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等级制度的演变

/翦伯赞/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生产关系之主要的构成,还是各级土地所有者的领主与土地之直接耕种者的庶人之间的从属关系。《左传·襄公十三年》云:“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孟子·滕文公》上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这些言语,正是说明自春秋以至战国时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也略有改变。

一方面,由于地方经济之发展以及因此而引起之封建兼并战争,强化了地方领主的独立性,因而削弱了最高领主的权威,从而松懈了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等级从属关系。同时,在兼并战争中,许多地方领主被削弱,被覆灭,许多地方领主即以是而强大,因而又改变了土地所有之原来的形势,从而又使建筑于原来土地所有的形势上的爵位等级制逐渐趋于紊乱。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方经济之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之工商业的发展,于是在土地直接耕种者的庶人中,分化出独立手工业者与独立商人两种新的社会阶层。同时,由于封建领主的奢侈生活之提高,厮役扈养因而加多,于是从庶人中又分化出各种名称的贱奴。

土地所有者间相互关系的改变和土地直接耕种者内部之分化,使得当时的社会关系更为复杂。

据《左传·昭公七年》所云,当时社会之等级的从属关系是“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这样看来,在春秋时代,土地所有者的领主之间,还是保有王、公、大夫之原来的等级从属关系,而在土地直接耕种者的庶人之中,则已经发展出皂、舆、隶、僚、仆、台、圉、牧各种名称的贱奴。

又据《左传·襄公十四年》云:“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以相辅佐也。”《左传·桓公二年》亦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由此又证明在春秋时代,庶人之中已经分化出工商。又《左传·襄公九年》云:“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国语·周语》上云:“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共其上。”这里皆将工、商与庶人、皂、隶并称,而且亦为食人者,由此又证明此所谓工商,实出于庶人之工商。

即因这样一个变动,所以便形成“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土地所有者的公、大夫、士;另一方面,是土地直接耕种者的庶人及由庶人中分化出来的工、商、皂、隶。

随着时代进入战国,一方面,许多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失掉了土地所有;另一方面,许多原来没有土地的商人,获得了土地所有。由于土地所有之转移,于是大批失掉土地所有的领主从政治舞台上脱退出来,而大批新获得土地所有的商人登上了政治舞台。这样便改变了社会构成之原来的成分。但是新的土地所有者,还是土地所有者,他们并不因为出身于庶人而减轻对庶人的榨取,因而社会之主要的构成并没有改变。 y3HbBNoL2c4Ap/7C6JkKF2l0WncJwOBHP3mfj4c6Vby4rskPlIx38YXNXLCjRO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