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有“95后”“00后”的员工问我:“老蒋,你觉得什么是成功?”这个问题,让我顿时陷入沉思。同时,我又很疑惑,“95后”“00后”的员工,怎么入职第一天就问我什么是成功?幸好,这个问题,我认真思考过。
我很理解,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期待成为别人眼中那个闪闪发光的成功人士。至于究竟什么是成功,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认为是多赚钱,有人认为是获得幸福。受各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成功的理解是逐渐变化的。
到目前为止,我对成功的理解,主要经历了三个逐步升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为什么我那时觉得这就是成功?是因为我的家乡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隶属桂林的一个偏远小县城。从小到大,我一直看着自己的同乡辛辛苦苦地劳作,感觉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我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十分渴望逃离家乡,出去赚很多很多的钱,认为这就是成功。那时候的我,对成功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
第二个阶段,在公司里升到最高的职位。
大学毕业后,我与同学一同应聘到一家公司。我们的关系不错,彼此间的竞争也显而易见。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我意识到,无论对手是谁,要想在职场生存下去,就必须在竞争中胜出。因此,那时候的我,对成功的理解,就是在公司里升到最高的职位。
第三个阶段,由证明自己到形成价值观。
奋斗了数年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我从公司辞职,选择个人创业。起初,我只是简单地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但在持续创业的过程中,随着公司逐步发展壮大,我对成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具体而言,我理解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幸福,二是为社会、客户、企业创造价值。
家庭幸福,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精神上,家庭关系健康和谐;物质上,能给家人很好的帮助和支持。
至于创造价值,创客匠人的创业理念——成为一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已经做了很好的诠释。
对于价值的判断,创客匠人团队一般有三个标准:首先,扪心自问,做这件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有没有价值;其次,做这件事,能否对他人、对客户产生价值;最后,做这件事,对企业是否有价值。如果三个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件事就有价值,就值得做。
在对成功的理解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做长期正确的事,对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什么是长期正确的事?
长期正确的事,就是那些既符合社会价值,又能为客户提供价值,还能让自己不断成长并从中受益的事。
就个人而言,做长期正确的事也许无法让你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就,但至少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换言之,这就是走在通往成功的捷径上。
企业也是一样。围绕客户价值做长期正确的事,企业至少不会倒闭,也不会大起大落。
很多人问我:“老蒋,你创业11年,是怎么一路坚持下来,把公司做到现在这个规模的?”
我给他们的答案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一直在做长期正确的事。
做长期正确的事,不仅能锻炼个人能力,还有助于抓住机遇和运气。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你离成功就越来越近。
创客匠人能坚持到现在,一部分原因是靠运气,只是刚好抓住了时机、选对了赛道,而不是我的能力有多强,或是眼光有多长远。
2015年,创客匠人开始做知识付费;2018年前后,知识付费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此时,创客匠人的团队已经磨合了两三年。基于此,创客匠人才能在知识付费的赛道上快速脱颖而出。
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让创客匠人有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才能接住运气。有了积累,恰好又迎来新的机遇、新的风口,创客匠人才有机会一飞冲天。
2021年下半年,创客匠人开始做内容付费短视频小程序服务商,借助既有的资源,很快成为行业头部。既有的资源加上新的机会,让创客匠人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即便如此,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很多人也难免遇到一些阻碍,比如急于求成、选择或判断失误、频繁地更换赛道等。关于如何规避这些阻碍,我有一些建议。
曾经有员工问我:“老蒋,你觉得成功最快的捷径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时,我愣了将近一分钟,最后用公司的价值观给了他答案。我说,成功最快的捷径叫专注。
专注地做一件事,这看起来是用笨功夫做事,但其实正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很多人总想找各种捷径,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成功。走向成功的过程就像挖井一样,挖几米,看不到水,就换个地方挖,总想着说不定能从别的地方挖出水。可是,只挖几米深,怎么可能挖出水呢?倒不如一口气挖上1万米,这样更有机会挖出水。这个过程,体现的就是笨功夫的力量。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叫作“结硬寨,打呆仗”。朝廷派他去打太平军,他却派人挖壕沟,把敌人围困起来。
大臣们无法理解他的行为,急得直跺脚——朝廷拿出这么多俸禄,让你去打仗,你倒好,居然跑去挖壕沟,打仗的事只字不提。可谁曾想到,这样围了两三年,太平军竟自动瓦解。曾国藩没费一兵一卒,不战而胜。
这其实是一种智慧,他看透了事物的底层逻辑。太平军势头很猛,想速速取胜,却师出无名、粮草有限,而曾国藩有朝廷做靠山,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只要能稳住局势,太平军的锐气必然受挫。因此,曾国藩选择围住太平军,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不出兵。
他懂得分析敌我的形态,分析各种优劣势。对手的现状是怎样的?心态是怎样的?具不具备速胜的条件?分析清楚之后,结果显而易见。在当时的条件下,“结硬寨,打呆仗”,是最好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快速成功,你不妨问问自己,究竟具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就老老实实地把当下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成功最快的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快速打破了信息差。想了解一个行业,只要稍微用点心,上网搜一搜,短短几天时间,你就能有个基本的了解。
当然,它的弊端也很明显。信息高速更迭,各种信息泛滥,很多人变得浮躁、急于求成、想赚快钱。这就带来一个普遍现象——频繁地更换赛道。我见过一些朋友,毕业之后的15年里,他们换了八九个赛道,并且每次跨度都非常大。
其实,每个行业每一年都有可能出现新的风口。一个人如果缺乏定力,无法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就很可能做出一些与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的决定。
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被诱惑蛊惑,陷入困境。2014年底到2015年上半年,股市行情很好,赚钱就像从地上捡钱一样简单。我的一个朋友用几百万元做杠杆,很快就赚了四五千万元。
我觉得炒股票比经营企业赚钱更快、更稳,决定入局试一下。最初,我确实赚到一些钱,没承想后来遇到了股灾,赔了几百万元,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当时,公司正面临转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完全没心思好好经营公司。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赔钱之后,我告诉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要做,不熟悉的领域不要进入,跟公司业务不搭边的事不要做。这“三不要”被我视作圭臬,一直到今天都不敢违背。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提升定力,抵挡诱惑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小方法:
第一,在日常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多复盘,多总结。
第二,在事上练,通过一些遭遇打击、挫败和犯错的经历来提升定力。
第三,读修心的经典作品,比如王阳明、曾国藩、稻盛和夫的书。
第四,意识到“你看见目标,就看不见困难;看见困难,目标就模糊了”。把关注点放在目标上,而不是遇到的困难上。
在做长期正确的事的过程中,不是所有事情都有一个标准答案,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法律条款或某种规则来约束,更多的是要与人性做对抗。
人性往往难以捉摸。但是,如果有恒定的价值标尺,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
那该如何判断自己做得对不对呢?
我很崇拜的偶像王阳明曾说“致良知”,稻盛和夫先生曾说“作为人,何为正确?”在面对诱惑或者做选择的时候,这两句话就是我的衡量标准。它们会指引我,让我有所为,有所不为。
创业十余年,关于做长期正确的事,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保持专注,静待花开。
当然,每个人在人生中、在职场上总会面临各种选择。究竟怎么选,与个人的价值标尺密切相关。价值标尺不一样,做出的选择自然千差万别。朋友,你的价值标尺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