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统觉体系

初期,个人目标有什么个性,可在原型中展现出来。方向能在原型产生后确定下来,个人的方向将更加具体化。因为这项事实,我们才能预测未来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因此,个人统觉必定包含在这种方向制定的规则中。理解环境时,个人不会以环境真实存在的形式为依据,而会怀着个人兴趣,即个人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统觉体系来理解环境。

我们看到这种关系中包含着一种现象,很有意思:一个孩子若有生理缺陷,就会觉得自己的一切经历都会被自己有缺陷的器官作用。例如视力有缺陷的孩子或许会对自己能够看到的事物兴致勃勃,胃有缺陷的孩子或许会在饮食方面有怪癖。之前提到这种统觉体系构成了人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因此,个人统觉体系跟这种迷恋是统一的。在了解了孩子有缺陷的器官后,我们就能了解其兴趣。可部分孩子或许未曾展现且无法被人发现他们的外部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生理自卑感会被统觉体系束缚。显然,找出孩子有什么兴趣,也并非易事。若生理自卑元素已存在于孩子的统觉体系中,那对统觉体系的揭露,就算借助对生理自卑外部展现的观察,也不一定能实现。

谈到相对性系统,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并非绝对正确的真理,我们这门科学也不例外。孩子在这一点上,跟成年人是一样的。作为科学基础的常识在不断变化中,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错误一点一点铺就了这条道路。任何人都会犯错,重点在于能把错误改正过来。

改正错误在原型产生阶段,相对容易一些。可若是在该阶段,一些错误并未被改正过来,那之后就要通过回忆该阶段的所有状况,来改正这些错误。因此,治疗神经症病人的主要工作是找出在原型产生阶段,病人的人生早期,他犯了什么本质性错误,而不是找出在之后的生活中,他犯了哪些错误。找出这些本质性错误,然后借助恰当的方法治疗,就有可能纠正病人的错误。

遗传在个性心理学看来,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个人在童年时期建立的原型,即他当时以何种态度与方式,对待自己继承的东西。至于遗传给他的东西,则并非重点。天生的生理缺陷要归咎于遗传。而摒弃特殊的困难,让孩子在适当的环境中生活,是我们思考的前提条件。实际上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明确孩子的缺陷是什么,针对其进行治疗就可以,这样做很有好处。在缺乏营养等养育方面的问题影响下,就算是天生没有生理缺陷的健康孩子,也会有很大概率会发育不良。

接下来讨论一下针对神经症患者的训练与教育,个性心理学提出了什么问题。犯人、患神经症的孩子、借助酒精逃避实际生活意义之人,共同构成了此处的神经症患者群体。

我们很快找到了错误出在哪儿,这很简单,然后再来探究这些症状出现于何时。不少人都相信,症状源自新环境,实际却并非如此。我们的调查已证实,首先,病人未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适应新环境,随后才发生了具体的事。如果病人仍处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那要找到他原型中的错误,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了。可是处在新环境中,病人在回应时,务必要以原型创立的统觉体系为依据,因此,任何新环境都会带着试探性。病人的回应要跟自己的目标相符,同时不能只是消极的,还要具备某种创造性,因为目标的引导贯穿了他的一生。在初期阶段,我们研究个性心理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忽略遗传的重要性和突出某一部分的重要性,这两点都不可取。我们很清楚,原型是借助自己的统觉体系,才跟经验达成了一致。因此,我们要得到某种成效,必须要研究统觉体系。 SMN4p7N0OxHLg7NEbCCvMaKCPQ0pmHJB8bYM2iQKtl0Mre3yjNDwlObD0N7tM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