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之六:
2024年云南省经济运行分析及2025年展望

2024年,云南省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壮大“三大经济”,一体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和经营主体引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重点领域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展望2025年,国际环境依然严峻、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更加努力做好经济调控措施,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一、2024年云南省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云南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整体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10.0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全国的4.8%低1.8个百分点,且增速呈现逐季下降的趋势,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33.2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49.5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27.4亿元,同比增长3.7%。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增速最低,主要受建筑业影响。

图1 2020年以来云南省与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农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农特产品增产增收,供应充足。一是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全省夏粮早稻产量277.2万吨,同比增长1.5%,秋粮生产有序推进,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二是特色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蔬菜产量2240.4万吨,同比增长4.6%;茶叶产量51.6万吨,同比增长5.2%;水果产量1127.8万吨,增长8.6%。三是主要畜禽生产基本稳定,供应充足。前三季度,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365.4万吨,同比下降2.5%;全省禽蛋产量同比增长7.7%,牛奶产量同比增长9.7%。四是水产品生产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5.6%。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持续增长,农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带动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同比增长4.7%。

(二)工业经济增速趋缓,新旧动能转换明显

受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的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比全国增速(5.8%)低2.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制造业同比增长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6%。分三大板块看,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能源工业同比增长4.2%,非烟非能工业同比增长4.6%。

工业“新三样”支撑有力,高端制造发展迅速。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14.7%、14.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合计贡献率为28.7%。相关产品产量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184.1%,太阳能工业用多晶硅产量增长119.8%,电解铝产量增长19.6%。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8%、22.0%,电子行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增加值增长27.0%。

(三)服务业保持增长,生活性服务业增速较快

服务业整体保持增长,信息类服务业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617.9亿元,同比增长6.2%,重点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94.5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619.0亿元,同比增长16.2%,占比达23.6%,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56.7%,在规模以上服务业各行业中贡献率稳居第1位。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0.6%、52.6%,分别高于全国60.6个、41.2个百分点。

居民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生活性服务业增速较高。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5%、10.3%、8.5%,分别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7.3个、4.1个、2.3个百分点。

(四)投资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投资结构持续改善

投资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受房地产、交通、水利投资下降的影响。前三季度,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1.4%,主要是三产投资下滑幅度较大。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9.1%。扣除房地产开发、交通、水利投资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产业投资特别是产业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3.8%。其中,工业、农业、旅游业、数字经济投资分别增长2.0%、5.9%、10.8%、13.0%。产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3.9%。但总体上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9%,扣除房地产以外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4%。投资正在从房地产等行业流向其他产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五)消费平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效果明显

城乡消费稳步增长。前三季度,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8.3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城乡市场同步增长,乡村消费市场增速提升。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79.6亿元,同比增长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58.8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

促消费政策效果明显。下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置换更新各项政策深入落实,补贴申领发放有序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商品销售回暖向好,9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速较8月加快11.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类、二手车类分别加快38.0个、5.9个百分点;计算机类增速加快17.9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速加快10.9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建筑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17.7%和20.6%。

(六)进出口基本稳定,主要贸易伙伴缅甸进出口额双降

前三季度,云南省外贸进出口186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其中,出口686.5亿元,同比增长3.9%;进口1181.7亿元,同比下降3.7%。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32.3万亿元,同比增长5.3%,云南进出口值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3位。

东盟近年来一直保持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前7个月,云南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59.9亿元,同比下降1.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6.1%。其中,云南对东盟出口257.3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9.2%;进口402.6亿元,同比下降2.4%,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4.3%。东盟十个成员国中,云南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缅甸、越南、老挝。与缅甸贸易总值为302.8亿元,同比下降17.1%,其中出口93.6亿元,同比下降18.1%;进口209.2亿元,同比下降16.6%,缅甸国内局势复杂,中央政权与多个少数民族之间存在长期的矛盾,严重影响中缅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

(七)居民消费价格平稳,工业品出厂价格略有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前三季度,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涨幅与上半年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5%,衣着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6%,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下降1.0%,粮食价格上涨1.8%,鲜菜价格下降0.6%,猪肉价格上涨2.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

工业品出厂价格略有下降。前三季度,云南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同比上涨0.8%。

二、云南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投资持续下降带来经济增长乏力等系列影响

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深度调整、工业投资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自2023年4月以来连续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0.5亿元,同比下降11.4%,较全国低14.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8.7%,较全国低28.6个百分点。产业投资支撑减弱,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增速自2024年5月起呈逐月回落态势,分别从21.5%回落至5.8%、从15.5%回落至2.0%,其中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前三季度下降1.5%,由正转负。项目入库不足,投资接续困难,新入库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分别从3月的1801个下降到8月的1092个、从1491.3亿元下降到389.8亿元,截至8月新入库项目个数同比减少514个,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48.0%。

投资持续下降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在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当前市场行情处于观望态度,叠加部分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效果不明显,工业投资项目减少,特别是大项目投资支撑不足,而且云南省作为12个重点化债省份之一,基建投资增长乏力,投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投资持续回落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收入、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这种持续回落需要防范对后续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财政收支失衡带来政府保运转和保增长的困局

一方面,财政增收困难。全省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等问题存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和利税总额持续下降,房地产行业持续低位运行。全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体税种均负增长,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土地增值税、契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明显,要实现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需求加大。一是稳经济、防风险、惠民生等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领域财政资金需求较大;二是基层财政“三保”压力较大,全省129个县(市、区)中“三保”支出占可用财力比重在70%以上的有34个;三是云南省政府法定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2024年除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部分本金外,仍需自筹财力偿还本息591.3亿元,部分地区因专项债券对应项目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未达预期,偿债资金来源不足,挤占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偿还专项债务本息。

(三)传统行业收缩进一步压缩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2024年,云南省企业经营越发困难,民营小微企业尤其突出,制造业企业景气度持续收缩。截至9月末,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8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创近3年来最低值,其中小型企业低至44%,低于全国4.5个百分点,长期位居大中型企业之下。传统批零住餐行业表现欠佳,这些领域基本上是民营企业的主要市场,这一领域的收缩进一步压缩了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前三季度,云南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3.3%、0.4%、-2.5%、10.3%,批发业自2024年以来连续负增长,住宿业、零售业增速多月下滑,餐饮业增速高位趋缓,批零住餐整体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相关行业下拉明显,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旅游饭店业同比下降6.8%,全省限额以上汽车新车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6.0%。企业负增长面大,全省批发业、零售业前50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7.7%、0.9%,负增长面分别达52%、50%,对商贸企业稳增长产生较大影响。此外,民间投资支撑减弱,民间投资下降3.9%,自8月转负后持续下行,与全国相比,由1—7月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到目前低于全国3.7个百分点。

(四)被动储蓄增强和负债过高带来消费不足的问题

受经济减速和房地产下行的影响,一方面居民增加预防性被动储蓄,另一方面以房贷为主的居民高负债率挤占了消费空间,消费市场面临下行压力。

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逐月下滑。居民基本消费收紧,吃类、穿类和部分日用类商品承压下行。一是吃类商品压力不减,粮油食品仍负增长,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0%。二是穿类商品降幅扩大,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2%。三是居民日用类商品不同程度下行,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0.8%、0.8%、2.6%,降幅较上半年均有扩大。四是汽车类累计降幅仍较大,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7.3%,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0个百分点。

三、2025年云南省经济运行环境分析及展望

(一)国际环境分析

2025年,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主张通过经济手段而非军事手段加强对世界的影响力,其扬言将尽快促成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结束,也不愿卷入中国台湾问题之中,如此全球地区冲突可能会迎来和平期。从经济的角度看,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扬言将大幅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进一步引导制造业向美国回流,如此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将没有改善趋势,甚至可能更加困难。

(二)国内经济展望

202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经济增速分别为5.3%、4.7%、4.6%,累计增长4.8%,经济增速呈现逐季下降并筑底企稳态势。进入四季度,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望助力工业生产延续回暖、房地产进一步止跌回稳,投资端企稳,以旧换新有望继续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四季度有望呈现回升态势。预计2024年GDP可能实现5.0%左右的增长,可以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展望2025年,稳定的国内环境历来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石,为迎接美元降息周期而储备的财经政策为经济的复苏铆足了劲,一系列稳经济增长的增量政策逐步实施,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与2024年相比保持基本稳定,增速在5%左右。

(三)云南经济展望

2024年前三个季度,全省经济增速分别为4.6%、3.5%、3.0%,呈现逐渐下滑态势,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实施,四季度经济会有所回升,预计2024年度能够实现3.1%的增速,不能实现年度增长5%的目标。

展望2025年,云南省仍将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云南省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产业层次和外向度的偏低,创新支撑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叠加外部环境变化后,云南省转型发展承受的阵痛、面临的挑战大于全国。预计云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2025年全年经济增速约在4%。

图2 全国、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历史值与预测值

表1 2024年云南省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四、政策调控措施建议

(一)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抢抓国家增发国债和提前下达专项债券额度、启动新一轮投资等机遇,提前谋划储备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二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多渠道解决资金、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深入推进抓项目促投资行动。三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落实国家和云南省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建立民间投资项目常态化沟通机制,拓宽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细分领域,加大重点领域项目推介力度。四是着力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落实国家房地产支持政策,加大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等政策执行力度,提振房企投资信心,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企稳回升。

(二)多措并举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一方面优化收入结构。一是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深化落实存量政策,着力加快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进度。二是深入研究用好国家新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分领域积极对接财政部争取中央增量政策,细化工作举措,将各项政策尽快转化为财政成效。

另一方面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围绕“过紧日子”调整缩减部分财政支出,将财政资金尽量用在“急、难、紧、迫”的方面。二是加强预算管理,督促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清理收回执行进度慢或年内无法形成支出的项目资金,调整用于急需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积极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全力争取化债政策及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额度,持续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三)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困

一方面加强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对接协调,推动降低政策利率、“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围。二是深入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把清欠企业账款工作列入年度审计和督查重点,持续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企业账款。三是着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力度。

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享受市场机会和政策支持。二是提高执法监管包容性,细化“柔性执法”措施,完善市场监管部门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制定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三是推行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除被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案件线索、专项检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

(四)多措并举稳定就业促进消费

一方面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加大扩岗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机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运用“直补快办”等模式,一揽子兑现各类补贴政策。二是培育多元就业形态,加强零工市场建设,鼓励零工岗位供需较旺盛的地区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完善零工求职招聘服务。三是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优化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到村级的就业服务信息网。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让更多云南农民工在云南就业。五是继续加大政策供给,尽快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的实施细则。

另一方面要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循环。一是继续加强落实设备更新政策,组织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带动消费增长。二是落实房地产金融新政,推动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为城市居民减负腾挪消费空间。三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加快城市公交、环卫、邮政快递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四是充分发挥文旅市场带动作用,实施文旅消费促进计划,带动住宿、餐饮、特色农产品消费。五是实施省外游客吸引计划,消费券发放目标人群转向省外游客,探索景区、高速公路经营主体奖补政策与文旅消费指标挂钩,推动“门票经济”“过路费经济”转向文旅消费发展模式。

[云南省经济信息中心 阚祥伟 吴 迪 朱彦薇 龙静怡 兰一辰] o3UCZk3GPKRQPTQmMR1nOl2S4a7b47Hc6U4YYvzYSoK7BYWNh4DA9QIPuHRgOh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