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牍是古人运用竹木制成的狭长形书写材料,并用绳子编连成册,成为纸张问世前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泛的书写载体之一,南方多用竹简,北方多用木简。竹简的制作过程繁复精细,需经历裁切、杀青(用火炙干)、书写、钻孔、编连等诸多环节。在书写过程中,若不慎出错或遗漏,需用刮刀刮去字迹,重新书写。
这组珍贵文物包含了破竹剖简、修治打磨、刻字改错、磨砺利器等全套工具,共计27件。这是迄今为止最为齐全的春秋时期的书刻工具,揭示了汉字书写文化的历史和独特魅力。
书刻工具
年代: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馆藏:济宁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