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两种写法,一是写成代,一种写戴。现在写代的似没有看到了。
戴婆婆本人不姓戴,至于姓啥,已无从得知,应该是戴婆婆的老公姓戴。戴婆婆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这一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听政,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戴婆婆于公元1956年为一位邻居的某某孩抹水烟止血而名垂千古。
中国文字起始于何年何月,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那么,中国民间的烟叶是由哪个朝代开始并继续到现在?中国人由水烟到纸烟,前后经历了三百多年,水烟亦是一种烟草,细粉末,装在一个烟壶里,抽的时候将烟末拈起来放在水烟壶的烟壶上,然后由黄巾纸点燃,一口一口地抽。烟呈淡蓝色,细某某而飘逸,挺诗意的。
那时候,戴婆婆与我们住在一幢一字型平房里,对面是一幢工字型平房,两幢平房都是旧兵工厂修建,中间一块空坝,空坝挺宽敞的,经常可以看到两幢平房的女孩子在空坝里跳橡皮筋唱马兰花……
戴婆婆平常穿一件晚清时候的袿子,袿子边缘均绣荷叶边,右手托一个白铁铜的水烟壶,左手捻一支纸捻,纸捻先就着一点火引燃拿在手上,将水烟点燃之后,见烟火渐熄承及时加火。水烟放在烟壶里,亦是随时继上。水烟呈烟黑色,细丝条状,一节一节盘绕似麻线盘绕在烟壶里。
重庆是山城,常见爬坡上坎崎岖路,戴婆婆居住的平房买东西要到平房以下的一段坡坎下的商店去,其间要经过一段石梯路,路不长,但颇陡峻,似呈45度斜坡。戴婆婆住平房家的最外一家,大人上班去了,孩子那时候大约四五岁,姓程。孩子去坡坎下的商店打酱油,回来走到斜坡石梯时,摔了一跤,不幸把酱油瓶摔破了,玻璃划破了孩子的左手无名指,鲜血长流。孩子哭着回到家,戴婆婆闻声而至,见状忙回屋取出烟壶里烟丝,跟孩子拈上,血很快止住。戴婆婆然后用布把孩子的伤口缠上,再用一节针线捆紧。几天后,孩子的伤口愈合了,没有缝一针就解决了问题,也没打破伤风针。
戴婆婆去世很多年了,孩子也长大成人,常常看着左手上的一段早已愈合的伤口,非常感戴婆婆的恩德,更感叹祖国医学的奇迹。
水烟是一种植物,何以有如此神奇的止血效果,现代医学似没有认真研究过。水烟在很多古代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水烟的影子。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文学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创作灵感,据说就来自他经常光顾的咖啡馆和水烟馆。西方媒体有评论说,阿拉伯知识分子的思想,就装在他们的烟壶里,可见水烟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和流行程度。
据称,水烟在明朝时传入中国,后生成兰州水烟、陕西水烟等品种,但由于市场萎缩,已经几乎消失。水烟壶最主要的部位就是在壶的下半部,下半部是一个容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放一些液体,一般人会放清水,清水的高度要高于里面的不锈钢导管,达到水烟壶三分之二的高度就可以了,水装得不要太满,太满的话,壶里可以装烟的空间就不是很多了,如果空间不够大,你抽起来会非常费劲的。但是水也不能装得太少,如果太少,冒出的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过滤了。烟丝中虽然不含有尼古丁,但是含有少量的焦油,如果直接抽的话,很多焦油会进入人的呼吸系统中,对人体是有一定害处的,但是经过水的过滤,很多焦油及杂质就会被水过滤掉。如果你喜欢个性玩法,还可以加入红酒,牛奶,等一些别的液体,关键是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水烟壶原理有点像中国的水烟袋,透明的那种,里面装满水,一吸的时候,会发出声音。
戴婆婆抽水烟,抽到治愈了一个孩子流血的伤口,无疑是抽出了本色和爱心;戴婆婆居家多年然后回归大自然是永恒的。水烟消失了。据传,戴婆婆的先祖是太平军首领,曾数度与清军作战。这一年,太平军在重庆璧山县城与清军大战之后,第三天傍晚大获全胜将令三军鼓乐齐鸣便撤出了战斗,太平军首领洪顺起率大队人马撤了出来,而清军的几十辆牛马车载着粮秣军械和一些残兵败将在夕阳西下的黄昏向重庆方向仓皇疾奔。然而正在这时,重庆知府马清波带着五百多清军和近两千多名乡勇也向重庆城攻过来。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三年间,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四川进行过英勇的战斗,表现了“革命军队的高度坚韧性。”这支太平军虽然最终在大渡河南岸一败涂地,惨遭覆灭,但是,他们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和地方封建势力,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鼓舞了川、滇、黔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其英雄事迹,至今仍在四川人民中间传颂。
太平军在四川的悲壮历程,是太平天国史事中重要的一部分,曾经引起许多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的注意。但在迄今为止的有关著述中,对于这段史实都是语焉不详的。为了对这一段史实作一些补充,本文主要根据四川的地方志书,参考清朝官书和奏稿,以及实地调查得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压榨,致使社会矛盾激化。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坚持斗争达14年之久。与此相呼应,四川人民的反抗斗争也风起云涌。1859年(清咸丰九年)10月,云南人李永和、蓝朝鼎在昭通发动了反清起义,旋即进军四川,攻占犍乐盐场,围攻雅州、绵州,并在川南铁山地区和涪州鹤游坪建立根据地。义军驰骋于四川数十州县,扩军至30万人。清政府调湖南巡抚骆秉章带领湘军入川镇压。1861年12月,蓝朝鼎在丹棱战死。1862年10月,李永和在犍为龙孔场受伤被俘,就义于成都。余部转战湖北、陕西、甘肃等省,直到1865年才被清政府镇压下去。李蓝起义历时6年,征战数省,是当时全国仅次于太平天国和捻军的一次农民大起义。李蓝起义爆发前,太平天国名将翼王石达开,因受天王洪秀全猜忌,于1857年从天京(今南京)出走,率领数万精兵,转战南方各省。
从1861年起,石达开部太平军曾先后数次从贵州、湖北、云南攻入四川,企图抢渡长江,到川西南建立根据地。1863年4月,石达开亲率4万大军,由云南巧家横渡金沙江,第七次攻入川境,然后沿会理北上,穿过彝区,到达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由于清军围追堵截,太平军几次渡河失败,从而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石达开抱着“舍命以全三军”的愿望,于6月13日自缚赴清营,被解往成都后英勇就义,留在大渡河边的几千名太平军将士亦被清军袭杀几尽。太平军在四川的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鼓舞和支持了四川人民的反清斗争。
这一年是清同治第一年(1862年)农历四月初八。此时的太平军开始渐渐衰落。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三年间,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四川进行过英勇的战斗,这支太平军在大渡河惨遭覆灭。然而正是太平军对清王朝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和动摇了清王朝和地方封建的根基,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鼓舞了川、滇、黔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至今仍在四川人民中间传诵。太平军在四川的悲壮历程揭开了中国民间一些奇人异士的篇章,进而亦是父传子、家天下的历史进程。
民国三十年初秋,青城山万木参天,鹤鸟翔鸣,林中重檐叠阁,殿宇辉煌,五岳老道坐在一把雕花楠木椅上。秋风扫荡上清宫。五岳老道眼如清泉,袍哥大爷眼前是一位二八女子,此女正在舞剑。月影憧憧,上清宫迷离而幽静。女子水袖长衫,花容月貌,一口宝剑闪着青泽之气,抹着月色。女子身旁站一位青年男子,此人姓庄名剑飞,生得眉清目秀,颇一副书剑豪杰之气度。
“梁红可,你这趟剑已有长足进步,不过剑锋尚有少许破绽。”
五岳老道声落时,接过小女单手扔过来的宝剑,宝剑在半空中飞旋之际,五岳老道伸出一根指头于来风中接住剑梢,再一抡,那宝剑便滑至道人的腕上,于是一瞬时舞将起来,只看那银芒四射的宝剑在青城山麓划出一道道惊人的气浪,哗哗作响,剑儿噼啪有声,剑到之处,无不腾起一道青蓝光环,令人叹为观止。
“红可看剑!”话音落时,五岳老道从丈外奔来,手持宝剑,只听一声脆响,陆姑娘从青年男子手中接过一口青龙宝剑迎了道人而去。四目相对,老者容光焕发,气韵不散,直往陆姑娘胸口就是一剑。陆姑娘一个“黄龙缠腰搅动四海蛟龙”,轰朗朗一剑,那剑锋所指之处,立时腾起一缕白雾。两口剑哐当脆响,迸出耀眼光芒,陆姑娘丰神潇洒,出剑之快,挑、撩、闪、拔一气呵成。五岳老道的剑法也早已出神入化,一口青龙剑恰似张飞丈八长矛长短进逼,引上击下,引下击上,剑锋不离陆姑娘咽喉与六宫穴。五岳老道紧逼时,那剑好似银蛇出洞,抖擞着数丈的银光,剑缓时,仿佛张三丰披发当歌泪眼滂沱。此时三山五岳生风,翠青树叶飘舞,上清宫前昏月暗淡日月无光。二人斗了三十六个照面,七十二个回合,五岳老道道髻一甩,拖剑疾走,这一剑好似张果老倒骑毛驴,令陆姑娘大喜过望,追上去就是一剑。说时迟那时快,那一剑猛一声响,搅动上清宫一地月光,剑锋过处,闪起数道电击之声,令人惊世骇俗。道长团身一摆,如同风摆荷叶倒插柳,横剑拔起,只听扑一声响,陆姑娘前襟已去了一大块,一口宝剑指住陆姑娘咽道人急急收剑朗声笑道:“梁红可,今夜时辰不早,明日还要赶路,息吧!”
梁红可出家之前姓戴,四川巴县人氏,祖辈务农,曾有祖上被衙门所弑,原因不明,故而其家人将此女子送青城山习武,欲报家仇。当然,五岳老道也前清通缉的要犯,对上山前来习武之人又见是一貌美陆姑娘,便没再多问。
当夜,五岳老道来到陆姑娘床前,已慢慢解开了陆姑娘的衣衫,看到了陆姑娘的胸口,五岳老道好生欢喜。就在此时,暗夜中一支金灿灿的袖箭急如闪电,穿风而过,直奔五岳老道的腕际,血喷涌而出。第二支镖不期而至的同时,五岳老道头身一侧,迎镖而上,伸手折了袖箭,低身隐去。这时,五岳老道回头用一双老眼看见一个人影于夜暗中一闪而过。五岳老道咬牙切齿地低语一声:“好,咱们后会有期!”当夜,青城山一轮皓月当空,万峰空寂如同仙境。
从此,戴婆婆的后人再没有见到过水烟,戴婆婆的孙孙女戴田田也加入了购买《某某学问》,可见欲治愈焦虑的良方的心情,有学者称如果戴田田有其先祖戴婆婆一半的神闲气定,当然不是要求戴田田也抽水烟,那也是不现实的。如果戴田田放平心态,用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以一种“在今天竞争如同抢饭碗的这个时代,我们戴田田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戴田田有此强烈意识,以及“我就是活在这个世界的舞者”,何需还去排队去买书来答疑解惑?写书的人一直想帮助买书的人实现无法获得的理想,这只是一种愿望而已。很多时候,智者和英雄总是孤独和理想化的,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要面对朋友的嘲讽,只有真正过了这样的关隘才是生活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