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国聚氨酯原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1 TDI(甲苯二异氰酸酯)

全球TDI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为:万华化学、科思创和巴斯夫。据统计,2023年全球TDI产能为398万吨,我国TDI的生产能力为144万吨。

2023年2月,巴斯夫宣布关闭其路德维希港30万吨/年TDI装置;3月,三井化学宣布计划到2025年7月公司大牟田的TDI装置由12万吨/年减产到5万吨/年;4月,东曹宣布其2.5万吨/年TDI装置停产。4月,万华化学完成对烟台巨力的收购,关闭了烟台的8万吨/年装置,5月,万华(福建)25万吨/年装置生产出合格产品,同时关闭原有的10万吨/年装置,连石化工的5万吨/年装置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近年来,我国TDI的产量不断增加,国内TDI消费规模维持在80万吨/年左右,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我国TDI出口逐年增加。2019-2023年我国TDI产能及消费概况见表1。

表1 2019-2023年我国TDI产能及消费概况 单位:万吨

2 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可分为聚合MDI、纯MDI和改性MDI等系列产品。2023年全球MDI母液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1128万吨,我国MDI生产能力达429万吨。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万华化学、上海联恒、科思创、重庆巴斯夫。另外,瑞安东曹还有一套8万吨/年母液精馏装置,每年进口8万吨左右母液进行精馏。

万华化学是国内唯一掌握MDI生产技术的公司,随着其MDI生产技术水平和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异氰酸酯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商。2019-2023年我国MDI产能及消费概况见表2。

表2 2019-2023年我国MDI产能及消费概况 单位:万吨

3 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据统计,2023年全球HDI单体的生产能力为46.4万吨/年,其中我国共有2家企业生产HDI,科思创位于上海的HDI装置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万华化学在烟台和宁波建有共计16万吨/年的生产装置。

我国HDI单体主要用于生产HDI固化剂,HDI固化剂生产企业有:万华化学、科思创、巴斯夫和旭化成。2023年HDI固化剂生产能力为22.1万吨,其中万华化学产能最高为15万吨/年。2023年我国HDI固化剂的产量达13.5万吨。

4 环氧丙烷(PO)和聚醚多元醇

PO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醚、异丙醇胺等产品。我国PO约75%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

中石化、红宝丽、万华化学等公司自主研发了CHP法生产技术,红宝丽泰兴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天津公司的CHP法装置已建成投产,目前处于升级改造中;万华化学40万吨/年CHP生产装置于2024年初投产。HPPO法是以双氧水为原料直接氧化丙烯生产PO,生产过程不产生联产物,产物主要是产品和水,成熟技术主要掌握在陶氏和赢创,中石化和中石油、中化学天辰等公司开发了HPPO技术,形成了自主技术,一些装置已建成投产。据统计,2023年我国PO产能达612.5万吨,产量约435万吨,进口34.6万吨,出口不到1万吨,下游消费量达462万吨。

全球聚醚多元醇主要的生产商集中在万华化学、陶氏、科思创、巴斯夫和壳牌等大型跨国公司,2000年以来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产能增速明显,形成了万华化学、中化东大、佳化化学、隆华新材料、长华化学等国内知名企业。聚醚多元醇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差异化、高端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我国已经从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2023年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产能达780万吨,随着万华、隆华、东大等企业的扩产,加上PO项目的配套,未来聚醚多元醇的新增产能将超过500万吨,产能过剩风险将进一步加剧。据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量达480万吨,出口量约130万吨,国内市场表观消费量约383万吨。2019-2023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及消费概况见表3。

表3 2019-2023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及消费概况 单位:万吨

5 聚酯多元醇(己二酸类)

我国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主要用于生产鞋底原液、合成革树脂、弹性体、胶黏剂和油墨等。其中鞋底原液和合成革浆料行业消费的聚酯多元醇占消费量的60%以上,聚氨酯制品生产企业的聚酯多元醇以自产自用为主,约20%的产品为外销。据统计,2023年我国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产能达285万吨,消费量约110万吨。 jqbFWRKqjvVQGT8ZEtZ1HCBS4qJjBY+PySypVRHyQ3LYJHrpu/6UFBDxgb2zq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