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春

二十四节气组歌
立春时节

高长青

风和日暖,冰雪渐融,

点点寒梅绽放,悄然无声。

冲一杯茉莉,把春天唤醒,

自然万物开始孕育新生。

春和景明,佳期如梦,

几只野鸭拨弄,春水盈盈。

吹一段柳笛,把春天唤醒,

一切美好即将蓬勃发生。

立春时节,期待十里春风,

投入久违的怀抱,似水柔情。

洗净沧桑,播种希望,

相约春天,一路前行。

歌词曲谱
立春时节

立春 物候特征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太阳黄经达315°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对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距北回归线(黄赤交角)越远,进入春天越晚。这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北方很多地区来讲只是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

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在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没有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花信风

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立春 风俗习惯

打春牛

早在周朝时,就有春日鞭牛的活动。每年立春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到了明清,仪式更为隆重。据清朝《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吃春饼

立春这天,民间有吃春饼、春卷的习俗。据《四时宝鉴》记载:“立春日,唐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可大可小。现在吃的春饼,配料已是十分讲究了,除了传统的豆芽炒韭菜,还有肉丝、蛋丝、香菇等配料。

糊春牛

这一习俗在立春前就着手进行。由县衙聘请纸扎巧匠能手,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扎制春牛。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牛腿,然后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春牛”就制作完成了。糊春牛时,若糊上红黄色的纸,就意味着五谷丰收;若糊上黑色的纸,就意味着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用红黄色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咬春

立春这一日,民间讲究买萝卜吃,称为“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可以解春困,古人取“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从清早开始,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

立春 饮食起居

立春,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复苏。人们的饮食起居也应该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早起早睡,以养肝气

“肝属木,应于春季”,肝气通达,身体才会轻松,精力才会充沛;若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症状。因此,春季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人卧则血归于肝”,在此时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早上起床后伸个大大的懒腰,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身体动起来,阳气也就生发了。

少酸加辛,助阳养肝

中医认为,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前后,人们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物,如:洋葱、姜、蒜、芹菜等。这些味道辛香的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最适宜在立春节气食用。在药膳方面,针对立春的节气特点,可食用一些养肝柔肝、疏肝理气的药材和食品,如:白芍、枸杞、花生、红枣等。

春捂护阳,下厚上薄

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前后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人体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就会产生“阳气郁”的现象。所以,防寒保暖是立春养生的重点。此时衣着要下厚上薄,以助春阳生发之势,正如《老老恒言》所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立春 农时农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前后,随着温度慢慢回升,北方冬小麦将进入返青期。此时要重视田间除草,浇返青水、施返青肥,促进小麦生长。菜农朋友要做好蔬菜保温防冻、大棚通风透气、保花保果、病虫防控等工作。果农朋友要做好清扫果园、剪除病虫枝、树干涂白等工作。

立春 谚语俗语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打春冻人不冻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暖一日,惊蛰冷三天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春打六九头,农民不用愁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立春晴,雨水匀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阴,花倒春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立春 古代诗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立春

〔宋〕方岳

初信东风入彩幡,自挑雪荠饤春盘。

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迳寒。

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

无人共跨南山犊,便作寻花问柳看。

立春日郊行

〔南宋〕范成大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麴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

〔宋〕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立春

〔南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

〔宋〕黄庶

此日春方到,春心亚舜尧。

勾芒如稷契,大蔟似咸韶。

衡柄三阳把,陶镕万物翘。

家家助和气,剪彩作花飘。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唐〕元稹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立春古律

〔宋〕朱淑真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日

〔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人日立春

〔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立春偶成

〔南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yAf6YprLajuYDcvl7P7qQqex311ZUnf19K9B3yhXeBW1kCldCuQdXijmoG0xmo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