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赋予新疆发展的战略定位,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全区上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的建设。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新能源产业增长较快、外贸快速增长、消费市场回暖、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1—9月,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47.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0.0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068.52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6759.08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11.6%、55.9%、32.5%。
1—9月,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1.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半年、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2个、1.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同比分别增长5.1%、5.8%、3.8%、10.3%、12.1%。
特色果蔬生产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蔬菜播种面积443.13万亩,同比增长10.4%;蔬菜产量1625.62万吨,同比增长10.6%。食用菌产量5.86万吨,同比增长9.4%。园林水果产量802.22万吨,同比增长8.2%,其中:梨、苹果、葡萄产量分别增长17.4%、8.0%、5.1%。
猪、牛出栏量稳定。生猪、牛出栏分别为608.90万头、253.50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4%、9.7%,羊出栏2587.26万只,同比下降1.8%;活家禽出栏7753.72万羽,同比下降4.2%。猪牛羊禽肉产量151.95万吨,同比增长3.2%;牛奶产量150.75万吨,同比下降10.9%;禽蛋产量29.17万吨,同比增长2.3%。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水产品产量11.88万吨,同比增长10.2%。其中:大水面生态增养殖、设施渔业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3.0%,带动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1—9月,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增速比8月提高1.8个百分点。“九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9.9%,较高地拉动了工业增长。
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6.4%和12.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分行业看,12个重点行业(占比超过1%的行业)呈现“10增2降”的态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9%、23.8%、16.5%、16.2%、11.5%、9.7%、8.5%、7.8%、7.5%、0.4%,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个百分点;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2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1%、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1个百分点。
1—9月,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6.2%。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分别增长35.4%、8.7%、7.5%、31.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风力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6%,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个百分点。
1—9月,新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9.93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区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384.86亿元,同比增长13.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78.70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了城乡消费协同发展。按消费类型分,全区实现商品零售2398.35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餐饮收入365.20亿元,同比增长13.0%。
1—9月,新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1.37亿元,同比下降2.2%。分种类看,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和中西药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9%、4.6%、1.4%;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分别下降1.9%、17.6%、25.0%、7.6%、7.5%、3.8%。
1—9月,新疆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88.67亿元,同比增长57.8%。
1—9月,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4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居民消费增速继续快于收入,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名义和实际增速均快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2个百分点。全区居民平均消费率为88.5%,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
1—9月,新疆实现客运量2.23亿人,同比增长16.6%,其中民航客运量3727.07万人,同比增长18.5%。
1—9月,新疆货物进出口总额3223.9亿元,同比增长29.0%,高于全国(5.3%)23.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位。其中:出口额2727.8亿元,同比增长29.6%,高于全国(6.2%)23.4个百分点;进口额496.1亿元,同比增长26.1%,高于全国(4.1%)22.0个百分点。
1—9月,新疆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0.3%,与全国水平(0.3%)持平。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8%,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1.6%,衣着价格同比上涨4.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5%,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2.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上涨4.6%,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1%。
1—9月,新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6.2个百分点,降幅小于全国水平(-2.0%)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5%,降幅小于全国平均水平(-2.1%)1.6个百分点。
1—9月,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57.3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28.73亿元,同比增长1.0%;非税收入完成728.58亿元,同比增长24.9%。全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724.8亿元,同比增长0.8%。
9月末,新疆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5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住户存款1.778万亿元,同比增长9.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2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1—9月,前三季度,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名义和实际增速均快于全国1.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城镇居民1.1个和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农村居民2.2个和2.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3.2个和3.6个百分点。
2024年前三季度,新疆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呈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新疆“能力”提升、“活力”彰显,发展“潜力”持续释放。具体表现为:一是能源、矿产保供进一步发力,粮食增产,农产品品类更加丰富,畜牧业实现降本增效。围绕“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持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质效,加快推进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能源与矿产保供能力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开发”“疆电外送”“疆煤外运”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增长。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夏粮、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长”,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向好。二是旅游火爆,外贸活跃。一方面积极打造全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样板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大幅增长,新疆文旅开启了一波强劲的增长势头;另一方面认真落实稳外贸稳外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彰显出新疆经济发展的活力。三是项目拉动,后劲十足。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2024年以来,全区上下锚定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建强机制、提前谋划、强化储备、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全力推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聚焦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引导作用,保障水利、交通、电力、信息化等重点领域的项目投资。全区先后组织召开4次区地县三级联动调度会议,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查摆问题、攻坚破难。准确把握投资脉动,穿透式分析研判投资形势走势趋势,面对当前投资增长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及时预警,针对重点地州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工作,下沉一线、纾困解难,抢抓工期,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但也要看到,部分指标因上年基数较低,仍是补偿性、恢复性的增长,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下阶段,全区上下要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对做好全区经济工作的具体要求上来,正视困难、锚定目标、抓住重点,聚焦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稳中求进、扬长补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初步预计,2024年新疆生产总值增长5.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1%以内。
2025年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风险依然较多。目前,全球局部冲突加剧,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增长承压,地缘性、政治性冲突加大,导致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国际安全局势存在较大变数,地区局势出现“黑天鹅”事件风险的概率较高。国内环境也面临一些困难和矛盾。从经营主体看,虽然市场交易有所恢复,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依然处于盈利低迷阶段,投资预期尚未实现根本性扭转,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影响仍需进一步消纳。从居民主体看,消费能力严重不足、未来预期不佳及收入增长缓慢等内生增长动力问题再次成为制约消费持续复苏的关键因素。但从我国经济本身的“体质素质”看,产业体系规模庞大、门类齐全、人才红利丰富以及中国制造的集群化、网络化、数字化优势都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盘。
另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024年10月21—24日在新疆和田、喀什调研。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王沪宁指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了新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做好新疆工作,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要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要推动新疆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要弘扬兵团精神,深化兵地融合发展,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团结带领下,稳中求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初步预计,2025年新疆生产总值增长5.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1.5%以内。
一是推动现代农业科学化发展。注重以科技赋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优化种植技术和品种,做大做强本地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化有机化发展。孕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批特色的绿色有机产业,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电商直播,打造一批有品牌影响力的新疆电商。做好招商引资,提高生态产业的附加值。三是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持续完善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通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管理、运营等各环节,发挥村集体经济作用,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围绕“九大产业集群建设”,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能源和气候优势建设数据中心,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蕴藏量均居全国前列,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融入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打造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加快国际通信设施建设,面向中亚国家发展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分产业、分类别、分重点”统筹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以“九大产业集群”为主体,打造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润疆、旅游兴疆战略,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新疆文旅呈现出齐头并进、多领域赶超态势,其中:冰雪旅游走在了全国前列,雪场数量和规模已是全国第一;自驾游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成为中国自驾游的风向标;独库公路、S101线、G219线等已成为国内自驾游精品线路。这些强劲发展的新业态使新疆旅游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持续增强,推动全区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
一是持续出台消费促进政策,提振消费信心。各地(州、市)结合地方实际,出台各类促消费政策措施,全力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二是聚焦重点消费领域,稳住消费大盘。从积极稳定汽车、家电和住房等大宗消费,扩大餐饮、旅游、文娱和康养服务消费,推动农村消费提质升级,逐步完善消费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放心消费环境等五个方面,加速恢复和扩大消费。三是升级消费平台载体,改善消费条件。聚焦活跃城市消费,持续提升商圈吸引力,打造居民身边的消费圈、幸福圈。补齐乡村消费短板,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促进农村商业加快发展。四是增强文旅消费动能,促进融合发展。积极落实《自治区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商旅文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业态产品,持续增强文旅消费动能。
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聚焦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向西开放质效。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培育开放型经营主体,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以“一港”“两区”“口岸经济带”为抓手,稳步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提升乌鲁木齐在核心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核心区的两个重要支点;推动口岸经济带联动发展,深化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发挥“口岸经济带”开放门户作用。聚焦“五大中心”建设,持续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架好与周边国家互通互贸的桥梁,推动高效安全畅通的商贸物流体系,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 马天平 司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