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武帝见逝去的李夫人,古代有很多记载。《汉武内传》记载:汉武帝造了一个李夫人的像,放在纱帐中,远远看去,就像李夫人活着的时候一样。 [1]
东晋《拾遗记》的记载更为神奇,说汉武帝最爱的李夫人去世了,他十分思念,把董仲君叫来说:我十分想念李夫人,还能再见她一面吗?董仲君说:可远观,不可同于帷席。汉武帝说:如果能再见一面,我就知足了。董仲君说:黑河北面,有个对野之都,那里出产一种“潜英之石” (大概就是隐隐约约有花纹的石头) ,青色,质地轻得像羽毛。严寒的时候,石头是热的;盛夏的时候,石头是凉的。用这种石头雕刻成李夫人的模样,神态和语言可以跟真人很像,只是语调缺少灵气。
汉武帝问:怎么才能得到这种石头?董仲君说:我可以去找,但您得给我一百艘楼船和一千名大力士。汉武帝让人备好一切交给了董仲君。董仲君就出发了,十年之后他们带着石头终于回来了,但因为历经坎坷,回来时随行的人只剩下了四五个。
董仲君让工匠照着李夫人的画像雕刻石头。不久,石像刻成了,董仲君把它放到轻纱帷幕之中,请汉武帝来看。隔着纱帐看,里面的石像跟李夫人活着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汉武帝非常高兴,就问董仲君:能不能再离近一点?董仲君说:不可以,这种石头有毒,只可远观。
汉武帝听从了。董仲君害怕汉武帝沉迷石像,因想念李夫人而思虑过度伤身体,在汉武帝见过一次石像后,就派人把石像捣为九段,然后用这些材料搭建了一座梦灵台,用来祭祀李夫人。 [2]
出产地: 黑河北面的对野之都。
外观特征: 石头隐隐约约有花纹,为青色。
质地: 轻得像羽毛。
温度变化: 冬天石头会变得温暖。夏天石头会变得凉爽。
材质特性: 石头轻盈,但具有毒性,不适合近距离接触。
雕刻用途: 用这种石头可以雕刻成人像,在外观上与真人几乎无异。
传译功能: 石像能够传递和翻译人的语言。
潜英之石类似现代科技中的智能仿生技术。现在人们可以利用先进材料和仿真技术制作出高度仿真的人像,再现已故亲人的形象和声音,供缅怀和纪念。
现代技术通过复杂的算法和精密的机械结构,能够模拟真人的动作和语言交流。目前来说,虽然还难以完全达到自然人的灵气和神韵,但已经在逐步接近这种境界了。
[1] 李夫人既死,帝思之。命工人作夫人形状,置于轻纱幕中,宛然如生。帝大悦。 (《汉武内传》)
[2] 汉武帝嬖李夫人。及夫人死后,帝欲见之,乃诏董仲君,与之语曰:“朕思李氏,其可得见乎?”仲君曰:“可远见而不可同于帷席。”帝曰:“一见足矣,可致之。”仲君曰:“黑河之北,有对野之都也。出潜英之石,其色青,质轻如毛羽,寒盛则石温,夏盛则石冷。刻之为人像,神语不异真人。使此石像往,则夫人至矣。此石人能传译人语,有声无气,故知神异也。”帝曰:“此石可得乎?”仲君曰:“愿得楼船百艘,巨力千人。”能浮水登木者,皆使明于道术,赍不死之药,乃至暗海。经十年而还,昔之去人,或升云不归,或托形假死,获反者四五人,得此石。即令工人,依先图刻作李夫人形。俄而成,置于轻纱幕中,婉若生时。帝大悦,问仲君曰:“可得近乎?”仲君曰:“譬如中宵忽梦,而昼可得亲近乎?此石毒,特宜近望,不可迫也。勿轻万乘之尊,惑此精魅也。”帝乃从其谏。见夫人毕,仲君使人舂此石人为九段,不复思梦,乃筑梦灵台,时祀之。 (《太平广记》引《拾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