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杨务廉的木僧:唐代的“投币机器人”

唐代《朝野佥载》记载:有个叫杨务廉的工匠非常有创意,喜欢做各种小玩意儿。他在沁州集市制作了一个木僧,木僧手里拿着一个碗,能够自己乞讨。每当碗里的钱满了,机关就会被触发,木僧就会说:“布施。”大家都想听木僧说话,所以纷纷往碗里投钱。一天有数千人布施。 [1]

一些现代的捐款装置通过投币或扫码捐款来触发声音或动画,鼓励更多人捐款,类似于杨务廉的木僧。

木僧的设计与功能

▶外观与设计

仿真外观: 木僧被精心雕刻,外观如同真人,手里拿着一个碗,站在街头乞讨。其装饰和细节设计使得木僧看起来既真实又具有吸引力,引起众多路人的注意。

▶自动化乞讨功能

乞讨动作: 木僧通过内部的机械装置,能够自动进行乞讨的动作。这可能包括轻微的动作,如碗的轻微摇动,或者木僧的点头等,模拟真实乞讨的情景。

吸引注意: 这些动态动作使得木僧更加栩栩如生,吸引更多路人的关注和互动。

机械反应: 当人们向碗中投币时,内部的机关会被触发。碗中的重量变化可能会启动一系列的机械反应,类似于现代投币装置的原理。

声音反馈: 每当碗里的钱满了,机关就会被触发,木僧会发出声音:“布施。”具有语音功能这种反馈机制鼓励人们继续投币,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木僧


[1] 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常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者日盈数千矣。 (《朝野佥载》) +qFy6ZqiqU0q4S894UkfsW/LDnjIaEf4Un+5MGoZKhENRyZRF2o2kQHqKCT61PU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