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述评

当前国内学者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界定、理论框架构建、实证测度检验、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实现路径和发展动力等方面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外关于旅游质量的研究侧重微观层面、评价主体单一,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目标也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国外研究中关注“人”,评价发展质量强调人的感受。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本书提供了如下重要启示:第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不同视角切入展开分析,但其本身是一个复合系统,内含产业、事业、发展环境等多重体系,是各系统协调基础上的综合发展;第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既是学术理论问题的范畴,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亟须通过理论建构指导实践工作,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升华理论;第三,国外对旅游质量的研究与国内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聚焦于旅游业发展的质量问题,其在旅游细分行业建构的服务质量分析评价模型对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总体来看,既有研究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未形成系统一致的认识,不少研究直接套用新发展理念来解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由此建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这种建立在政治经济学思维框架下的研究,对旅游业本质属性的考察不足,更偏向于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对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关注不够。时空变化方面,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多尺度分析还比较少见,对重点战略区域旅游业高质量水平的多尺度时空变化分析还需加强,对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长时间关注仍显不足。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方面,当前的研究存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测指标与影响因素重叠、相互佐证等问题;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分析不够,影响因素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比较鲜见,尚需借助空间计量分析模型探讨其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以深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理解。

基于此,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统筹考虑旅游业产业、事业属性兼具的特点,跳出以往侧重强调旅游产业高质量研究的窠臼,将旅游业社会性功能的发挥视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应是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协调一致的高质量。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旅游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旅游业质量的提升更集中体现在旅游业的社会属性上。为此,本书以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社会公平、旅游空间均衡等相关理论搭建涵盖旅游业产业属性、事业属性的综合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空间溢出和空间异质性效应,探索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对策,以期为实现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6DFM+x0iksXF6yy04PhtH4Tr8hPMROmQd8rfiQ4NYxJTCbmlQ3N0hpEv2zBdoI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