现对他的任何描述。
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法老的遗迹上,并且论述他们驱逐喜克索斯人的光荣事迹。
第十七王朝第五位法老塞格嫩拉一世(
),塔阿(
),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660年到公元前1635年,他的相关信息如下:
阿伯特莎草纸对塞格嫩拉一世的描述不同于其继任者。实际上,拉美西斯时期的王陵探索队曾探索过他的陵,其陵后面写着“塞格嫩拉塔阿亚”,或者“伟大的塔阿”。这可能是同一单词的变体,如同安特夫的几个相似名字。在描述了塞贝克姆萨夫的陵后,探索队这样描述塞格嫩拉一世的陵:“太阳之子塔阿法老塞格嫩拉一世的陵,在今日由石匠检查,发现完好无损。”目前收藏在卢浮宫的调色板是法老塞格嫩拉一世统治时期制作的、刻有他的名字的唯一物品(图1)。调色板刻着他深受阿蒙拉和塞夫克喜爱的字样。在德拉—阿卜—内加的阿奇霍尔墓中,人们发现了一根飞去来器,上面刻着塞格嫩拉一世的王名及其子图奥的名字(图2)。另外,人们还发现塞格嫩拉一世的早逝长子雅赫摩斯的一尊雕像。这尊雕像刻有他的父亲塞格嫩拉一世、母亲王室女儿和王后爱赫特波及妹妹雅赫摩斯的名字 9 。乍一看这些名字,虽然雅赫摩斯和爱赫特波很像“塔阿克恩”,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家族最早使用的名字是“阿赫”,缺少了“克恩”的“塔阿克恩”很容易与其祖先的名字相混淆。因此,雕刻“塔阿克恩”的可能性很小。此外,这一遗迹似乎属于塞格嫩拉一世,而不属于第十七王朝后期的法老,因为他的名字就刻在遗迹上面。
图1 ●塔阿的调色板,现收藏在卢浮宫
图2 ●图奥的飞去来器,现收藏在吉萨博物馆
第十七王朝第六位法老塞格嫩拉二世(
),塔阿亚(
),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635年到公元前1610年,他的相关信息如下:
除了阿伯特莎草纸曾提到塞格嫩拉二世的陵,对他,我们一概不知。描述完前任法老塞格嫩拉一世的陵后,我们可以读到:“太阳之子塔阿亚,法老塞格嫩拉二世的陵,第二任法老塔阿,今日由石匠检查,发现完好无损。”
第十七王朝第七位法老塞格嫩拉三世(
),塔阿肯(
),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610年到公元前1597年,他的相关信息如下:
塞格嫩拉三世的棺木和木乃伊是在德尔埃尔巴哈里或者底比斯“北方修道院”的陵中发现的。在本卷末尾,作者将概述这一发现。如同其他法老的尸体和棺木一样,塞格嫩拉三世的木乃伊很可能曾被转移。这些法老的棺木也雕刻着存放位置转移的情况。最后,这副棺木被放置在祭司法老的陵中,直到转移到开罗的博物馆前。
塞格嫩拉三世棺木的风格十分鲜明(图3)。如同安特夫家族法老的棺木一样,其正面有一行碑文。木乃伊的状态表明塞格嫩拉三世是死在战场上的。从伤口的位置看,对手先击中塞格嫩拉三世的左手,接着猛烈攻击他的面部。他双唇咬住舌头,可以看出他经受的强烈痛苦。对手的下一击是致命的,斧头从塞格嫩拉三世头部的左侧劈过,留下一个两英寸长的伤口,右眉上方的刀伤为最后一击。塞格嫩拉三世的臣民找到了他的尸体,虔诚地将其保存下来,并且做好防腐和埋葬工作。他的尸体被裹得严严实实,柔软的部分不但没有在露天晾干,反而腐烂了。经过几天的运输,塞格嫩拉三世的尸体被运到底比斯。在那里,民众尽最大努力保存了尸体的各个部分,但尸体骨头和左臂都露出肉。塞格嫩拉三世似乎是柏柏尔人的后裔,又高又瘦,精力充沛。他头部又小又长,头发乌黑细密。他的胡子虽然剃光了,但头发留了下来 15 。在底比斯发现的一枚粗糙的石印可能属于塞格嫩拉三世,也可能属于前一位法老塞格嫩拉二世。
图3 ●塞格嫩拉三世的棺木上的雕像,现收藏在吉萨博物馆
塞格嫩拉三世的妻子爱赫特波一世是古埃及史上最伟大的一位王后。作为各个朝代的历史纽带,爱赫特波一世十分重要,并且受到世人尊敬。她的女儿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拥有荣光,更加著名。我们已经注意到,根据埃德夫石碑上的描述 16 ,爱赫特波一世的儿子雅赫摩斯一世拥有普通埃及人的肤色,她的女儿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 17 肤色黝黑。由于塞格嫩拉三世是柏柏尔人,所以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有四分之三的黑色肤色基因。雅赫摩斯一世的父亲是埃及人,有四分之三的埃及血统。因此,爱赫特波一世的两个孩子的肤色不同。在兄长们的短暂统治之后,雅赫摩斯一世继位。这表明雅赫摩斯一世是母亲爱赫特波一世与第一任丈夫所生,也意味着起初爱赫特波一世嫁给一位埃及人,随后嫁给塞格嫩拉三世(图4)。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作为女继承人的重要性表明,爱赫特波一世与第一任丈夫没有生下女儿。卡梅斯在雅赫摩斯一世以前成为法老表明卡梅斯是哥哥。根据卡贝赫特墓 18 中的信息,斯赫恩特内卜拉在雅赫摩斯一世和卡梅斯之间继位。这表明斯赫恩特内卜拉是雅赫摩斯一世的二哥,并且很可能在卡梅斯和雅赫摩斯一世之间有过短暂统治。这样,我们形成了下面的家族关系。
图4 ●爱赫特波一世的金戒指,现收藏在卢浮宫
虽然这样安排的理由不是很充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反对意见,由此产生的年表也有合理之处。
有两份文件显示爱赫特波一世的长寿。发现于底比斯的一块卡梅斯石碑 19 表明,在阿蒙霍特普一世统治的第十年,即公元前1553年,爱赫特波一世仍然在世。根据石碑上的日期,当时,她八十八岁。这一年龄有其他的确定数据支撑:雅赫摩斯一世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儿子出生时,爱赫特波一世当上王后已经二十年。此时,雅赫摩斯一世五十五岁,为阿蒙霍特普一世统治的第十年,即公元前1553年 20 。另一块发现于伊乌菲的石碑 21 表明在图特摩斯一世统治时期,爱赫特波一世仍然活着,那时她大概有一百岁。因此,她一定长寿,并且曾经目睹埃及崛起的整个过程。她出生在喜克索斯王朝统治时期,死时身边围绕着儿子、孙子和曾孙从亚洲夺来的财富。
提起爱赫特波一世,人们不免联想到她奢华的珠宝。存放木乃伊和珠宝的棺木被发现埋在德拉—阿卜—内加地下,位于底比斯墓地最北端,是整个墓地最古老的地方,这一位置都是第十一王朝法老的王陵。可以肯定的是,最初,棺木没有存放在这里,而是被人从一个王室墓穴搬出来的。问题是,谁转移了这副棺木呢?前文提到,这既不是盗德尔埃尔巴哈里墓的阿拉伯人所为,又不像拉美西斯时期一般盗墓者的做法。这些盗墓者不会搬运一副大棺木和一具木乃伊,因为这样做很累。他们只会花几分钟时间搜罗出所有值钱的物品,并且放进袋子里。将这么重的棺木和木乃伊重新埋葬,显示出埋葬者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这是盗墓者不会有的情感。因此,这副棺木肯定是由内心虔诚之人转移的。当时的政府无力保护这些墓葬,只能任由盗墓者大肆掠夺破坏。因此,有心之人为避免棺木遭到毁坏,将其从著名的墓地转移出来。正是由于对王室死者的关怀,法老们的棺木从一座墓转移到另一座墓,最后藏在德尔埃尔巴哈里。还有多少王陵被这样掏空,其中的棺木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藏在沙子里,甚至泥土里,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这副棺木是1860年被一些当地人偶然发现的。随后,这副棺木被克内的地方总督没收,最后由马里耶特交给新博物馆收藏。棺木用木头制成,通体样式朴素,并且被漆成蓝色。棺盖很大,完全镀金,刻有脸部和假发。与安特夫家族法老的棺木一样,棺身覆盖着伊利西斯的翅膀。木乃伊存放在棺木之内,旁边还放着四个卡诺普罐子。卡诺普罐子旁边放有一些珠宝,有的包着,有的放在木乃伊上面 22 。在此,列出珠宝的清单可能显得冗长,但其历史价值不容忽视。另外,木乃伊上放着一个圣甲虫和一个锁链,扣子处都刻有雅赫摩斯一世的名字,还有三个手镯、一顶王冠上都刻有雅赫摩斯一世的名字。包裹着的是一把短剑(图5)和一把镶金斧头(图6),也刻着雅赫摩斯一世的名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爱赫特波一世的个人装饰物。此时,她应该在五十岁到七十五岁之间。
图5 ●爱赫特波一世的镶嵌短剑
图6 ●爱赫特波一世的镶金斧头
除了刻有雅赫摩斯一世名字的物品,人们还发现刻有卡梅斯名字的物品(图7)。棺木中有两个木船模型,船上有桨手:一个模型是金质的,上面刻着卡梅斯的名字;另一个是银质的,样式普通。另外,人们还发现了卡梅斯的飞片和铜斧。现藏在英格兰的几把铜斧和一支矛也可能属于卡梅斯,甚至可能来自这副棺木。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上述物品属于爱赫特波一世。但由于卡梅斯的物品都不在亚麻布绷带里,而是散落在打开的棺木中,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这一点。更确切地说,在埋葬卡梅斯时,出于安全埋葬的考虑,放在他木乃伊外面的贵重物品似乎都被匆忙堆到爱赫特波一世的棺木中。因此,两个木船模型一个属于卡梅斯,另一个是爱赫特波一世的随葬品。铜斧和矛更有可能是勇敢的卡梅斯的随葬品,而不是爱赫特波一世的随葬品。根据卡贝赫特墓 23 的发现,爱赫特波一世很可能还有其他孩子。继雅赫摩斯一世、斯赫恩特内卜拉和卡梅斯三兄弟之后,她还有八名王室子女。这八名王室子女可能不属于后来任何时期,因为从没出现过他们的痕迹。他们分别是比恩普 24 、乌阿兹梅斯、拉梅斯、可纳努和雅赫摩斯一世,以及公主卡梅斯、萨特尔巴乌和塔赫内德卡。儿子和女儿分别按顺序放在一起,并且没有任何与之相联系的先辈的重要信息。这表明他们是雅赫摩斯一世的弟弟和妹妹,是爱赫特波一世生下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后的孩子。
图7 ●刻有卡梅斯名字的木船模型,现收藏在吉萨博物馆
第十七王朝第八位法老乌阿兹赫佩尔拉(
),卡梅斯(
),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597年到公元前1591年,他的相关信息如下:
25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卡梅斯的历史地位。除了他的墓葬和后世对他的崇拜,他的统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卡梅斯不可能出现在塞格嫩拉三世统治时期之前,这一点可以从他类似于雅赫摩斯一世的珠宝首饰看出。卡梅斯的珠宝被放在爱赫特波一世身边,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墓很近,或者在同一墓穴内。但从遗迹稀缺这一点可以看出,卡梅斯统治的时间很短。我们将卡梅斯的统治时间设为六年,这一时长与实际情况不可能有太大出入。如果将卡梅斯的统治时间延长,那么研究他母亲爱赫特波一世的年龄将面临诸多困难。
我们已经注意到,爱赫特波一世的棺木内散布的物品可能是卡梅斯的随葬品。此外,人们还发现两个刻有卡梅斯名字的铜斧(图8—1)和短剑(图8—2) 33 ,以及一个刻有长串铭文的矛头(图9) 34 。这串铭文写道:“善良的神、万物之主乌阿兹赫佩尔拉。我是勇敢的王子、拉的至爱、阿赫的儿子、特胡提的儿子、太阳之子卡梅斯,永远强大。”在描写塞格嫩拉三世的文字中有同样充满战斗性的词语:“拉创造勇士”和“塔阿是勇士”。与此同时,这串碑文显示了卡梅斯与母亲爱赫特波一世和兄长的联系:“阿赫的儿子。”另一个有趣的联系是,碑文中写到他是“特胡提的儿子”,即男神—而不是女神—孕育了他。第十八王朝和月亮之神埃什姆恩或者埃尔穆波利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从雅赫摩斯和图特摩斯的名字可以看出 35 。在古埃及的卡斯托编年史中,第十八王朝即埃尔穆波利斯。在梅拉维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小雕像很可能来自埃什姆恩,上面刻着一个平民的名字“卡梅斯”。这尊小雕像现由皮特里收藏。这表明当时这个小镇的居民以卡梅斯为尊。1893年左右,人们发现了卡梅斯的一个圣甲虫,这个圣甲虫现被玛丽安娜·布罗克赫斯特收藏。
图8—1●刻有卡梅斯名字的铜斧,现收藏在吉萨博物馆
图8—2●刻有卡梅斯名字的短剑,现收藏在吉萨博物馆
图9 ●刻有卡梅斯名字的矛头
根据阿伯特莎草纸记载,卡梅斯的陵曾被拉美西斯家族法老时期的官员视察,“太阳之子卡梅斯、法老乌阿兹赫佩尔拉的陵,今日检查发现完好无损” 36 。
第十七王朝第九位法老斯赫恩特内卜拉(
),或者斯内赫特恩拉(
),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591年到公元前1587年,他的相关信息如下:
斯赫恩特内卜拉的第一个名字只出现在卡巴赫内特墓中的王表上 37 ,并且出现在卡梅斯和雅赫摩斯一世的名字之间,这表明斯赫恩特内卜拉继承了兄长卡梅斯的法老之位。有人认为他的第一个名字是误写,正确的写法是“斯内赫特恩拉”。另外,这个名字出现在卡纳克图特摩斯三世王表上,并且在马赛发现的一个祭坛上也刻有这个名字 38 。这两个名字用僧侣体文字书写十分相似。因此,这种说法也有可能。“斯内赫特恩拉”更可能是正确的写法,因为它的词形和意思与塞格嫩拉相似。一把青铜匕首刻有一位法老或者王子的名字“萨拉,即贝巴安赫,杜安赫”。这位法老或王子毫无疑问生活在斯内赫特恩拉统治时期,没有理由将他归于其他时期 39 。
现在,我们看看第十七王朝的伟大斗争,即驱逐喜克索斯人。由于这场斗争延续了几代,所以我们最好连贯地叙述这一事件,而不是将这一斗争划分到几个统治时期内。
根据曼涅托的记载,我们在第一卷已经得出结论,喜克索斯王朝统治时期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元前2098年到公元前1998年,喜克索斯人展开为期一百年的破坏性入侵。第二阶段为公元前1998年到公元前1738年,六位喜克索斯王朝的法老进行了长达二百六十年的统治,并且允许埃及人在完全臣服的情况下作为封臣统治一方。接下来,经过一百五十一年持续不断的冲突和叛乱,喜克索斯王朝的势力被削弱,雅赫摩斯一世开启了第十八王朝的统治。最后一个阶段为公元前1738年到公元前1587年,即我们所说的第十七王朝。
从塞格嫩拉的柏柏尔人血统来看,第十七王朝的统治者很可能来自埃塞俄比亚。在第十七王朝早期,即公元前1738年到公元前1660年,这一王朝的统治者可能住在努比亚,并且在这里反抗喜克索斯王朝的统治。法老统治下的喜克索斯王朝的宗主权南到基波林,覆盖整个埃及,这一点可以从阿波庇一世的门楣上看出。法老的统治一直延伸到阿斯旺的采石场,这可以从阿波庇一世的红色花岗岩建筑看出。但在阿波庇二世统治时期,底比斯几乎独立了。阿波庇二世可能就是“阿波庇与塞格嫩拉”故事中的主角之一,因为阿波庇一世统治时期比塞克恩法老统治时期早得多,阿波庇二世的另一个名字“阿克恩拉”和塞格嫩拉的名字“塔阿克恩”近似。阿波庇二世 40 肯定是喜克索斯王朝后期的一位法老。
起初,“阿波庇和塞格嫩拉”的故事被当作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后来,人们认为这可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可惜的是,记载这个故事的、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萨利尔二世莎草纸只剩下残言片语。在此,我们给出莎草纸的部分记载,这些莎草纸有修复的痕迹 41 。
埃及一地遭遇瘟疫,那时没有法老,或者没有法老治理全埃及。当时,塞格嫩拉是南方的首领,即希。城市中的厄运是阿姆人带来的。阿波庇是哈乌阿尔,即阿瓦里斯的首领,也就是萨尔。阿波庇指挥各地的工作,并且掌管整个埃及上好的物品。阿波庇封苏特赫为领主。在埃及众神中,阿波庇只奉苏特赫为主,为他建造永恒的神殿……阿波庇。他每日都向苏特赫献祭,法老的大臣们戴着花环,就像在拉哈伊姆库提的神殿里那样。阿波庇想着要跟南方小镇底比斯的首领塞格嫩拉说些什么。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阿波庇召集自己的大臣和精明的将军见他,但他们不知道该对南方国家的首领塞格嫩拉说什么。于是,阿波庇召见自己的书吏。这些书吏可能是埃及本地人,如同现在的科普特人,对阿波庇说:“主,我们的主啊,愿这事有好的结果。”书吏们给了阿波庇想要的答案:“派一位信使去见南方的首领,对他说:阿波庇差人说……为了保护运河,我可以日夜都守在那里……除了万神之王阿蒙拉,埃及的神都不喜欢他。”
许多天后,阿波庇将书吏对自己说的话传给南方城市的首领(即乌尔)塞格嫩拉。阿波庇的信使去拜见南方的首领(即乌尔)塞格嫩拉。南方的大臣们将他带到塞格嫩拉面前。塞格嫩拉对信使说:“你来这里要传什么话?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信使回答说:“法老阿波庇差我来见您,法老说:‘容塞格嫩拉和他的大臣去吧,在城市的……河马的运河里……昼夜睡在那里,不能到我这里来。’”塞格嫩拉甚感惶恐,不知怎样回答阿波庇的信使。塞格嫩拉对他说:“看哪,这是你主人吩咐的,南方的首领……他带给我的那些话……”塞格嫩拉将包括肉、饼在内的各样美食,都赐给信使,并且说:“对你说的这一切,我打算……”阿波庇的信使致力于传达主人的意思。南方首领塞格嫩拉召来大臣和精明的将军,将阿波庇差信使传达的话都告诉他们。他们一言不发,陷入忧愁之中,也不知道这些话是好是坏。
阿波庇派来了……
很可惜,莎草纸的叙述就此结束了。但当喜克索斯王朝的法老们选择挑起争端时,这段叙述清晰地展现出南方臣子们的恐惧,以及他们遭受的欺凌。这条信息的意义是模糊的,使我们对文件的残缺更加遗憾。这是关于喜克索斯人与埃及人在他们共存后半段时间相互关系唯一详细的记述。故事中法老的名字是塞格嫩拉,表明这件事发生在双方相互接触时期的最后一个世纪。然而,除非作者确实对这一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否则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这个名字指的是哪位法老。
在贝尼哈桑以南有一座被称为“斯皮奥斯阿特米多斯”的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神庙,神庙正面刻有哈特谢普苏特的碑文,上面有关于喜克索斯人破坏的唯一重大证据。在这篇碑文中,哈特谢普苏特叙述了自己如何重建埃及的统治和崇拜体系。她描述了埃及遭受的伤害,“克斯女主人的住所,即西边的库萨倒塌了,泥土覆盖了她美丽的圣所,孩子们曾经在她的神殿里玩耍……我清除了废墟,重建了这座建筑……我重新修好毁坏的建筑,完成未完成的建筑。阿姆人散落在三角洲和哈乌阿尔。他们人多势众,毁坏了古老的建筑,并且对拉毫无敬意” 42 。
驱逐喜克索斯人时期的文件只有两份,即约瑟夫斯记录的曼涅托的记述和位于埃尔卡布的雅赫摩斯一世的墓中的文字。在阿波庇王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塞格嫩拉统治时期,即大约公元前1660年到公元前1600年,底比斯的统治权完全被喜克索斯人掌握。此时,双方还没有爆发战争。虽然塞格嫩拉家族最后一位法老塞格嫩拉三世战死沙场,战场离底比斯可能还有一定距离,但他还是被妥善地葬在底比斯。这表明在公元前1597年,底比斯王朝是独立的。由于在北方设置了作战前线,所以在底比斯举行的仪式典礼不受干扰。在卡梅斯统治期间,“勇敢的王子”做出进一步的举措。可以看到,在卡梅斯统治初期,即大约公元前1585年,他率军围攻了喜克索斯王朝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要塞。因此,很可能在雅赫摩斯一世统治下驱逐喜克索斯人的二十年间,底比斯王朝一直在逐渐向北推进,并且要求独立。正是这一成果使雅赫摩斯一世作为胜利的征服者登上了法老之位,并且建立了第十八王朝。
根据约瑟夫斯的记录,曼涅托这样总结这一故事:“底比斯及埃及各地的法老发动起义对抗喜克索斯王朝,双方的战争旷日持久、硝烟弥漫。最终,喜克索斯王朝被叫阿里斯哈格莫托西斯 43 的法老征服。这位法老将埃及各地的喜克索斯人赶到面积约有一万平方腕尺 44 的阿瓦里斯。在那里,喜克索斯人筑起高大坚固的墙,将自己的一切财物和掠夺来的物品都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阿里斯哈格莫托西斯的儿子土摩西斯曾出兵四十八万准备围剿喜克索斯人。但在下令攻城时,喜克索斯人同意有条件投降,条件是他们能安全离开埃及,前往喜欢的地方,并且不受任何干扰。按照约定,喜克索斯人带着所有家人和财物,不少于二十四万人,浩浩荡荡,穿过沙漠,前往叙利亚。但出于对当时统治亚洲西部的亚述人的恐惧,喜克索斯人在今天的犹地亚建立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足够容纳他们庞大的人口。他们将这座城市命名为耶路撒冷。”
根据上述记载,雅赫摩斯一世将喜克索斯人围困在阿瓦里斯。最后,他的儿子,更确切地说是孙子图特摩斯一世,将喜克索斯人赶出埃及。然而,正如这场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一个叫雅赫摩斯的将军对当时的描述表明的那样,这是将围攻阿瓦里斯与随后图特摩斯一世对叙利亚战争混为一谈。如果当时真的发生这样征服异族的事件,那么他一定会说明图特摩斯一世围攻阿瓦里斯之事。
雅赫摩斯将军的叙述是我们掌握的第十八王朝建立之初的最权威的材料。在此,我们引用前面提到对喜克索斯王朝战争的部分:
我是海军总司令、阿巴纳马赫努的儿子雅赫摩斯。我要对所有人说,好让人们都知道我获得的荣耀。在这片土地,我曾七次获得金子,拥有许多男女奴隶,也拥有许多土地。勇士们必将永远在这块土地上留名。我在内赫布,即埃尔卡布出生,我的父亲是法老塞格嫩拉马赫努的军官、热安特的儿子巴巴。
法老内布佩提拉马赫努,即雅赫摩斯一世在位时(大约在公元前1586年),我二十岁,在被称为“献祭牛”的船上是一个官吏。我年纪还小,没有娶妻,穿着衣服睡觉。但有了房子后,我被带到一艘叫“北方”的船上,因为我很勇敢。雅赫摩斯一世坐车出去时,我步行跟随他。
有一个人坐在哈特乌阿特,即阿瓦里斯城前,我在雅赫摩斯一世面前勇敢迈步前行。我被提拔到一艘叫“卡姆门内弗”的船上。我们在哈特乌阿特的帕泽德库运河作战。在这里,我大战对手。有人向王室书吏提到这件事,我得到象征英勇的金项圈。第二次在这里征战时,我再次英勇杀敌,获得金项圈。在城南塔克特的一场战斗中,我活捉了一名俘虏。当时,我一头扎进水里捉拿他,好像在平地上捉拿俘虏一样。有人向王室书吏提到这件事,我再次获得黄金。
我们攻下哈特乌阿特,俘虏了一男三女,共四人,雅赫摩斯一世将他们赐给我当奴隶。
雅赫摩斯一世统治第五年(约公元前1583年),我二十四岁,我们在沙哈那,即巴勒斯坦南部边境的沙鲁亨前方扎营。雅赫摩斯一世攻下这座城市。我活捉了两个妇人,雅赫摩斯一世赐给我勇士之金。看吧,雅赫摩斯一世还赐俘虏当我的仆人。
雅赫摩斯一世屠杀了塞特的门提乌人后,就南下来到赫恩特恩内弗,摧毁了阿努克提。雅赫摩斯一世大规模杀戮当地人。我俘虏了两个活人,又得到一些金子。雅赫摩斯一世赏赐两个俘虏给我当仆人。随后,雅赫摩斯一世率军沿河而下,英勇杀敌,节节胜利,威慑四方。最终,他征服了埃及的南方人和北方人。
随后,亚塔来到南方,他的生命即将终结,即他即将走向毁灭,因为南方的神抓住了他。在腾特塔阿,雅赫摩斯一世发现了他,将他及其所有随从迅速抓走。我抓走了亚塔船上的两个仆人。雅赫摩斯一世赐给我五个奴隶,还在腾特塔阿赏给我五斯塔 45 田地,所有海军士兵都得到了同样的赏赐。
那个叫特塔安的喜克索斯人召集反叛者前来,但雅赫摩斯一世将他及其追随者全部杀死。我得到城中五斯塔田地的赏赐。
随后,他描述了自己在阿蒙霍特普一世和图特摩斯一世时期在南方战役中做出的贡献。在那段时间,他步入老年,年龄在六十五岁到九十岁之间。
我们可以看到,在五年内,雅赫摩斯一世结束了对喜克索斯王朝的战争。随后,雅赫摩斯一世将战斗注意力转向南方。后来,被击败的喜克索斯人分别发动两次叛乱:一次是趁雅赫摩斯一世不在南方时,亚塔在南方发动叛乱,并且占领了南方的土地,但亚塔发动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另一次是特塔安重整战败的军队发动叛乱,但很快被击败。
埃及独立战争的历史似乎是这样的: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二三十年里,底比斯的努比亚首领们一直向北方进军,对抗日渐衰落的喜克索斯王朝。公元前1600年左右,底比斯的首领们积极发动战争。在年轻的领袖雅赫摩斯一世的带领下,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他在几年内率军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占领了他们的大本营。公元前1583年,埃及独立战争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喜克索斯人的一些残余势力陆续叛乱,但都被平定了。最终,在雅赫摩斯一世的带领下,古埃及得到重建。
还有一个问题,喜克索斯人占领埃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显然,当时,喜克索斯人数量庞大。在长达几个世纪压制埃及人时,喜克索斯人又能保持鲜明的特色,最终作为一个独立群体被驱逐。根据记载,当时,二十四万喜克索斯人离开埃及。然而,公元前16世纪初,这片土地很可能只有大约两百万人。这表明,在大约二十代人的时间内,喜克索斯人尽管与当地人融合,但他们的人数仍然十分庞大。这不但是推翻一个政府的统治,如同现在在欧洲推翻土耳其人的统治一样,而且是将很大部分人,或许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驱逐。因此,可以肯定,在如此庞大的统治群体中,产生了与这片土地上更早的占领者之间的大量融合。就民族而言,埃及在很大程度上闪米特化了。随着图特摩斯三世对亚洲的征服,当叙利亚的时尚、观念与礼仪植入之后,闪米特化产生了完全的效果。
1 对卡梅斯和斯赫恩特内卜拉的统治时间短的原因,我们根据卡梅斯和斯赫恩特内卜拉的母亲的年龄和家庭状况,做出了假设。——原注
2 另一种说法认为爱赫特波一世的丈夫是塞格嫩拉二世。——译者注
3 另一种说法认为卡梅斯的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554年到公元前1549年,共五年。——译者注
4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埃及和努比亚的纪念碑》,第191页。——原注
5 弗朗索瓦·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埃及和努比亚的古迹》,第51页。——原注
6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第二十王朝底比斯的司法调查:阿伯特莎草纸研究》,第230页。——原注
7 《埃及作品汇编》,第11期,第159页。——原注
8 弗朗索瓦·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埃及和努比亚的古迹》,第51页。——原注
9 《埃及作品汇编》,第11期,第159页。——原注
10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德尔埃尔巴哈里的皇家木乃伊》,第526页。——原注
11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布拉克博物馆指南》,第74页、第77页。——原注
12 弗朗索瓦·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布拉克博物馆目录》,第810页、第839页。——原注
13 罗塞利尼:《历史古迹》,第760页。——原注
14 根据卡贝赫特墓中的顺序,塞格嫩拉三世的孩子可能还有比恩普、乌阿兹梅斯、拉梅斯、可纳努、雅赫摩斯一世、* 卡梅斯、* 萨特尔巴乌和* 塔赫内德卡。爱赫特波一世与前任丈夫生下卡梅斯、斯赫恩特内卜拉和雅赫摩斯一世。——原注
15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德尔埃尔巴哈里的皇家木乃伊》,第527页、第771页、第776页。——原注
16 《埃及作品汇编》,第9期,第93页;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德尔埃尔巴哈里的皇家木乃伊》,第626页。——原注
17 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将她放在卡贝赫特家族进行讨论,被称为王室女儿,见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古迹》,柏林,贝萨克赫书店,1849年,第3卷,第2页。——原注
18 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古迹》,柏林,贝萨克赫书店,1849年,第3卷,第2页。——原注
19 《埃及作品汇编》,第9期,第94页。——原注
20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德尔埃尔巴哈里的皇家木乃伊》,第535页。——原注
21 《埃及作品汇编》,第9期,第92页。——原注
22 弗朗索瓦·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布拉克博物馆目录》,第810页。——原注
23 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古迹》,柏林,贝萨克赫书店,1849年,第3卷,第2页。——原注
24 比恩普这一名字出现在一尊小雕像上,见弗朗索瓦·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埃及和努比亚的古迹》,第48页。——原注
25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布拉克博物馆指南》,第82页。——原注
26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布拉克博物馆指南》,第83页。——原注
27 弗朗索瓦·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布拉克博物馆目录》,第810页。——原注
28 伦敦古物学会:《考古学》,第53卷,第86页到第87页。——原注
29 参见伦敦古物学会:《考古学》,第53卷,第84页。——原注
30 玛丽安娜·布罗克赫斯特是一位英国旅行家,也是埃及文物的收藏家。她资助了埃及一些挖掘工作,并将自己收藏的大部分文物捐赠给了麦克尔斯菲尔德博物馆。——译者注
31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第二十王朝底比斯的司法调查:阿伯特莎草纸研究》,第230页。——原注
32 大英博物馆和约翰·埃文斯爵士收藏。——原注
33 约翰·埃文斯爵士收藏;伦敦古物学会:《考古学》,第53卷,第84页。——原注
34 约翰·埃文斯爵士收藏。——原注
35 海因里希·卡尔·布鲁格施:《法老统治下的埃及:一部完全源自古迹的历史》,第273页。——原注
36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第二十王朝底比斯的司法调查:阿伯特莎草纸研究》,第230页。——原注
37 卡尔·里夏德·列普修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古迹》,柏林,贝萨克赫书店,1849年,第3卷,第2页。——原注
38 《埃及作品汇编》,第13期,第146页。——原注
39 伦敦古物学会:《考古学》,第53卷,第93页;格林威尔收藏。——原注
40 参见卷一。——原注
41 加斯东·卡米耶·夏尔·马伯乐:《古埃及的民间故事》,第278页。——原注
42 《埃及作品汇编》,第3期,第6页。——原注
43 即米斯哈格莫托西斯,或者雅赫摩斯帕哈奈布提斯塔乌伊。“团结两地的金色荷鲁斯雅赫摩斯”是对他统一埃及两地、收复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功绩的赞扬。——原注
44 腕尺是古老的长度单位,以手臂由手肘到中指顶端的距离为准。——译者注
45 面积单位,其他信息不详。——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