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说花信风

我国古代先民把五日称作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候,就是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活动,这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虽各不相同,但生老病死、盛衰枯荣、斗转星移、阴阳消长,似乎有着相通的呼吸和脉动。古人通过观察逐渐发现,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花开花落,花开时吹来的风被称作“花信风”,人们以一种花期最准的代表性花卉作为这一候的“花信”,于是就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

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唐代《唐国史补》记载:“自白沙溯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信风。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宋代《演繁露》卷一记载:“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中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明代杨慎《咏梅九言》曰:“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花信风自小寒节气始。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花信风以梅花为首,傲霜斗雪的梅花最先报告春天的信息。到了谷雨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楝花排在花信风的最后,表明楝花开罢,一年的花事已了。

二十四番花信风流传版本甚多,最常见的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䕷,三候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许许多多有关物候的谚语:“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等。

二十四番花信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浪漫,从严冬到暖春,花开次第,以花为信,不负花期,把日子诗意化了。静心一想,日日鲜花相伴,时时花香氤氲,更有花语呢喃,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672wuIfMFCx1Dk+YE/SqZCe+ugYdeG+d4gMgJmc7JbUgeUQ9Dv5HVxBwZeJrEpT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