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扬州:以发展促保护,以人文助经济

扬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扬州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发展人文经济,挖掘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文化和经济的高度融合发展,助力地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扬州重要任务。

扬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扬州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4项、国家级20项、省级62项、市级231项,县(区)级459项,非遗项目保护数量全省排名前列。其中,评定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27名、省级99名、市级434名、县(区)级562名。

近年来,扬州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一是聚焦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扬州市人大出台《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正式开园。三江营等4个核心展示园、江都水利枢纽等3个展示带入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规划》。二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2023年,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开展考古调查、勘探项目90个,开展文物资源区域评估项目9个,考古发掘项目36个。广陵“有盐”、文汇阁、马可·波罗纪念馆、淮扬菜博物馆等场馆全新开放。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台《非遗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评定首批18家非遗工坊和30家非遗传承示范基地,6个项目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非遗进东关街、进沿湖村项目入选省级示范项目。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12月21日,202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奖结果揭晓,扬州东关街园宅保护与传承复兴项目获得杰出奖,为本次国内唯一获奖项目。

城市的发展演变犹如人的成长过程,有其诞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文化遗产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这些文化遗产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和重要象征。对于扬州而言,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们对扬州城市发展的城市记忆,保存好城市赖以持续发展的根和源。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任何一座城市的品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扬州不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因大运河而闻名于世的“中国大运河第一城”。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扬州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开凿的城市、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点最多的城市,申遗成功扬州功不可没。 FJ/kBhQndNNlUStGKVfr9litBwY9qp5Rv3Yy55PvEF7G8fwlu3g8E3XRbTvpnb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