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快速增长期(2001-2020年)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装置引进和消化,我国逐步掌握了聚氨酯原料的生产技术,下游泡沫、弹性体等产品的研发不断推陈出新,适应下游家电、家具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下游应用的迅速增长不断推动我国聚氨酯原料的投资,我国聚氨酯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20年,我国聚醚产能规模从2000年的30万吨迅速增加到2020年的640万吨,到2011年我国聚醚产量基本满足了消费需求。我国MDI的产能从2000年的4万吨迅速增到2020年的334万吨,TDI的产能则从2000年的4万吨增加到142万吨,大概在2012年,产量与消费量基本持平,进口产品大量减少。

在此期间,我国聚氨酯行业的科研投入重点开始由科研院所转到企业,生产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装置规模不断扩大。

2000年,4万吨/年MDI技术开发圆满成功,标志着万华化学完全掌握了MDI的生产制造技术。随后万华不断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装置产能不断扩大,2007年采用自行开发的第四代反应技术,对一期装置进行改造,装置产能达24万吨/年,经过不断运行优化到2008年5月,装置产能达到30万吨/年。2008年万华“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万华化学通过技术改造建成单套产能110万吨/年级MDI生产装置建设,产品牌号不断细分,可满足各种领域的要求,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MDI生产商。通过海外并购和成功运营匈牙利宝思德化学,万华化学全球化发展迈出了里程碑意义的步伐,改变了当时的全球异氰酸酯产业的格局,中国异氰酸酯产能跻身全球前三位,其中MDI产能居全球第一位。2020年底,30万吨/年TDI装置在烟台建成投产,万华化学成为国内最大的TDI生产制造企业。

银光聚银通过技术研发,2007年成功开发了5万吨/年TDI工程化技术和工程化软件包,2009年通过技术改造将公司TDI产能扩建到10万吨/年,并形成了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中化东大(原蓝星东大)采用高效催化技术,研究反应设备和工艺控制体系等,2019年开发成功高活性、低VOC、短周期聚醚多元醇生产的工艺包、自动化控制软件包等,并建成30万吨/年的聚醚生产基地,成为国内高端聚醚的重要生产商。

长华化学和隆华化学经过不断研发和技术改造,开发高固含量POP、特殊用途POP系列牌号,建成几十万吨/年的POP生产基地。淄博正大通过校企合作,成功开发了一系列端胺基聚醚产品,并建成5万吨/年聚胺醚生产线,促进了环氧胶、聚脲领域的快速发展。

红宝丽、万华(宁波)容威研究开发了性能优良且能快速脱模的聚氨酯硬泡组合料,成为国内冰箱冰柜的重要供应商。

黎明化工研究院从“六五”开始,完成了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开发出近百项技术成果,其中3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汽车配套的聚氨酯材料技术,多种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低气味、低VOC汽车高回弹组合料大量应用于校车及高端车的座椅;采用低密度长纤增强的PU-RIM组合料的汽车仪表台的生产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玻璃包边组合料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黎明院成为上海恩坦华的供应商,为其提供环保型天窗汽车玻璃包边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异氰酸酯制造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配套设施完善,一体化水平较高;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主要助剂研发、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聚氨酯下游如汽车、冰箱/冰柜、家居、玩具、箱包等发展迅速,使得我国聚氨酯产品消费增长加快,聚氨酯原材料投资活跃,产量不断提升,到2012年前后实现了原料的自给自足。20年间,我国聚氨酯制品的消费规模从102万吨增加到近1200万吨。 jqbFWRKqjvVQGT8ZEtZ1HCBS4qJjBY+PySypVRHyQ3LYJHrpu/6UFBDxgb2zq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