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聚氨酯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名字犹如璀璨星辰,跨越了三十七载春秋,依旧绽放着独有的光芒。它就是红宝丽集团。
回溯至1987年,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转折点。一个曾几近沉沦于困境边缘的泡沫小车间,在芮敬功的带领下,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他以非凡的胆识与坚韧不拔的意志,砥砺前行,在逆境中不懈探索,孜孜以求技术突破与产业革新。
随着岁月的流逝,红宝丽以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前瞻的技术视野和深厚的市场影响力,不仅成就了自身的辉煌,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成为聚氨酯行业屹立三十余年的引领者。
1987年,芮敬功被历史的车轮推至了江苏高淳县化工总厂的一隅——一个资源匮乏、困境重重的泡沫分厂门前。面对这个“四无”困境——无技术支撑、无资金注入、无市场导向、无自主决策权,他毅然决然地接过了重担,仅用短短九个月时间,便让这片荒芜之地焕发生机,实现了销售额的飞跃,初尝盈利的甘甜——70万元的销售额与2万元的利润,成为改写命运的序章。
此番胜利,不仅点燃了芮敬功心中的熊熊斗志,更激发了他对泡沫分厂未来蓝图的无限遐想。彼时,中国正迎来冰箱生产线的引进热潮,48条生产线横跨五洲四海,为行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芮敬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将目光投向了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这一前沿领域,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征程。
1989年,在南京钟山化工厂的鼎力相助下,红宝丽成功研发出国产化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产品质量卓越,合格率跃升至90%以上,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年,一条年产能达1500吨的现代化生产线拔地而起,正式投产运营,为红宝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然而,市场的征途从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重重挑战,芮敬功巧妙运用“借名扬名”的策略,历经重重困难,终将“红宝丽牌聚氨酯”这一品牌镌刻在了香雪海等知名厂商的合作名录上。名声大噪,订单如潮,客户群体日益壮大,市场版图不断拓展。
在卓越品质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强劲引擎下,红宝丽集团在设备迭代与产能飞跃的征途上持续加速。1993年,一座崭新的年产能5000吨组合聚醚项目建成落地,成为企业规模化生产的崭新起点。1996年,凭借前瞻性的技术改造策略,红宝丽年产能实现质的飞跃,跃升至15000吨,奠定了在行业内的坚实基础。
迈入21世纪,红宝丽更是以雷霆万钧之势疾驰前行。2003年,无氟组合聚醚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引领了行业向绿色、环保生产的深刻转型,更为企业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仅仅三年后,红宝丽再次迈出坚实步伐,新增一条年产3万吨的组合聚醚生产线,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彰显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2007年,红宝丽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聚氨酯硬泡聚醚行业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企业,开启了资本运作与实业发展并进的全新篇章。募集资金重点投向的“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项目,在南京化工园区的沃土上生根发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更将红宝丽的品牌影响力推向了新的高度。
时至今日,红宝丽已建起年产15万吨的硬泡组合聚醚生产基地,产能规模稳居行业前列。同时,红宝丽正积极推进4万吨聚醚技术改造项目,专注于特种、高端聚醚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更加优质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提升行业领军地位。
崛起于“洋货”独霸天下的年代,红宝丽的发展之路,不可谓不艰辛。
彼时,国产硬泡组合聚醚在汹涌的进口浪潮中屡遭挫败,国内冰箱制造业更是因质量瓶颈,普遍采用“非进口聚醚不用”的保守策略。然而,在这看似绝望的境遇中,芮敬功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认为“国产聚醚虽面临挑战,但进口品亦非完美无缺”。他深刻指出,我国冰箱生产线源自多国技术融合,单一聚醚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生产需求;加之国土辽阔,气候迥异,外企难以精准适配。面对如此薄弱的起点,如何与强大的国际巨头同台竞技,成为摆在红宝丽面前的巨大难题。但是如果不开发这个项目,硬泡组合聚醚技术就会一直被国外垄断控制……
正是这份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不懈的进取精神,激励着芮敬功及其团队,开辟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且充满挑战的成功之路。红宝丽硬泡组合聚醚,不仅在国内家电领域崭露头角,更以卓越的性能和品质,跨越国界,登上了国际竞争的舞台。
1997年,芮敬功审时度势,成立了外贸公司,正式涉足化工原料及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这一年,红宝丽硬泡组合聚醚成功出口,开了中国该产品出口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出口的历史性跨越。此后,红宝丽乘胜追击,迅速拓展至澳大利亚、东南亚及南非等国际市场,彻底扭转了我国硬泡组合聚醚的贸易格局,实现了从进口国到出口国的华丽转身。
时至今日,红宝丽品牌已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了高品质、高信誉的形象,冰箱用硬泡组合聚醚产品实现了国际国内家电企业全覆盖,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红宝丽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LG集团、阿奇立克、伊莱克斯、惠而浦等众多国际巨头的青睐,被一致评为优秀供应商。这不仅是对红宝丽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整个中国家电行业技术进步与实力提升的有力证明。
细看红宝丽广袤的“销售版图”扩张之路,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与不懈奋斗的征途。文化差异、贸易壁垒、国际物流复杂性以及海外市场的特殊法规要求等,都是横亘在前的重重“堵点”。然而,红宝丽在芮敬功的带领下,以超凡的市场敏锐度和坚定不移的国际化视野,化挑战为机遇,逐一突破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在中美贸易战的阴霾之下,当加征的关税如同寒霜般侵袭美国市场,众多企业哀鸿遍野之时,红宝丽却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品质与无可替代的供应地位,赢得了美国客户的坚定支持。面对沉重的加税负担,客户宁愿负担大部分税费,也不愿让红宝丽从供应链中缺席,这无疑是对红宝丽实力与信誉的最高赞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红宝丽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与应变能力。在疫情肆虐、国际交流受阻的艰难时期,红宝丽始终保持着与海外客户的紧密联系,维系着宝贵的合作关系。当政策的风向标终于迎来转机,红宝丽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派遣团队跨越重洋,前往埃及、土耳其、巴西、美国等全球各地,巩固并深化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红宝丽不仅守护了每一份来之不易的信任,更实现了“疫情期间客户零流失”的非凡成就。
自踏入聚氨酯这一广阔天地之初,芮敬功便怀揣着对“技术攻坚”的无限热忱,引领红宝丽踏上了创新发展的轨道。面对从基础软泡到高端硬泡的技术跨越,他从未止步。始终以前瞻性的视野和不懈的努力,推动红宝丽技术实力的飞跃。
创业初期,面对技术资源的匮乏,芮敬功巧妙借势南京钟山化工厂的技术力量,为红宝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企业的稳步前行,他更是亲自挂帅,倾力打造了一支自主创新的研发团队,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攀登技术高峰。
1994年,红宝丽在聚氨酯领域率先实现了低氟型组合聚醚的突破。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大幅减少了氟利昂的使用量,降低了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更彰显了红宝丽在环保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该产品不仅通过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严格鉴定,还荣获了科技部等五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为红宝丽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次年,红宝丽再接再厉,成功研制出环戊烷型无氟组合聚醚,并批量投放市场。再次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称号。从低氟到无氟的跨越,红宝丽不仅引领了聚氨酯产品的绿色转型,更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然而,芮敬功并未满足。他深知,技术创新永无止境。随后,他带领红宝丽迈入了“生物基聚醚时代”,通过将生物油转化为聚氨酯硬泡用生物基多元醇,实现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替代,替代率高达30%以上。2008年,生物基聚氨酯材料的突破性进展更是让红宝丽在低碳、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系列成果持续涌现,“菜籽油生物基多元醇及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应用技术”荣获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由小桐子油制备生物基多元醇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通过南京市科学技术局成果鉴定,“蓖麻油基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产品”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红宝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更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红宝丽还致力于快速脱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早在2006年,红宝丽便成功实现了脱模时间的显著缩短,从300秒降至180秒。到了2010年,红宝丽更是将脱模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00秒,这一成就至今仍未被超越。近年来,红宝丽研发团队再一次创新技术路线,从聚醚分子结构入手,通过对其设计与优化,成功开发出聚醚新单体并在组合聚醚中推广应用,实现了全球首创的黑料预混技术应用,为客户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
近年来,红宝丽研发经费投入总额达2.47亿元,平均增长率44.8%,每年研发课题数均达20项以上,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聚氨酯工程中心等多个联合创新平台。红宝丽不仅掌握了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还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近百件,牵头或参与制订了11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这一系列成就不仅让红宝丽拥有了技术话语权、市场发言权,更奠定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引领地位。
目前,红宝丽拥有国内领先的聚氨酯生产基地、规模领先的异丙醇胺生产基地,以及国内首台套年产10万吨CHPPO生产装置。从单一业务到全产业链延伸,红宝丽在技术、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不断刷新纪录。
始终秉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的红宝丽,在新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积极响应国家培育新兴生产力的战略号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2023年9月,红宝丽携手上海优铖工逸技术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创立南京优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化学新材料高端技术领域,专注于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涵盖先进工艺包设计、定制化催化剂与设备配套、节能降耗策略咨询及全生命周期催化剂管理服务,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为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红宝丽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研究院二期实验室的建设,旨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联合创新生态系统。该实验室聚焦新型催化剂的前沿设计与创新,以及绿色过程工艺的关键技术攻坚,力求在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架起坚实的桥梁,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进程。
通过这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布局与行动,红宝丽正稳步迈向成为特殊化学品与特种新材料领域内的创新引领者与行业高地,持续为全球化工行业贡献卓越的智慧与力量。
忆往昔,红宝丽披荆斩棘攀技术险峰;
看今朝,红宝丽勤勉不辍树行业典范;
望未来,红宝丽矢志不渝创研发高地。
秉承着“成为行业引领者”的愿景,红宝丽将一如既往地在化学新材料领域持续创新,努力实现“从化工工厂向化学企业,从中国红宝丽到全球红宝丽”的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