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2023年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强调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朝着更为健康、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2023年是文化产业强劲复苏的一年,文旅消费快速回暖。随着人工智能(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推动文旅产业进入新时期。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华文化在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总体情况

2023年,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整体质量显著提升,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家统计局对全国7.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的调查显示,2023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了8.2%。这一数据凸显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9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06亿元,增长7.5%,发展总体平稳向好。2023年,在文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占全国的40.5%(如表1-1所示)。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0.9%。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数字出版、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搜索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以及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6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增速较快,分别为24.0%、21.6%、19.4%、19.3%、17.9%和16.5%。这表明文化新业态在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70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7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表1-1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相关指标情况

续表

注:表中数据为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表中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后图表同。

202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同时显示,从产业类型来看,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0962亿元,比上年增长0.6%;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20814亿元,比上年增长6.1%;文化服务业则实现营业收入6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比重为52.3%,占比高于上年2.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文化服务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和增长速度均较为显著,显示出其在文化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和巨大潜力。从行业类别来看,新闻信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7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内容创作生产实现营业收入28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创意设计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1249亿元,比上年增长8.7%;文化传播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4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文化投资运营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758亿元,比上年增长63.2%;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0.4%;文化装备生产实现营业收入6282亿元,比上年下降2.6%;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实现营业收入237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758亿元,由上年下降14.7%转为增长63.2%,显示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整体对比2022年数据,2023年九大文化产业呈现“八升一降”整体向好局面。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0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中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5394亿元,比上年增长3.6%;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东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5.4%。各地区均增长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企业利润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1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93%,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在43个行业中类中,有32个行业中类利润实现增长、由亏转盈或减亏,占比为74.4%。2023年末,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资产总计1962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每百元资产营业收入为68.3元,比上年末增加0.8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08%,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末,文化企业资产总计2014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每百元资产营业收入为65.2元,同比增加0.2元,文化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3年旅游市场强劲复苏,从文旅融合到文体商旅等融合发展,文旅融合领域有新拓展,融合模式更加多元化,“特种兵式旅游”“City Walk”“寺庙游”等多种新旅行方式爆火。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3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及总花费均较上年有大幅增长。2023年国内出游48.9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人次,同比增长93.3%。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37.58亿人次,同比增长94.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11.33亿人次,同比增长88.5%。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7%。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7.5%;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4%。旅游新需求和细分市场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旅游场景、产品和服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重要特征

数字化无疑是2023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又以人工智能最引人注目。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向世人展示了大模型的惊人能力,随后国内也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百模大战”,2023年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文化旅游产业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迅速的产业,最先落地的领域当属内容创作,在选题、文本、图片、音频、图像、视频等方面可持续、高效、低时间成本地输出成果,并逐步在定制化营销、产品设计、数字虚拟人、沉浸式互动体验、文物的数字修复与保护、虚拟试穿和购物、虚拟导游与客服等领域不断推动应用场景落地,体现出引领数字文旅消费新形态、创造产业增值收益、驱动文旅业态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示范案例聚焦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共性问题,充分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新技术,在引领、支撑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方面取得实效。例如,百度文心大模型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生成美术和音乐产品,创新文化产品生产方式。除展示应用数字化工具助力艺术创作生产外,示范案例还包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以及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方面,如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虚拟的越剧表演与真实的舞台装置有机结合、叠加展示,创新观演模式;“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应用三维复原技术,沉浸式展示《永乐大典》40册75卷内容,促进文化资源全民共享;“文管在线”系统应用智能识别技术,实时监测网络主播,提高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执法效能。

随着2023年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流行,数据要素的战略资源地位得到更多认同。政府对文化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数据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措施。为维护数字市场秩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数字版权保护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数字版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促进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数据要素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该文件从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及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要推动文物、古籍、美术、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依法开放共享和交易流通,支持文化创意、旅游、展览等领域的经营主体加强数据开发利用,培育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和品牌,贯通各类文化机构数据中心,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鼓励依托市场化机制开发文化大模型,促进文物病害数据、保护修复数据、安全监管数据、文物流通数据融合共享,支持实现文物保护修复、监测预警、精准管理、应急处置、阐释传播等功能,支持旅游经营主体共享气象、交通等数据,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构建客群画像、城市画像等,优化旅游配套服务、“一站式”出行服务,支持文化和旅游场所共享公安、交通、气象、证照等数据,支撑“免证”购票、集聚人群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旨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也是文化消费呈现回归理性趋势的一年。文化产品的内涵和价值重新成为金标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倾向于支持环保、社会责任感强的文化品牌和活动。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创新消费场景和优化消费环境,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2023年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涵盖了演出、展览、演唱会、音乐节、非遗体验、数字文化、主题公园、休闲娱乐、游戏游艺、运动健身、节庆展会、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文体用品、景区景点、餐饮住宿、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其他文化和旅游领域行业门类。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FJ/kBhQndNNlUStGKVfr9litBwY9qp5Rv3Yy55PvEF7G8fwlu3g8E3XRbTvpnb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