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3 “一带一路”与西部能源产业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深化国际贸易交易规则和调整区域经济困境格局的必然,是我国与共建国家进行区域深度合作的宏伟构想,旨在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重新调配,为共建国家搭建合作桥梁,走向互利共赢、合作互惠、共同繁荣。共建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与我国协同合作发展,构建有效且适宜的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逐步提升了共建各国的综合国力。“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能源合作则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重中之重。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俄罗斯、科威特、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建立可靠的、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双边或多边关系对于稳定能源贸易、确保中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见表1-2)。

表1-2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资源概况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

当前,能源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的增长还严重依赖能源资源的进口,对于共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能源需求量还很高,因此,确保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资源的需求平衡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维护能源资源的供求平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表1-3所示,2020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原油进口总量为32567.1万吨;从“一带一路”主要共建国家的天然气进口总量为7108.3亿立方米;从“一带一路”主要共建国家的煤炭进口总量为22983.8万吨。在原油进口情况中,中国对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以及俄罗斯等国家依赖度最高,占到了沿线主要国家原油进口量的45.6%;在天然气进口情况中,中国对土库曼斯坦、卡塔尔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依赖度最高,占到了沿线主要国家天然气进口量的40.9%;在煤炭进口情况中,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蒙古以及俄罗斯等国家依赖度最高,占到了沿线主要国家煤炭进口量的70.4%

表1-3 2020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能源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推动能源合作可促进各国之间经贸利益共享及各国之间共同发展。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致使多数行业生产活动停滞,油气市场也受此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低迷,原油价格曾一度下跌为负值,但从长远来看,能源积极发展趋势不会受短期疫情影响而产生巨大变化。面临疫情挑战,促进国际能源合作是助力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规划将不同国际能源合作机制和国际能源组织的功能进行优化与整合,意在促成全面和可持续的能源合作。“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能源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对象之一,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能源合作发展机制,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开拓能源创新技术及加强国际合作,维护能源市场稳定

对于共建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作为能源长远合作的基础,可协调各国之间能源合作长期进行,是保障共建国家经济长期顺畅运行的重要机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使有关国家积极参与能源合作沟通,积极推动能源深度合作。

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包括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达成共识,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能源合作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打造更加符合各方利益的能源合作框架以及政策机制,为建成“一带一路”新型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在不断完善相应的合作机制以及框架的同时,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能源合作仍然存在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与共建国家的能源合作体系有待巩固以及政策机制突破性不足等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对于外国投资的利益维护的相应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同时由于共建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发展程度等与中国有所不同,使得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阻力更大,给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增添风险的同时,也阻碍了“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印度、东盟国家的崛起,各国为确保本国经济发展,纷纷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全球能源竞争,未来关于能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清洁能源的发展对缓解传统能源的竞争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实践优势,沿线国家迫切渴求新能源,但是目前清洁能源较高的价格,制约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如何在全球能源竞争中抢占先机,将清洁能源技术优势转化为破解地缘政治影响的政策优势,对确保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elLsQOo5rZo5Wa3SAAVUhFfRkDfkSfyAoIBFfJBpmABykiKFHz7BVULduUYUDb9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