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齐

从表面上来看,北齐的国力不输于北周,甚至在经济、人口上还远远超过北周。这主要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北齐占据中原,拥有今天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的大部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北部地区。这些都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兵员充足。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和人口,从这两方面来讲,北齐是强于北周的。

而实际上,北齐也就只有经济、人口等表面实力强于北周,除此之外都远远不如北周。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统治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在君主专制时代,一个国家的兴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治国水平,周武帝自不必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相比之下,北齐的皇帝就差得远了。

北齐自公元550年建立,到公元575年,二十余年间传了五位皇帝,这些皇帝有三大共同点:一是短命,寿命无一超过三十五岁;二是荒淫,多数沉溺于酒色,奢侈享乐;三是残暴,大多喜怒无常,草菅人命。

首先说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是高欢的次子,上面还有一个同胞的兄长高澄。高欢死后,高澄继承了他的爵位,继续把持东魏政权,并积极筹备禅代,但他还没来得及称帝就被人给暗杀了,死时还不到三十岁,儿子都很年幼,大权就落到了高洋手中。不久高洋逼迫魏帝禅让,自立为帝,建立了北齐。

高洋即位之初也算得上是位明君,他南征北战,开疆扩土,使北齐国力达到顶峰。但好景不长,高洋很快就骄傲自大,变得不思进取,甚至纵酒好色,暴虐无道。几年后(公元559年)他就因酗酒过度而死,终年三十一岁。他死后,只有十五岁的长子高殷即位,第二年就被高演(高欢的第三子)篡位杀害。

高演虽说是得位不正,但还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在位期间也能够勤于政事、任贤用能,但不幸的是,他只做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终年二十七岁,临终传位给自己的弟弟长广王高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他的儿子实在太年幼,如果即位,免不了又被人篡位杀害,毕竟他自己就这么干过。

高湛是高欢的第九个儿子,与高澄、高洋、高演是一母所生。与几个哥哥相比,他的昏庸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即位后除了宠信奸佞、滥杀无辜大臣外,主要就干了两件事:一是酗酒;二是纵欲。后来为了能够一心一意享乐,避免被国事打扰,他索性于公元565年传位给年仅十岁的太子高纬,自己做了太上皇。不久就因酒色过度而死,终年三十二岁。

高纬就是北齐如今的皇帝,他从小就言语迟钝,不喜欢与大臣见面,更不轻易与人交谈,而且他的性情极其胆小懦弱,如果有人多看了他几眼,他立刻就会大发雷霆,轻则怒斥一通,重则贬官治罪,搞得大臣奏事时都不敢抬头看他,只能埋头说个大概,然后就连跑带逃地退出去。

如果仅是迟钝懦弱也就罢了,偏偏他还很奢靡、荒淫、残暴,简直是“完美”地遗传了北齐历代帝王的所有毛病,以至于他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来理解,比如他下面做的几件事:

一、齐鸡开府。北齐实际上有两个都城,分别是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一个是政治文化中心,一个是军事中心。出于统治的需要,北齐的皇帝经常会在两都之间来回跑。高纬即位后,分别在两都大兴土木,广建宫殿,极尽奢华,而这还不算什么,他竟然把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封上官,连他的马、猴、鸡、狗等宠物也都根据性别不同分别加上爵号,比如公鸡叫开府斗鸡,母鸡叫郡君斗鸡,由此创造了“齐鸡开府”的典故。

二、自寻烦恼。高纬自我感觉非常好,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忧愁,所以得到了“无愁天子”的称号。照理说无愁应该是好事,多少人都求之不得,可高纬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没意思,于是他“自寻烦恼”,在园林里建贫穷村庄,自己穿上破衣装扮成乞丐住在里面。他又设置了穷人市场,专门跑去进行买卖交易。高纬还仿照西部边境城邑的样式筑造一些城池,让卫士穿着黑衣扮成羌兵,摆成阵势,呐喊着进攻,表演攻城,他自己则率领近侍“抵御”。

三、蜇人取乐。高纬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名叫高绰,在定州(今河北定州)任职。一次,有人告发高绰在定州淫暴百姓,残害妇女儿童。高纬听说后命人把高绰押解到了邺城,但他却没有治高绰的罪,反而给他去掉枷锁,问他在定州有什么好玩的事。高绰说:“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看它们互相啮咬最开心。”高纬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派人连夜搜寻蝎子,一晚上就捕到了两三升。不过他没有按照高绰说的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而是来了个升级版,把蝎子放进一个大浴盆,然后绑个人放进去,和高绰一起“欣赏”活人被毒蝎蜇咬。看着浴盆里的人被蜇得痛苦翻转,高纬一边拊掌大笑,一边埋怨高绰说:“这么好玩的事,为什么不早点儿告诉我!”于是封高绰为大将军,整日和他一起游玩淫暴。

四、亲佞远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是诸葛亮告诫刘禅的话,高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他不仅宠信小人,远离贤臣,而且还听信小人谗言,杀害贤臣。当时他有三大宠臣:穆提婆、高阿那肱、韩凤,合称北齐“三贵”。这三人不学无术,最大的本事就是嫉贤妒能。当时北齐有位名将叫斛律光,此人官至丞相,是高纬的老丈人,曾多次率军击败北周军队,深为北周人所忌惮。但穆提婆等人非常忌恨他,屡次在高纬面前进谗诬告他,高纬竟然听信,将斛律光杀害,并屠戮满门。这种自毁长城的行为让北齐上下人心浮动,而北周这边却是军心大振,宇文邕甚至为此大赦天下以示庆贺。除了斛律光外,北齐宗室兰陵王高长恭也是将才。高长恭是高澄的第四子,论辈分是高纬的堂兄,他不仅长相俊美,而且骁勇善战,曾在邙( máng )山之战中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军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由此威名大震,被士兵讴歌赞颂,成就了《兰陵王入阵曲》。而随着高长恭的声望越来越高,高纬对他的猜忌也越来越重,最终将其毒杀。

总而言之,北齐几乎没出过一个明君,高纬更是昏君中的“集大成者”。在他执政的十年间,北齐朝政一日比一日腐败,江山摇摇欲坠。

宇文邕正是看到了北齐内部的病变,才自信能够伐齐。于是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他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秘密策划,最终决定亲自统军东征。 5WmcQ02AHj114CzB4J7rCftwo7SnuhZt0qdo9UAogV9rXv5i7l5E7+TsY8lO5h9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