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血战东回村

1937年9月,川军主力在成都盐市口广场发起誓师大会,然后穿着单薄的军衣陆续北上。廖景德所在的川军41军122师,364旅727团任团长。据廖景德嗣后回忆,川军没有骑兵、炮兵,步兵团只有一个迫击炮连,更无山炮或野战炮。川军装备的均是川造轻重机枪,质量堪忧。

41军122师364旅配8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战士的步枪没有刺刀,极不利于白刀战,只能由砍刀充数。团部下属无通讯兵种,只有旅以上单位才有一部电台,军部也无野战医院一说,担架也是临时用木棒和四川箩筐绳索捆扎。其军、师级部队和集团军,尚无兵站概念。

不夸张地说,川军就是一支明清时代的古装军队,根本不可能与已经完全现代化的日军抗御,但是川军的士气是举世无双的。

川军首领刘湘曾多次电请中央拨发武器弹药配齐装备物资,蒋介石回电:“到西安拨付。”

41军派出高参章雨初先去西安见行营主任蒋鼎文,请发武器装备等。蒋鼎回电说:“22集团军已划归第二战区战斗序列,由第二战区拨付……”

1937年9月上旬,川军陆续由成都出发,从北道出川,122师364旅727团作为集团军先头部队,于9月6日从四川德阳孝泉镇徒步行军,走了三天。9月18日抵达汉中附近的褒城,补充粮草,休息两天,继续北上。

再行13天,10月3日到宝鸡市以东阳平镇阳平关,转乘火车。

军列到达西安,天色渐晚,但是西安民众高呼口号,向川军学习,向川军致敬!同时送来大批物资和食品、鞋子、过冬的衣帽等。

廖景德作为尖刀连在西安停留时间没有超过两小时,战士们杀敌的气概已经高涨。727团有2300人,骡马近百匹,27辆车皮多是敞车,一并塞进车厢。

火车开动,战士们热泪盈眶,廖景德热泪盈眶。川军背梭衣戴斗笠出川抗战,与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到不过渭水上游,姜维九伐中原,亦未出陇南一地。

1937年9月川军竟纵横驰骋数千公里,勒马泰山边,东指黄河,北到太行山都留下了川军的战斗的英雄的足迹。

这时,集团军司令部传达蒋鼎电令:“川军开往潼关,北渡黄河划入太原第二战区战斗序列,立即参战。”

10月12日,廖景德部在潼关下车,14日赶到凤凌渡口北渡黄河。15号122师师长王铭章在赵村火车站向部队作宣传演讲,川军作最后一次誓师大会。

王铭章提出四点要求:“受命不辱,临难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

16日,乘蒲同铁路继续北上,蒲同铁路是侧轨,一列火车只能送一个营。

1937年10月19日,部队抵达太原在东郊一带宿营,日机连日轰炸,川军死伤一二十人——这个时候军长孙震和师长王铭章还在后头,第二战区副司令官黄绍竑直接命令3645旅于10月22日乘正太路火车赴阳泉待命。廖景德部当夜到阳泉,刚下火车就寻找宿营地——此时,黄绍竑电令:原车东开,再到程家垅车站,划归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

从阳泉东开,刚走一站,站长又转黄的电话令,改在移粮车站下车,又东进一站,站长又转黄令:“改在会岩车站下车,集合待命——”

这时候日本第27师团第327联队已经以逸待劳,准备对这一部川军进行围歼。日军试图打通黄河到西安的通道,调集了三个师团兵力在山西境内欲全歼川军。

作为国军主力的川军还没有看到敌人,就已经折腾得够呛,体力不支。从成都出发时的高昂士气依然不减,这一点日军主力也极为惊魂未定和赞不绝口。

若干年后,中国人很友好地接受了日军老兵的悔过自新,并表示中日友谊万古长青,一衣带水,破冰之旅继续重来。

2005年4月,日本老兵小野三朗来到成都寻找徐云龙,感谢徐云龙当年不杀之恩。回到日本,小野三朗大放厥词,说:“1937年10月在中国山西五如山作战,如果不是我放徐云龙一马,徐云龙早已不复存在,早已成为刀下鬼!”

这个话徐云龙是后来闻讯,发誓不杀小野誓不为人!

这时便有中日友好人士前来做老唐的思想工作,劝徐云龙不必伤肝——人家千里万里到中国来悔过自新是真诚的:“好话一句千分远,恶语伤人六月寒。”

就此,徐云龙仍耿耿于怀。然而,又有人夜色里来规劝老唐,说毛泽东在关于日本战俘方面是最仁爱的,也是日本人最感恩的——因为日本人一直把中国人称为支那人。

有幸的是,小野三朗回到东京不到半月,竟无疾而终,日本医学专家后来发现端倭,说是中国四川民间有高人来过日本,念过咒语,即一句诗词。这个人就是蒋介石也惧怕的中国民间的风水先生。

徐云龙是练习过此妖术的,就是披蓑衣戴斗笠,口中念念有词,这词便是一首诗或者一首词……在坟地上练功走拳,口唱经文,手中挥舞宝剑。

小野死得极其蹊跷,引起了日本侵华老兵的极度恐慌,纷纷寻求日本官方保护,这个消息传到中国的四川,又有人跳出来唱日本的著名歌曲《樱花谣》,以怀念中日一衣带水的友谊。此时,徐云龙一颗爱国之心,仍激越地跳荡。

与此同时,在日本,小野三朗在半夜突然发病。家人看到小野三口吐白沫,眼睛往上翻,一时不明就里。家人说,三哥昨天晚上还以近90的高龄去了妓馆,去会见了他的一个远亲侄女呢!小野在吞下正宗的美国伟哥之后,与远亲侄女在榻榻米做最后的冲击。远房侄女大声尖叫,三哥说侄女的叫声是假的,不以满足三哥的需要——于是三朗唱起日军侵华时的战歌《君之代》。就是这一代,郎君死在回家后的当天晚凌晨3点——后经查证远房侄女是有重大嫌疑的,因为这个叫啥子花的女生其外婆的身世就值得回忆。日军侵华期间,花的外婆作为日本妇女被卖到了南洋的三打根和中国的成都市。如此复杂的生活经历,小野三郎君作为一代饿虎扑食的日本老兵,没有和花的外婆有几腿就莫意思了。

徐云龙回忆起当年一战,仍历历在目。

1937年,川军364旅于10月23日先后到达会岩镇,24号又接黄绍竑电令,即刻迎击西进之敌。

然而,西进之敌是何人,何番号,从何来,有多少兵力辎重等,徐云龙部左右有无兄弟部队可以驰援?孙军长人在何处?伤员如何进行救治?川军两眼一抹黑。

徐云龙率部摸黑前进。

25号黎明时分,战斗打响,部队在东回村的南站占领所谓制高点,728团在左侧,另一支部队占领南山阵地。这时候尖兵排已经与日军接火,旅长钟孝德命727团发起进攻。

上午9时,日军飞机展开第一轮轰炸,并低空扫射击,近距离杀伤中国士兵,效果显著。

川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上午10点,日军集中炮火猛轰我阵地,727团徐云龙所属连队伤亡惨重。

黄本人小腿负伤,但仍能坚持作战。

约40分钟后,日军发起第一波攻势,端着枪硬冲上来,被中国川军用手榴弹大部杀伤。日军冲锋一般40多人为一个波次,均被瘸子击退。

第4次冲锋,我军手榴弹用完,敌人已经冲上阵地,双方展开白刀战,敌人用刺刀刺,川军挥舞大刀砍。

人类最原始的战争不外乎如此。

近中午,敌人又发起一轮攻势时,川军已经消耗殆尽,伤亡极其惨重,几乎没有多少活着的战士。

这时候日军开始使用瓦斯毒气,川军根本不知道啥子叫瓦斯——728团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徐云龙率的727团第七营第三连幸好在日军施放瓦斯时,廖景德看到敌人远远地正在戴防面具,徐云龙多少懂一点防化知识,赶紧叫战士们用军衣捂住鼻子——但是,鼻子捂久了,人也窒息……

这时日军攻势更加猛烈,整连整连发起冲锋,日本兵端着三八式步枪上的刺刀,硬性往前冲,有恃无恐。后面。日军数十挺重机延伸射击。

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枪精度很高,枪的初速达到千米,换言之就是子弹在冲出枪口的一瞬间,子弹飞行的速度近千米。而川军的步枪可以说只有日军扔掉不要的烧火棍,其步枪无初速一说,更没有准头;四川人说的子弹是勾一颗打一颗,有准没准全靠运气。

抗战回忆录中有许多东西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的手榴弹可以扔上去炸掉敌人的飞机,川军的79式步枪可以发射21世纪的激光导弹。

战斗行得极其残酷,双方在进行肉搏时,日军吃的伙食就显现出来了——正如我们中国的足球,你吃小白菜的时候,人家在吃汉堡包,形如面团但香甜可口。我们在吃所谓汉堡包的时候,日本人在吃树上的樱花,说是可以延年益寿。

此一役,727团下属连队在徐云龙指挥下生还四人,所幸保存了活人。徐云龙为此,感慨了一辈子。

与此同时民国27年(1938年)1月,刘湘在武汉万国医院被武林收买护士下毒而亡。川军仍在前方与敌人激战,徐云龙生死不明。

徐云龙早年曾参师练过五虎朝阳功,这部功很简单,四川境内很多江湖人士都知道这部南宫里门内气功,但传下来的很少。一般气功多为站桩式,即静功,以意守丹田收式居多。五虎朝阳功只有一个站马桩,双手朝前推出,用鼻吸气,贯劲、推手,然后再用鼻腔喷出,先拳后掌,左右皆是。练这部功可以壮气,壮胆、强筋壮骨,其气血可能达四肢百骸,在体内形成源头之水,其水充盈大小周天。

练这部功时需双眼微闭,舌顶上腭,似阴阳相接,一个马步几个动作,不必太快,但求舒展,一气呵成。体质较弱者练习时,不必拘泥于站马步,可微微作摆扣状,即双脚内收,身体略微前倾,如不是武艺练功之人,便可放胆练习。

老年朋友在习练此功时,尚可坐在床沿边练,但收功仍站立。

五虎朝阳功收功很重要,亦是各类功法所独特的,此功收式必得站立,仍是两眼微闭,放松身体,意守丹田,默数三十六,然后慢慢将唾液分三次缓缓下到丹田,然后睁眼。早年随俊杰先生习拳的时候,常常听到先生讲到五虎朝阳功的用法和一些故事。

中国武术气功主要还是以拳脚套路为主。我曾经很多时候琢磨过俊杰先生行拳,先生行拳很有劲力,出拳、发腿都无不带有一种刚劲。俊杰先生对我的执着也颇欣赏,很多时候对我进行手把手地传授,但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先生每每练拳之前,必练一部五虎朝阳功。先生最初一直守口如瓶,到了临终前的一个月,先生才将此功练得极好的一位老师推荐给我,写上纸条嘱我去寻他。后先生无疾而终,享年97岁。

徐云龙在重庆鹅岭公园苏军烈士墓,徐云龙亲眼看见过有人练习五虎朝阳功,时间很短暂,见有人偷看,练功这人便隐了,再没有见到过。这当中,徐云龙亲眼见过此人先摆扣,后练功,那就是只见他脚下轻轻不经意间微微地动了一下,其整个动作便很快发生了变化。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在传统功夫上的造诣之深,是现在很多青年朋友望尘莫及的,也是中国武术气功的精髓。

民国初年春天,徐云龙按照洪顺起先生的纸条所写,专程去了一趟重庆巴县区的白沙古镇,那里离聂荣臻元帅的故乡吴滩很近然后再去寻访了五虎朝阳功的传承人。巴县陶家镇人氏洪顺起的老师——太平军遗留在这个地方的一位老人,他叫古奇峰。

洪顺起称这部功只有到古奇峰那里才能得到真传,此属于南宫门之绝技。

白沙到陶家镇是40里,客车在乡村公路上一路奔驰,到达陶家镇天刚亮。一下车,便匆匆行走于街市,打量来来往往赶场的乡民。坝子很宽的地方堆着竹子。喧嚣声在天光里格外亮堂,从容不迫。从巴县城区方向和白沙来的客车也在这里下客,去重庆的去四面山的都在这里汇合。陶家镇有一条很窄的街,大约只能够过一个人,青石铺就,两边是青砖白缝的古墙,走到尽头才看见一个路牌:草市街。

街自然古老,木门黄旧,石板凹陷,听见一扇开门声真的吱呀如初。当我背着军用挎包一个人在草市街走的时候,竟有七八十岁的老太婆坐在门口一直目睹我从走来到离去,那眼神只有在电影里见到过。

如椽的檩柱和天上一匹亮瓦出现在头顶上,满街都流淌着晚唐的芬芳,墙上尽是雕梁画栋的飞禽走兽,古人出门在外的墙雕、木雕还有砖雕,两千多年前草市街就是眼前这个样子吧?南边的风雨桥,不是很宽,但极古老而令人遐想,你站在风雨桥上是怎样的感觉呢?一条小溪从桥下从容经过时,你听见的是婉转了千百年的琴声。

陶家镇的街都不宽,八字桥呈一条蜿蜒的形状,吃食自然很多,便择了一家豆花馆,豆花馆的墙上贴着十大元帅的骑马图,第一个就是朱老总。这十大元帅一个个都骑在马上,威风凛凛,想必是店家对大人物怀揣的一种向往。豆花饭的碗特别珍贵,店家说这碗有上百年光阴,你看这碗上缀的不是文臣武将嘛?徐云龙吃过豆花饭,继续在街上走,在八字桥尽头,即街的拐角处。这八字街与几条街纵横交错,宛若在陶家镇的地面上用狂草抒写的一个草字。就在这曲径通幽处的门内,挂着一幅镜框,是两个人的合影,上面写着一行字:父传子,家天下。一口柳叶单刀挂在墙上。

一个年约五十的拳师正与人疗伤:“小伙子,要打谷子了,不要再伤了腰杆。”说着蒜钵般粗的一双手在人的腰杆上使劲抹酒药。

小伙子走后,拳师对我说:“墙上的这块匾好几百年了,我爷爷的岁数还没有它的一半。有这条街,就有我的家。”

这个拳师就是徐云龙曾经在浮图关看见的练五虎朝阳功的神秘人物,他对徐云龙说:“现在他每天坚持练五虎朝阳功八遍,每一遍动作的力度都各不相同,完全靠练功人自己掌握分寸,练的就是五虎朝阳功的摆扣。”

然而,在徐云龙与这位拳师面对面交流时,拳师提到五虎朝阳功的摆扣就再无话说,可见这门民间艺术在拳术人眼里的分量,并非随便何人都能够得到的。

拳师在徐云龙离开时还是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些东西都是前人凭借自己的练功体会得来的。”

直到今天,包括徐云龙在内的好些朋友们,都没将这一民间瑰宝掌握在手中,看来挖掘民间宝贵的东西并非易事,同时刻不容缓。离开陶家镇时,徐云龙又想多走走看看,中国乡村物华天宝、地贵人贤,好山好水,一年一年。此行最终让徐云龙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传统功法是需在植根于乡土之中的泥土味色中,不是在城市里的高楼群落里。五虎朝阳功亦然。

徐云龙寻访到古奇峰时,古奇峰已经不在人世,其村人说是活了108岁。

在川军战场,徐云龙奇迹般生还。

徐云龙说:“他在胸膛中枪之后,在枪伤处就是敷的金枪还魂散,一放药末立马止血。然后练习五虎朝阳功,这部功是洪顺起传给徐云龙。”徐云龙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一个人仍骑马飞奔回到部队,无疑是中国民间南宫门之奇迹。这是可以进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

新中国改革开放的1997年,徐云龙从一处荫深僻静的小巷钻出来,眼望山岭下的嘉陵江,徐云龙看见今天重庆的枣子岚桠。无限感慨。

这里一级级的石梯说明这些一级级往上爬或者往下走的重庆人多么艰难曲折,多么的生存不易,而远道而来的武林高手们却隐藏在这些石壁边,戴着礼帽跟踪瘸子地下党和18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同志。对此,这当中的徐云龙是极不屑的,称是鸡鸣狗盗的家什罢了。

曾经国共双方博弈的上清寺下罗家湾,现在已是居民住宅,跟徐云龙想象中的历史文物保护相去甚远。转过来,来到毛泽东和蒋介石谈判的曾家岩50号,走在前面的徐云龙眼里亮起了光,八旬之人居然还有如此神情,说明早年必有隐情。沿着一段马路往上走,瘸子与大爸徐云龙再来到重庆市共青团市委机关,这时候瘸子和徐云龙站在一幢旧时的小砖楼边,这让瘸子一下记起了重庆黄山山巅的二战盟军总部云岫楼。这不是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能看到的,就像革命圣地宝塔山与延河水。记住,这里是国民党重庆军事统计调查局的一处公馆,楼几乎同出一辙,朱红的门楣和走廊、走廊上的朱红色平栏。走廊上挂着一条绳索,绳索上晾着衣服。徐云龙一句话没说,面色阴郁倒背着手。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现在,从海外回来的徐云龙站在公馆背后的石壁边上,与南宫门传人瘸子并肩眺望嘉陵江。

一双绣花鞋里藏匿着国民党军统高手企图炸毁重庆的秘密图纸,图纸的线路就绣在鞋底里。而这时的徐云龙则淡淡地说了一句:“一双绣花鞋里的那张图是假的,秘密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幢小洋楼里。”

瘸子问:“那是什么楼?”

徐云龙倒剪双手,说:“卢先生当年就住在这幢楼里。”

这就是著名的周公馆,周恩来总理和十八集团军驻渝办的同志们曾经在重庆曾家岩50号与敌人在这里战斗。

徐云龙传奇的人生引起了瘸子的好奇决心跟随大侠把朱红小楼的秘密追踪到底。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重庆到处破破烂烂的夹壁墙和小洋楼,以及转弯抹角的山城石头缝,还有那一株株长在石缝里的小小的黄桷树,都藏匿着深深的秘密。山城的书场和戏台上,时不时会传来一二声哀叹的戏吼:“竹弄松风蕉叶雨,茶叶琴韵读书声……”

旧重庆太多的坡坡坎坎给人的是生活的艰辛,还有就是山城那些穿着旗袍爬坡上坎的女士和头戴礼帽身着蓝布长衫的先生;而国民党武林高手也戴着细呢礼帽提着风衣的衣领,匆匆走在高墙石壁边的小巷里。细雨如丝,映着山城小巷的路灯光,阴森而惨淡。

廖景德牺牲之后,徐云龙再一次出征寻找老乡聂荣臻。

民国34年初秋,出川的成渝官道上,破晓时分,一匹黄骠马上骑着一位青年镖师,人称无敌快手徐云龙,好不威风。马蹄声在一夜细雨洗濯的青石板路上飞奔,黎明中更显古拙。徐云龙身着月白对襟连环小衣,青衣白袜,疾风摇动南宫门报效国家的一番激情。随着马蹄的疾奔,徐云龙一抖缰绳,马儿似箭一般射向远方。此刻,成渝官道上行人稀少,偶见几个背包打伞的路人在急切地赶路。古代延续至今,成渝官道五绎四镇三街七十二候,千百年来兵荒马乱行,驿镇之间荒山野岭起伏不断,走数十里不见人烟,有时远远地望着的野狗,算是见了道上的活物。

徐云龙的黄骠马飘鬃扬蹄,嘴角泛起白沫,徐云龙勒住马口朝四野眺望,此地离太平镇近在咫尺,两耳冷风吹袭,他不觉有些诧异,一条石板路从山岭间斜斜地延伸出去。不远处野山雄峙,松树摇颤,峡谷里似有人影走动。不好!徐云龙两腿夹马,撒抖缰绳俯首于马背,纵马穿越峡谷,马蹄声声,清脆悦耳。

日头正上中天,徐云龙纵马驰骋,马蹄翻飞,青石板路上一条英雄人儿策飞疾奔,快马加鞭。翌日清晨,徐云龙已近成都,蜀山水色在天边涌动着黎明的曙光。从龙泉驿牵马走出驿站,徐云龙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只看见成渝官道上背包打伞的百姓已经在路上。不容迟疑,徐云龙跃身于马背之上,撒开缰绳,吆喝一声,龙泉山万山丛中铺射着朝阳的红霞,旧中国的川省大地上,徐云龙身着108扣青底白口短大衣,头缠青布英雄巾,跨一匹新疆汗血马踏上征程。此时,一轮旭日东升,放射出万丈光芒。

数日后,徐云龙到达山西太行山,不料在这里见到了川军一位女侠。

恰在此时追赶日军高手的姑娘不知去向。而日军宪兵首领说,从没见过人们说的这个姑娘,她从何来到何处去,无人知晓。

江湖上,此人称红衣女侠,姑娘极善袖镖,并使两支20响盒子炮,百步穿杨。在山西抗日战场只身夜袭山本少佐本部,独一人在庙宇上疾走,于瓦楞上翻飞,犹如进无人之境。数日后的夜半时分一座破庙里只见一道红光闪过,山本少佐躺在床上,分明看见一道黑影闪身而来,不知是在墙上还是在瓦上,尖叫一声:“有刺客!”喊声未落,这个在南京大屠杀中与冈村宁次合影的少佐眼前一黑,三股黑血冲天而上。少佐伸手抓到一把日本军刀时,早已是身首异处……

庙里只响了这么一会便又沉入死寂,好像一阵雪风刮过。如今,这个江湖上所向无敌的女子身在何处,至今是一个谜。

这一年是农历十月初七,徐云龙作为姑娘的接应,却没有见到这个面容俊雅的姑娘并没有返回四川。

日军宪兵挺进队在获悉是一个川中女侠用暗器击毙了潜伏在五台山的特高课长之后,发誓要报仇雪恨。很快派出数人组成的高手行动小组追杀过来,但是出了五台山,这些从关东派来的日军宪兵特别行动小组成员,竟没有寻着去太行山的路径。就是这期间,一个身披蓑草头戴破草帽的青年在一个叫黄涯洞的地方,等了三七二十一天。终于没有来。他转身而去的时候,扬手飞出一粒石弹,石弹在空中飞翔了数声之后,一只鹞鹰冉冉在划着铁翅滑走了。三天后,这只鹰被石粒击中的发声处,浪浪地涌出一股黑血。鹰怆然落下——放出这只鹰的日本关东军代号为神鹰行动灰飞烟灭。

12个日本高手组在返回的路上被人二一截杀。最后一个叫大代球君的死得最惨——当他发现这个人慢慢朝他走来时,顿时感到此人两眼放出红蓝光芒,无比刺眼,就在这瞬间,这个人从左腋下抽出一支24响德国造的盒子炮,顶住他的一口黄,枪响人亡,三发子弹在大代球君的脑袋瓜子里转了数转,然后发出啸声带血迸出,血水夺人眼目竟达数十分钟!

然而,奇迹发生了,小野君居然还能动弹,这个人反手一刀将他的头旋转一周,而后提在马上,长长地哟一声,把一颗血肉模糊的脑壳扔到山下去了。几只鹰早已在天上盘旋,这时俯冲而下——将鬼子的一只眼叼走。一匹新疆汗血马飞驰在川陕官道上,这就是著名的雁门,徐云龙和身背24响盒子炮跃马扬鞭,一轮朝阳金光四射,远去就是太行山。

此后,日军追杀红衣女侠,被徐云龙一一截杀。

日军第15兵团第37联队初杀者一天一人,联队长最后剖腹而亡。

当夜,徐云龙在八路军朱德所部下的一支部队掩护下,全身而退,其五虎朝阳功法在他的腹内热气滚烫,徐云龙于半夜练习南宫门五虎朝阳,单手击破一堵北方的泥土墙并演练《三十六天罡闭手法》拳法。

由于各种原因,徐云龙回到了四川,开起了一家火锅店。此是后话。

徐云龙的火锅店取名“醉湖涂”,生意颇好,来来往往的人都是冲着徐云龙这位战斗英雄去的。

重庆火锅源于重庆这座深水码头的船上,吃的应该都是猪的上水而不是下水。更事实的是,重庆在抗战之前其实就是一个很农村的水上交通要道,清朝遗留下来的东西,在这里都有。北方大汉早已用枪打人的民国,重庆的刽子手还在用刀砍人的脖子,且非常残忍。原因是这个地方很封闭,少有人来往。如果不是张献忠杀四川,也许中国这块自留地里,还没有人晓得还有四川这块沃土。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有学者认为实指成都平原,而非川东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

徐云龙住在重庆杨家坪青白巷,火锅开在杨家坪一条大街上,街叫鹤兴路,徐云龙仍每天清晨冲了功不止,《五虎朝阳功》每一个功作练三遍,一部功练下来近两个时辰,然后练拳不辍。徐云龙练的就是《三十六天罡闭手》,每天清晨练习八遍。

此时,徐云龙便安排人去进火锅食材和底料,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吃火锅一般多在晚上,徐云龙也不急,吃过早饭,便泡上一壶铁观音坐在一张椅子上看后院的一道白墙。徐云龙的目标是要将自己学得的移步换形法,即飞檐走壁功传给合适的人选。 SgEqyupc0QdQdPGp4iiWQU0vV8tRBb+XVIgaJjk59Ssrb1VGiQbsiaehd9Zj8i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