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急剧变革,当前商科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商业伦理教育弱化”等问题日益凸显。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5月,教育部通过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提出“三全育人”要求。因此,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商学院作为培养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新商科人才”,如何重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如何牢牢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对传统商科教育进行改造和创新,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西南民族大学商学院积极探索应对之道,聚焦“三全育人”理念及其在商科教育中的深化实践,深入探究新商科人才的培养理念、路径和方法,系统探索思政引领与商科人才培养的融合机制,构建思政引领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培养德能兼备的高层次商科人才。通过多年努力,在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现将这些探索成果汇编成文集,以期为构建中国特色商科育人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方面,本文集充分展现了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学院依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成立了工商管理课程思政教研中心,并组建了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坊,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商科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与民族高校的独特特色,学院积极探讨了在多元化课程教学、多功能实践实习、国际化教育模式以及个性化教育形态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目前,已有2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个教学团队荣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称号,学院2023年获批四川省首批课程思政标杆院系。

另一方面,本文集也深刻反映了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成果。学院主动优化以“教师、企业家、校友”为主体的育人体系,强化思政引领,构建了“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思政导师”的联动机制,形成了覆盖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职业发展的多元育人网络。从新生专业启蒙到毕业生职业价值塑造,学院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并建立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将思政教育融入案例教学、商业模拟、创新创业等环节,将中华商业文明、企业伦理等元素转化为育人资源。同时,学院不断强化“大思政观”,推动育人主体从“单一传授”转向“生态共建”,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统一。

综上,本文集既是对西南民族大学商学院过去在课程思政改革及三全育人工作方面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未来创新培养模式的行动宣言。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学院将秉持“跟上时代,力求创新”理念,持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育人系统。同时,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商科思政资源库,切实塑造铸魂立教、立德树人的新格局,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兼具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的商业从业者。

在此,衷心期待与各界同仁共同探索育人新路径,携手为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商科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lM2IO25MtECpnR7ZXzPVj9a1X4MfrQHYMTXcde00UdwyAa660ouowlz+nbZXCU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