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2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的核心是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与全局,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我国向西开放寻求多元化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具有了我国能源供应重要基地、能源大通道的重要战略属性。

长期以来,能源行业一直是改革开放的重点和难点。从早期终端消费市场开放、价格改革,到后期上游资源开发、生产加工环节放宽准入,直到今天全产业链扩大开放,虽历经曲折反复,但终能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近年来,油气行业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随着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全面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政策出台,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基本构建了全产业链“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在生产端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39.7亿吨标准煤,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2012年以来原煤年产量保持在34.1亿~39.7亿吨。原油生产基本保持稳定,2012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保持在1.9亿~2.1亿吨。天然气产量明显提升,从2012年的110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1762亿立方米。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2019年累计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2019年发电量为7.5万亿千瓦时,较2012年分别增长75%、50%。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6593万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

能源输送能力显著提高。建成天然气主干管道超过8.7万千米、石油主干管道5.5万千米、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0.2万千米。

能源储备体系不断健全。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煤炭生产运输协同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电力安全稳定运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公用性资源,能源始终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条件。由于资源基础和开发利用技术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了确保能源使用的可靠程度,各国都在最大限度地扩大自身的能源供应范围。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十分复杂,而能源(特别是油气)国际化程度较高,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已分别超过70%和40%。美伊冲突、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风险因素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新冠疫情也给能源储备、应急保障等敲响了警钟。我国在大力推进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根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真正做到可持续地吸引资本进入、鼓励技术创新,最终增强供应保障能力。 XFlSGYW8ZPLWFM7OxPGhnz6uUwIDrLH2/IwyAuWRkrbMhPAAB7U/uiPWm+vDfr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