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国家战略与西部能源产业发展

1.2.1 国家能源安全与西部能源产业发展

能源安全,意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或特定阶段内,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在保持能源价格的可接受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国家政治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保障能源持续、充裕、及时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状态。国家能源安全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安全性,是指通过维持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均衡的状态,在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前提下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正常需求。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即能源的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其他领域安全的依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生活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西部地区相比我国其他地区能源更加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6.98亿吨,原油产量为18932.42万吨,天然气产量为1601.59亿立方米。西部地区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如表1-1所示。

表1-1 2018年西部地区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

仅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其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9.49%,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4.42%,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9.92%。

近年来,西藏相继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联网工程4条“电力天路”,形成了西藏500千伏统一电网,主电网实现全区74个县(区)全覆盖,惠及近330万人。雪域高原昔日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西部作为中国能源市场资源提供方的地位将更加凸显,中国能源安全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全长1038千米,总投资160多亿元,是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的西藏至内地的首个输电工程,被称为“电力天路”。这项工程建成投运后,除了可把内地的电送入西藏,根本解决西藏冬春季枯水期缺电问题之外,还可以把西藏夏季丰水期的富余水电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内地,将西藏的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除此之外,始于2000年的“西气东输”和2001年的“西电东送”工程同样是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西部能源将会大规模、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东部,中国能源区域不平衡的局面将得到有效改善,能源安全将得到空前提高。 eVWlbOq1sS3VqNJ9ZY5/5XssYhQ5LyMgS806QzRcNwRkQ16yEK/iRL5TrOpQb4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