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良渚文化是怎么被发现的?

img

良渚文化的发现,实际上经历了非常长的时间。

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我们开始重新改写这个区域的历史。

故事要从将近一百年前说起。1936年,西湖博物馆(即现在的浙江省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乡余杭良渚镇一带发现了出土黑陶的遗址。当时,在山东已经发现了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距今约4300-3900年。考古学家们在山东章丘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批精美的磨光黑陶。于是,考古学家就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所以,在南方发现的黑陶,不少人认为是从山东这边传过去的。施昕更发掘和调查了以黑陶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出版了《良渚》(1938)一书。

到了1959年,良渚这边发现的遗址越来越多。后来,夏鼐(nài)先生就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1973年,在江苏吴县的草鞋山,考古学家第一次发现了随葬玉琮、玉璧等大型玉礼器的墓葬。在这些墓葬里,这些玉礼器与良渚风格的陶器共存。这时人们才意识到,之前被当作周代或汉代的玉器,其实距离我们更加久远,有四千年之久。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学家们先后在江苏吴县的张陵山、武进寺墩,上海青浦的福泉山,浙江余杭的反山、瑶山等地,发现了多处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墓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

2007年,我们发现并确认了良渚古城,也就是左边给大家展示的这幅照片,也逐渐知道了四千多年前那场滔天的洪水。

良渚文化有非常发达的农业,以水稻为主。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的起源,而黄河流域则以小麦和谷子为主要农作物。

从良渚墓葬出土的情况,我们还看到了当时非常发达的手工业。除了良渚标志性的玉器,还有大量精致的陶器(鼎、豆、鬶、壶、杯等)、石器(石镰、石锛、石犁等用于耕种的工具)。

img

石犁

img

黑陶双鼻壶

img

实足鬹(guī)

img

img

贯耳壶

img

黑陶壶

陶壶宽把阔流,器身细刻曲折纹和禽鸟纹,器表的陶衣乌黑发亮,具有金属般的光泽。陶壶制作规整,器壁薄而匀致、轻巧,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珍品

img

img

石镰

img

耘田器

img
img

石锛(bēn)

img

石钺(yuè)

img

石犁是作为犁的刃部来使用的,在铁器发明之前

良渚人的墓葬,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分化。比方说,一个村庄里有几百个墓,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的墓葬。普通人的墓葬,随葬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如陶器、石器,还有随葬狗的。这说明在五千年前,狗已经成为人类驯养的动物了。其中有两三个墓是等级稍高一点的,这两三个墓里面除了随葬陶器、石器,还随葬少量的玉器。

比较大型的墓葬是贵族的墓葬,贵族墓葬以随葬玉器为主,里面的陶器也没有比普通人墓葬多很多。这个习俗与北方地区同时代的文化是不太一样的。在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大型的墓葬里出土的陶器会很多。在甘肃地区也是一样,大型墓葬中的彩陶数量会明显多一些。 /uTh0vacLH76DNBAAnFHw1FR/DbdsQwkCkID+PWZwz70G0ka+rwivhEfnn3GeG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