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形形色色的洞与石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徐霞客一生七次到访浙江,是他所去省份次数最多的一个。崇祯九年(1636年),他第七次游历浙江,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远游的起点,与他在《徐霞客游记》开篇游览浙江省东中部天台县的天台山的记录形成一种特殊的呼应。

img

徐霞客从老家江苏省江阴市出发,经过苏南运河来到浙江,游历余杭、临安、桐庐、金华、兰溪、常山等地,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浙游日记》。

这篇游记是《徐霞客游记》的第十八篇。徐霞客用过万字的内容记录了他的这段行程。更可贵的是,他还记录了浙江省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涉及明朝末期的自然人文、风土人情,成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宝贵资料。

img
img

西南之行徐霞客其实早有打算,但是因为一些事情一拖再拖,眼看着自己即将年满五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随着年岁渐老,他也生了一些疾病。经过一番思考,徐霞客觉得西南之行不能再这么推迟下去,否则很可能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这次出发时,一共有四个人,除了徐霞客,还有两名随从,徐霞客在文中称一人为“顾仆”,称另一人为“王二”。此外,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静闻和尚,他在江阴的迎福寺修行二十余年,是徐霞客的忘年交——莲舟上人的徒弟。

当年,静闻和尚曾用自己的鲜血抄写了一部《法华经》,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其供奉在大理鸡足山寺迦叶菩萨道场。他得知徐霞客的西南出行计划,便提出同行的想法。徐霞客被他的虔诚所感动,于是一行四人九月十九日从江阴出发,“乘醉放舟”,正式踏上行程。

img

去往浙江的路上,他们并没闲着,沿途乘船拜访了多名好友,与挚友对酒当歌,吟诗作文,帮他们带了一些书信和礼物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在乌镇还了前两年欠程尚甫的书钱。在杭州城,路过商铺的时候,他们还购买了铜锅、竹筒这些旅行会用到的生活用品。

img

这一路忙碌又充实。十月初一这天,西北风凛冽,他和静闻和尚开始游览各处风景。他们先登上宝石山顶,又经过岳王坟,最后来到飞来峰的街市上吃饭。

飞来峰下有几处出名的山洞,石头中空玲珑,三个洞并列排开,又相互交错贯通,曾被杨琏真迦和尚破坏,又被许多流浪乞丐喧扰,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img

文化小贴士

飞来峰山体属于石灰岩。与周边的其他山体完全不同,这里的草木稀疏,大多是裸露的山石。《浙游日记》中的“杨髡”是元代僧官杨琏真迦,掌管江南的佛教事务,但他盗掘钱塘、绍兴宋陵,是历史上出名的盗墓人。

img

这次徐霞客到来的时候,那些乞丐已经没有了踪影,山上的石头再次恢复清朗明秀,像是被青山、蓝天擦洗过一般清爽。眼前充满灵气的奇石朝天耸立,造型怪异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徐霞客来到洞顶才发现,这里和传说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头相比,毫不逊色。

十月初四这天游览的三九山也给徐霞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山因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来都是九里路而得名。这附近的山很特别,石峰嶙峋,岩石像涂漆一样黑,水流穿过石壁飞流直下,把峡谷的石头冲得雪白。一黑一白,两种颜色对比强烈。

这天,徐霞客一行人走了三十五里路。除了那些出名的景点,他还偶遇了两个洞穴,洞内曲折,北边是干洞,南边是水洞。干洞有阁楼,十分幽静;水洞有仙田,水漫田洼。

img

穿过峡谷,钻进石门,有时必须在水中前进,徐霞客只好穿着短衣,脱去袜子。一路上看到溪水中奇特的石头,有的像莲花,有的像象鼻,十分奇特,等到再次从洞中出来,徐霞客觉得这半天恍如隔世。

还没从洞中奇景的惊喜中醒过神来,第二天徐霞客就得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王二逃走了。

一行人下一站来到金华。金华山历史悠久,有“江东名山”的称号。徐霞客曾经路过这里三次,都没有仔细游览,这次准备去看一下传说中的金华三洞。他不光记录了金华山的所见所闻,还详细描绘了这里山脉水系的走向以及不同溶洞的特色景观。

金华北山之行的记录超过四千字,接近全文的一半,可见其分量。金华三洞由双龙、冰壶、朝真三洞组成,道家称其为“第三十六洞天”。

img

文化小贴士

金华山如今有一条霞客古道,就是根据徐霞客此次游记得来,起于智者寺,全长三千米,垂直高差三百多米。

img

徐霞客第一站来到智者寺。寺庙坐落在北山南麓,此时已经破败零落,但是寺中的一块碑吸引了徐霞客的注意。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陆游为智者大师重建此寺专门撰写的碑文,上边的字都出自陆游之手。碑的背面还有几篇陆游写给智者大师的书信。碑文是楷书,书信是行书,颇有风韵,徐霞客十分想拓印下来,但遗憾的是,他身边一个工匠都没有。

img

文化小贴士

智者寺始建于公元526年,距今约一千五百年,香火鼎盛时有僧人千余人,又称“智者广福禅寺”,是南朝梁代楼约法师道场。寺中碑文十分珍贵,是陆游79岁时所写的《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记录了智者寺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陆游的传世书法作品不多,石刻更是稀少,这是他晚年唯一存世的石刻作品。

除正面楷书以外,背面的行书笔法飘逸,秀润挺拔。因行书刻碑并不常见,所以这座石碑称得上唐宋行草入碑的典范之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为国家一级文物。

img

山上的石头千奇百怪,大的像大象、狮子,小的像鹿、小猪,全都潜伏在草丛之间,犹如石浪。附近的鹿田寺殿前也有一块形态似鹿的驯鹿石,相传当年玉女驱赶神鹿在这里耕田。山上有著名的斗鸡岩,山峰上的石头一片片凌空飞出,犹如鸡冠怒起,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4QH+j0kwUpS/jMSJ9Jycil4T7OW+oOGWn2Ve0hkDJBzmkToVMeHqR0LwWZPer37J

i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