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2 生态破坏严重

西部地区拥有我国2/3的能源资源,能源产业向西部地区集中必然会加强国家对西部能源产业的扶持,同时也会凸显资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促进资源产业的扩张。调查显示,我国60%的贫困县和50%的生态脆弱县都坐落在西部地区,西部能源产业的扩张开发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开采过程中废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我国的18%和15%,其排放的工业废气和二氧化硫分别占全国的24%和30%,万元产值排放的污染物比东部地区高1~5倍。废气的超标排放直接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空气质量,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煤炭消费控制目标和空气污染治理目标,空气污染在西部省份出现恶化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与2018年同时期相比,355座城市中有91座城市的PM 2.5 平均浓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69座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西部地区大部分能源产业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发展,企业在环保方面投资不足,导致能源开发过程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烟尘排放超标,空气中的废气浓度过高,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甚至导致酸雨的出现,影响植被再生,水土流失严重,进一步破坏动植物多样性,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从根本上来说,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相较于东部地区十分脆弱,因此,开采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必然会给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第二,污水排放造成水污染。

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西部地区存在的两个最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西北地区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6省(区)组成,地域辽阔,人口相对稀少,该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决定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在获取能源资源过程中必然会消耗大量水资源,这对于本就缺少水资源的西部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近年来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的发展受到水资源的制约越发明显。榆林地区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连续下降,减少了地下潜水向河道的补给量和向地表的供应量,全市的湖泊也从原来的869个减少到当前的79个。

能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大都含有重金属等污染成分,西部地区的某些小型能源企业由于缺少严格监管,未按照要求对废水进行处理就随意排放,引起水体污染,随后水体在移动过程中将污染扩散到更大范围,加深污染程度。目前,采矿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以上,而处理率却不足5%,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恶化明显。西部地区超负荷的采矿活动,使得地表水重金属超标,含有毒性,这些被污染的地表水随着土壤慢慢渗入地下,危及周围河道、土壤,甚至破坏整个水系,影响工业和居民用水,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威胁。此外,由于采矿时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匮乏,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地下水漏斗。

另外,开发石油资源所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油田的开采一般是采取注水采油的方式,该过程所产生的钻井废水、采油废水和洗井废水等含有大量化学物质,这些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地表、土壤甚至地下水,致使土壤严重盐碱化。

第三,能源开发造成地质破坏。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且发生频率高,危害严重。自然资源部大范围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矿山环境形势严峻,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表裂缝现象频出,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隐患。矿产开发活动破坏了地下水的均衡系统,加剧了矿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露天开采不仅侵占大面积良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稳定的土壤和植被,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西部一些露天开采形成的排土场与尾矿甚至成了沙尘暴的源地。全国因采矿而破坏的森林面积已达106万公顷。全国矿山开发占用草地面积为26.3万公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采矿业造成的地面塌陷灾害损坏耕地130万亩。如甘肃陇南由于乱采铅锌矿等原因引起的滑坡分布面积达9067平方千米,有滑坡体12135处。据调查,山西省13个主要矿区2035平方千米面积上,产生塌陷等地表变形面积达542平方千米,占调查面积的26.6%,涉及207个村庄、11.7万余人。其中八大矿务局所属矿区塌陷总面积达297.5平方千米,占采空面积的61%。由于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破坏,使得西部矿业和能源开发的环境成本高、代价大。

煤炭和油气大规模开采以后,都会造成地面塌陷,导致地层表面构造极不稳定。由于地质结构的破坏,煤炭开采区域形成了大量采空区,甘肃某煤矿附近,2019年采空面积达21平方千米,占该矿区总面积的30%,由此造成的房屋倒塌、河流干涸和生物链破坏等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600万元。在采空区内,不能修建高层建筑,不能建造大型工厂和水库,即使建设低层建筑也需要进行额外的基础加固处理,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增加巨额投资。因此,采空区内的损失是永久性的,且金额巨大,部分矿区塌陷面积甚至超过了开采面积。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04.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水土流失率达15.15%,使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第四,噪声污染。

能源开发业是高噪声污染行业之一,开采过程中要利用大量设备进行爆破、挖掘、开采等,井工开采还要增加排水、压气和通风等环节,无论哪种开采方式噪声污染都相当严重。随着我国能源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机械化应用普及率的提升,各种频率不同的声强噪声,不仅污染了工作环境,而且影响了职工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劳动生产率,给矿山的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ysD2xgPyTwcHaliW7UPOI83/97RvrIE86wQQrOgtK3Ta2pUdD+9XmzaYCyGfdv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