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演化机制示意图

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和观念上的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符合客观经济基础现实时,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完善,即形成积极有效的土地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此循环往复,始终处于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推动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整个循环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机制示意图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生产力作为出发点,根据现实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土地制度变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土地改革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坚持改革和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是解放和发展新时代农村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b6zUIfocY15FfumUtCShohQpXusSjI4bDwRJ6T24fokLI3Bs044FpfVSXLxgV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