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9

班簋又称毛伯彝,是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班簋设计独特,口部宽大,腹部圆润,口沿下饰以精美的弦纹和圆涡纹,而腹部则装饰有四组威严的兽面纹。其垂珥呈象鼻造型,巧妙地背靠于腹部,底端内卷,形成了班簋的支撑足。

班簋腹部内底铭文共20行198字,记述了周王册封毛公,并命令其后人“班”率军随毛公东征打仗的辉煌历史功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班簋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其发现与修复过程亦颇具传奇色彩。1972年,两位文物工作者在废品站意外发现了班簋的青铜残片,后经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的精心修复,班簋得以重现辉煌。

班簋
年代: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前9世纪中期)
馆藏:首都博物馆

玉作六器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

【译文】

用玉制作六种器,祭祀时用以敬拜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之神。用苍璧敬拜天,用黄琮敬拜地,用青圭敬拜东方,用赤璋敬拜南方,用白琥敬拜西方,用玄璜敬拜北方。祭祀诸神时,都有牺牲和束帛,牲帛的颜色和该方位所用玉器的颜色相匹配。

玉璧

玉璧通常呈扁平圆形,正中心有圆孔,孔径较大,表面及边缘平滑或雕刻有纹饰。常用作祭祀、朝聘、婚丧等礼仪活动中的礼器,也可作为佩饰使用。

青素玉璧

年代: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馆藏:北京文物交流中心

玉琮

玉琮是一种方柱形或筒形的玉器,中间带有圆孔,寓意着天圆地方。

玉琮

年代: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

馆藏:故宫博物院

玉圭

长条形玉器,上尖下方。古代贵族在祭祀、朝聘、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礼器。

玉圭

年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

馆藏:故宫博物院

玉璋

半圭形玉器,顶端呈斜锐角形状,是古代贵族们常在祭祀、朝聘、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礼器,同时它也可作为治军的信玉。

玉璋

年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1750—前1530年)

馆藏:中国考古博物馆

玉琥

雕刻成虎形的白玉。

玉琥

年代: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馆藏:西安博物院

玉璜

形状像玉璧的半边,古代贵族在祭祀、朝聘、丧葬等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礼器,也可用作装饰。

龙首黄玉璜

年代: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馆藏:孔子博物馆 reWiPy/msShFRBVDlFBMXRupIAMHsuIZG8tQpvMIemy5BIAYpFxPS4qee+uxGg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