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民间传得最神奇的就是草上飞。
这里有一段佳话,故事发生后世坡。
后世坡就是今天的所谓渝中区人民公园。公园只有一段石壁。有人戏称人民公园其实是渝中区爬坡上坎的最好见证。如果,这一段石头砌成的墙壁亦称为公园的话,河对门的一条小水沟也是能够叫桃花溪的。然而,就是这一段石墙演绎出了重庆人的英雄事迹;军统高手试图在这里抓人没有得逞,而是公园茶馆里的武艺人将其拦下,我川东地下党如此顺利从后世坡迅速下到长江边登船,去了抗日前线。
在重庆,民国时期投身抗战并且有文化能打能说的大概只有俊杰先生一人。
1979年春,瘸子在重庆市渝中区人民公园结识了俊杰先生。
人民公园实际就是几段石墙,人们在石墙边甩腿跟脚。公园最著名的是一个亭子,里面大概聚集了这个地区的很多高人。看了一阵,瘸子也在石墙边练习了一趟天罡拳。当时先生坐在长亭里的木椅上,瘸子刚一练完,先生就走下了长亭,说:“小伙子有练功!”
先生穿着一件工作服,工作服上印的是重钢二字。
而后,瘸子在地上双掌连续做了几个卧虎劲,这部功是陈映光老师教瘸子的。陈映光老师曾说:“这不是啥子俯卧撑,俯卧撑是没有气法的。”
瘸子得此功时,陈映光老师告诉瘸子说:“练卧虎劲主要是进气和出气,进气要快,出气要长……”
瘸子刚刚做完这部功,旁边就有人说了两个字:标准。
这个人就是俊杰先生。
然后,俊杰先生邀请瘸子去他家里坐,这样瘸子和俊杰先生就认识了。
一路上,先生边走边比画,走着走着突然来一拳跟一腿的确拳风劲道都极有特色。
俊杰先生,四川原巴县陈家桥人氏,早年出川抗战,练过拐子刀,其字诀练功秘不传人。
晚清时期,江湖中有一人叫洪顺起的,相传是一个和尚,这个和尚对每天过的日子有一套自己的体验。和尚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其实他在云游中时时都在思考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一日,和尚在成都打百日擂,一人蓬头垢面,着青蓝色百衲衣,藏于擂台下的人群之中,听到台上有人叫:“还有何人敢上来?”台下一片木讷。
不多时,洪顺起翻身而起,一个纵跳弹到擂台上。须臾,荷兰人红毛牛率先出击,抡拳便打。鹞志一闪身,径直将掌插进了红毛牛肩胛。此时,台下一片大哗,老百姓蓦然欢呼。黑毛牛见状,大步奔出,张牙舞爪。鹞志心里说,不抢先必等后。三拳闪过,反身扭过黑毛牛单臂,咔嚓一声,只听黑毛牛骨头脆响,再一扭,现出了白森森的胴子骨。黑毛牛尖叫之时,鹞志早夹了此人一条膀臂腾空疾走。台下数千百姓,见着这个疯和尚提着黑毛牛一只手膀,一阵风从自己头上跑过,目瞪口呆,再一看鹞志早已跳上附近一座影壁墙,只见一条青布长衫的小个人儿,再一纵,不见了。相传这个疯和尚创编的秘籍《移步换形法》,已经流落到了民间,从此不知去向。没有谁得知和尚去了哪里,以中国之大,一百年后又有一条好汉将脱颖而出。
民国29年初冬,长七百华里的成渝官道,早早地听到了鸡鸣声。破晓时分,一匹黄骠马上骑着一位青年镖师,好不威风。马蹄声在一夜细雨洗濯的青石板路上飞奔,黎明中更显古拙。青年镖师身着月白对襟连环小衣,青衣白袜,疾风摇动山门女子报效国家的一番激情。随着马蹄的疾奔,青年镖师一抖缰绳,马儿似箭一般射向远方。此刻,成渝官道上行人稀少,偶见几个背包打伞的路人在急切地赶路。古代延续至今,成渝官道五绎四镇三街七十二候,千百年来兵荒马乱行,驿镇之间荒山野岭起伏不断,走数十里不见人烟,有时远远地望着的野狗,算是见了道上的活物。青年镖师的黄骠马飘鬃扬蹄,嘴角泛起白沫,他勒住马口朝四野望,此地离太平镇近在咫尺,两耳冷风吹袭,他不觉有些诧异,一条石板路从山岭间斜斜地延伸出去。不远处野山雄峙,松树摇颤,峡谷里似有人影走动。不好!青年镖师两腿夹马,撒抖缰绳俯首于马背,纵马穿越峡谷,马蹄声声,清脆悦耳。突然,阴风里传来一声吼叫:“赶路的好汉,还不快下马!”
瞬时,半人深的草丛里响起杂沓的脚步声一道白光破空而至,声响处惊飞起一只半崖上的苍鹰。飞镖射入马眼,一股血从马眼里夺眶而出,扑在青年镖师的脸上。黄骠马疼痛难忍,双蹄在半空中急蹬。“好汉快快留下买路钱!”
声落时,几个剽悍强人从乱草丛中钻出来,闪出一条大汉,一口鬼头刀朝马腿砍来。青年镖师见状不好,翻身弃马一纵身扑向大汉。那马没了主人,打一个响鼻向大汉撞去。青年镖师正欲扼腕夺刀,几个强人齐声喊:“拿下他!”大汉护住面门,极快地使一式“黑旋风探囊取宝”。
青年镖师是山门中人早就领教过民间的此种招数,眼看躲闪不及,猛贯一口丹田之气,不待大汉回手,青年镖师一招“二郎担山追太阳”倒肘击在大汉腰肋上,大汉沉重地叫一声:“来者是谁,快快报上名来!”这时,一个青年汉子用一支盒子炮对准青年镖师,大声喝道。青年镖师见火候已到,夹住两个强人的脑袋猛地一撞,几乎撞出火来。一个强人冲上来,被青年镖师一个“缩脚迎面掌”劈破了鼻梁。青年镖师再使一记旋风腿,腿到人到,风势凛冽,再转身就跑。提枪的汉子先瞄准了一下,然后又将枪放下。
三日后,青年镖师从成都回到重庆,这晚在重庆杨家坪清风茶楼为出川川军饯行并作表演。“幺师爷,各位师兄弟见教有礼!”
青年镖师一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心潮逐浪高,两滴晶亮的泪珠涌了出来。他刷地扯开湖蓝色汗褂,亮出腰间五指宽的牛皮板带,一抱拳,四下一行礼,颤声儿道:“承蒙各位师兄高抬贵手鄙人为报效国家,从南宫门山来到抗战首都,临行,师父多多嘱咐,不可枉贪荣华富贵,奢想天伦。瘸子今日无甚可言,日后衔环而报,为杀尽倭寇,鄙人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点灯——”
袍哥大爷钟先孝一声令下,霎时散布于茶堂四方的松明子齐放光明,火光嗤啦啦地照耀着蒙山茶庄。幺师徐龙与何老三立即从茶灶处抬来一口大铁锅,两人提桶哗哗地朝锅内倒菜油。锅内不一会青油满荡,几个袍哥又搬来木架将铁锅稳住。钟先孝唱一个诺,言道:“庄贤弟,瘸子一眼见你是难得的侠士,能在蒙山茶庄打通堂的只有你一人。今天,当着各位师兄的面,请——”
油锅上立时被搁上了木板,火同时被点燃,火苗儿快烧着木板时,钟先孝一打躬:“贤弟,请自便。”
青年镖师正眼看着油锅,双掌一翻;鼻吸后开之气,内气胎息之功,一式“提袍亮剑”抬腿迈步,缓缓走向油锅。油火燃得正旺,红光闪闪,一块檀木板已被火势吞没,台下急了,袍哥们狂叫:“幺师爷,莫非怕了吗!”
稳稳坐在太师椅上的钟先孝也有些按捺不住,这女子要耍什么花招?莫非真是瘸子有眼无珠认错了人?这小伙相貌堂堂,鼻愣口方眉黑似剑,偌大一个蒙山茶庄只有此人打了一面通堂!得异人必得天相,古人说得好,可……只听一声爆响,钟先孝举眼细瞧发觉青年镖师单腿已迈进了油火熊熊的大铁锅。袍哥们屏声息气地等待着。在油锅里略站一刻,青年镖师浑身上下感到钻心的燥热,往昔练功时的亢奋心绪,一如油火沸腾了!
他蓦地从没油锅里蹦出,站一骑马蹲裆步,高声叫道:“快些拿木瓢来!”周围人莫名其妙,竟然面面相觑!钟先孝兴奋不已,今日果真遇着异人了!
“来人,快给贤弟取木瓢!”一个袍哥手持木瓢,往油锅里一舀,一瓢呼啦啦火舌吞吐的烫油凌空举起,青年镖师默念咒语观师默想;他感觉丹田热气翻流,忽然将油从头淋下——油花闪爆,油火炸响,顺着青年镖师头顶淌下的沸油,火苗儿噼啪地流淌!这一招沸油滚身的功夫,立刻在蒙山茶庄里再度激起狂风暴雨般的欢呼。
青年镖师表演毕,正欲退下,不料被钟先孝一把抱住:“贤弟,稍站,稍站!”
大爷激动的心情连声调儿都有些发颤了:“弟兄们,大家都有看到,瘸子钟某是不会看错人的!瘸子现在宣布,蒙山茶庄的大哥交椅就让给这位贤弟坐了!”
众袍哥又是一阵狂潮。青年镖师扎紧板带,再施罗圈揖,而后一再鞠躬。这光景掀起了茶庄人人欢马叫的高潮,呐喊声伴随着震天价响的击鼓声,如大潮汹汹扑岸。这时一支嘹亮的唢呐再度吹响,尖啸而激越……
后来,川军出川抗战录中出了一位青年英雄,至今无人知晓他的名字。川军178团英烈传如是说:“此人极善袖镖,并使两支20响盒子炮,百步穿杨。”
在山西抗日战场青年镖师只身夜袭山本少佐本部,独一人在庙宇上疾走,于瓦楞上翻飞,犹如进入无人之境,半时分夜有人在一座破庙里只见一道红光闪过,山本少佐躺在床上,分明看见一道黑影闪身而过,不知是在墙上还是在瓦上,尖叫一声:“有刺客!”喊声未落,这个在南京大屠杀中与冈村宁次合影的少佐眼前一黑,三股黑血喷涌而出。少佐已伸手抓到一把日本军刀时,早已是身首异处……庙里只响了这么一会便又沉入死寂,好像一阵雪风刮过。
时令已是初秋,有了凉意,青年镖师的军衣也被战火撕扯得七零八落。他醒来睁开眼睛就发现一个日军中佐军衔的鬼子,敌人也同时发现了他,两个不同民族的敌人先是对视了一阵。很久,青年镖师才捕捉到这个日军少佐已被砍掉了一条胳膊。敌人非常敏锐地用枪对准了他,两只血红的眼看着他。青年镖师也抽枪过来瞄准敌人的脑袋。
秋天的夜晚寒气袭人,青年镖师感到相当冷。新疆汗血马站在敌人的不远处,啃着草。显然,这匹马是川军被日军缴获的战马,现在被鬼子骑着与中国军队进行了一场血战。人去马空,被我军击毙的敌人还没来得及收尸,夜风习习,有些尸体已发出酸味,令人作呕。两个人的眼睛在黑夜中对峙,都恨不能一口吃掉对方。而这匹汗血马的鬃毛如火球般殷殷发亮,匹毛如锦缎。
红马的鼻端咻咻不已,马蹄踏在草地上,时而向天空发出咴咴的嘶鸣。忽然,青年镖师翻身一滚,抓起一把钢刀,用刀尖撑着,向日军少佐挪去这口刀原是川军遗留下来的。一口四川土制钢刀,闪着幽绿的光。青年镖师一探手就摸到了。单薄刀上还残留着钢刀的鲜血。血已凝固,有了腥风。青年镖师的军衣像军旗一样飞舞。日军少佐也清楚地看见敌人一步步向他走来。双方都弹尽粮绝,孤立无援,只有决一死战。日军少佐收了枪,日本武士道精神让他狂喜。他抓起身旁一条川军用过的红缨枪,也一步一步朝青年镖师逼近。
两个人都走近了,青年镖师想飞起一腿,来一个“铁拐李酒醉欺人”,不料,因连日征战过度疲劳,大刀滑落。就在这时,日军少佐的红缨枪对直刺向了青年镖师的眼睛。镖师只用手指贯足劲道,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发力,一道红光从镖师眼里射出直击敌人的脑门,那个日军少佐还没来得看清,就一头倒在雪地上。镖师从容站起,嘴里一连念了好一阵,那个日军少佐渐渐地翻了白眼,镖师再一声吼,那鬼子竟一瞬间变成了一张绿阴阴的脸!二目血红,猛然从眼眶里滚了出来!
第三日日军根板垣师团一部被八路军追赶至此,慌不择路时发现了这个少佐躺在雪地上,忙赶过去准备收尸,雪地上突然发出一声吼叫,两个日军当即吓得哇哇大叫,其中一个当场就疯了,在雪地上乱路被他的一个军曹长看到,一枪击毙。
1946年6月这个故事写进日本所谓《大东亚支那战争太行山一役·1937》,据抬回死者的日本军人称后发现抬的人手脸均呈绿色,且慢慢变黄死去。
俊杰先生经历过新旧社会两重天,识文断字,常常能在叙谈中语出惊人。
此后,瘸子经常去看望年过七旬的俊杰先生,当时只有他和老伴还有一个孙子。俊杰先生住在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237号,后渝中区联防专门邀请先生出任解放碑巡逻队员。
先生家的屋很小,一张大床就占了一半。老伴待人很热情,每次去都打蛋下面,逢啥吃啥。在此过程中,瘸子才猛地发现俊杰先生那双手,尤其是右手掌拳面完全是一层厚重的老茧皮色驳杂,已经见不到一点血色。
俊杰先生家里有一张方桌,老师经常将拳头击打在方桌上。
俊杰先生一再强调,打不算功夫,什么人能打,什么人不能打,他说只有先身、形、神才能言打。打内心,打呼吸听气长,懂兵书方能略懂得打。练其形,必传其神,传神必达其意,达其意必先其心,想到师才能神发于目,目为心之苗……
以后,由于工作原因,瘸子没能常去看先生,大约二年后,先生的老伴去世了,瘸子是去看望先生时知道的。先生说已经走了一年了。
那时,先生已孤身一人,一张小条桌上压着一个漂亮女人的照片,那是俊杰先生老伴青春的写照,非常美丽。
以后,先生授徒不再免费。
这晚,瘸子与先生长谈。先生练的就是南宫门,所谓技击讲究字诀。南宫门是一门很神奇的门派,民间很少听说都当它是一门邪术。其实不是的。南宫门练习时需观师默像,口中念念有词。
俊杰先生这晚传瘸子八个字:空、王、吃、口,泰、山、牛、年;每一个字代表一种技击和风水机关,再进去就更深入便是每一个字里还有一首诗……
道家起源于中国,南宫门里的一些秘籍便极有道家的内涵和一些深不可测的机关。《水浒》中的戴忠两腿附甲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行前,口中念念有词,念的就是其中的一首诗或者词。这当然不会是《浪淘沙》与《呻呢喃》,至于是甚,瘸子曾参阅过中国皇城宫御书《六壬》,其中大六壬与太乙,奇门合称为三式,为中国最具神秘性,层次最高的古老预测学,且多流行于士大夫或上层,不大为民间所习。宋前六壬名家有,孙膑,张子房、东方朔、诸葛孔明、管辂、郭璞、袁天罡、李淳风等人,到北宋仁宗时,因仁宗皇帝爱好六壬学说,当时人才辈出,如苗公达、元轸,衍楚和邵彦和等人。
这里最值得推崇的是邵彦和,他出生时间为宋英宗治平二年,浙江人,他一生断例无数,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百发百中,有神鬼难测之机,其门生将其断例整理成册,斯为《六壬断案》,至目前为止,后无来者。学壬者多以其书为一生之必修研究,今人也有注解《六壬断案》,只可惜为隔靴搔痒,未得其要旨,本人对《断案》反复读之多次,得之甚多。
《断案》书中,有一篇是邵彦和自测运程之课,在此课中,先生自报生辰,于是通过相关资料和古历。本人推得先生之生辰八字。
先生在课中书有:邵先生乙巳年十月十八时亥时生。于是查得北宋时此乙巳年为公元1065年,十月十八日为甲辰日,所以得其八字为:乾、乙、丁、甲、巳、亥、辰、亥。
就此八字来看,甲辰日主,而两亥相夹且入于辰墓,亥又为壬,岂非六壬之象?入到坐下,为智慧为我所有,且年上巳火相冲,是冲开辰墓,秀气外露,才华横溢之象。又辰为华盖,一生对神秘文华情有独钟。然此八字印星不制,官星不显,只利学问,而难以仕途有贵。又已在年上,被冲,一生多为离乡背井,走动奔波,且出身不为富贵人家。
邵公在六十四岁时,自占命运,主要是看要奔波到何处。当时他自己断当年不能远行,要到六十七岁时才能动身,且自己知道,于六十九岁时,寿终于东北方二百余里之外。
以八字看,当时是戊申年,戊为财,坐下申拱辰,所以恋妻不动,不能远行,一直到辛亥年,六十七岁,此时大运为辛巳,天克地冲到时柱,为马星动,所以必行。巳为东南,故去了东南方向。
第二年瘸子决定去看望先生,据他的外孙说先生葬在原巴县陈家桥附近。先生留下的字诀瘸子至今不能解,甚是遗憾。
1987年7月4日,瘸子在重庆所谓的市中区新华路483号,先生口传心授一段话语,仍历历在目;先身形,心,极似老师,则心动,随意技击,无招式。
如何来,如何卖?
引左打右,打内心,听呼吸,听气长,懂兵书。
意念即体会,打是假,击是真。
袍哥讲塞桌子,知进退。
铁布衫即今天的硬气功,最早是佛门的东西;喝冷水至皮肤,然后喷薄欲出;金钟罩则是道人所练,此功可以练至头刀砍,不结婚。成了可结。
江湖有二斤十八两,二省十八个省;五湖四海即此皆是袍哥语。
郑成功的海底针十个字:威德福字先,松柏一枝梅。
廖景洪,巴县陶家镇乡人氏,练易筋经,可承汽车;不加棉絮和跳板;廖景洪之师亦是洪顺起,皆是民国时期的武林英雄;后在川军出川作战英勇牺牲,其景甚是壮烈。
草上飞系涪陵人,练习的南宫门;传说清早从涪陵上路,扛白布傍晚回到涪陵。
草上飞是官派,讲提袍亮相。练其形,必达其意,达其意必先其心;想到师,才会神发于目。目为心之苗,蛮力难敌好手……
俊杰先生于1977年从重庆钢铁公司退休。
最后一次瘸子去看先生,先生已经去世半年多了,邻居说他一个人死在床铺上,是几个徒弟来收的尸。瘸子听罢很有些感慨。先生一辈子操习武功,在石桌边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