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世积案

这个理由与高颎的同事兼好友王世积有关。

王世积是隋朝的重要将领,曾参加过讨伐尉迟迥、平定江南等战役,立下不少功劳,封爵宜阳郡公、勋上柱国。

这样一个人物,可以称得上是国家栋梁了。以他的身份地位,原本应该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但随着杨坚猜忌心越来越重,大多功臣获罪被杀,王世积心灰意懒,逐渐消极起来,整日饮酒度日,不问政事。

杨坚以为他得了酒瘾病,便将他接到宫中,命太医给他诊治。王世积不愿在宫中长居,便谎称自己病已痊愈,由此回到了宅邸。

这时正赶上征讨高句丽,杨坚便命王世积和杨谅、高颎一道出兵北伐。后来征讨失利,无功而返,途中王世积被任命为凉州总管。

正是在凉州任上,王世积惹上了麻烦。

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六月,王世积的一名亲信皇甫孝谐在凉州犯了罪,为躲避官吏的追捕,便逃到了总管府,求王世积相救。

按理说,堂堂凉州总管,救一个逃犯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一句话,当地官吏肯定就知难而退了。但是王世积不知是出于公道,还是怕落下包庇下属的口实,竟然拒绝了皇甫孝谐的请求,没有接纳他。结果皇甫孝谐被官吏逮捕,判了罪刑,被发配到了桂州。

因为这件事,皇甫孝谐怨恨上了王世积。等他到了桂州,在桂州总管令狐熙手下服役,本以为会得到赏识,没想到又被冷眼相待,陷入极端困苦之中,由此更加怨恨王世积,立誓要报复。于是他秘密上奏朝廷,称王世积有谋反之心,并列举了两条证据。一是王世积曾经请道士看相,问是否能够大贵。道士回答说:“你将来会成为国君,你的妻子会成为皇后。”王世积听了非常高兴。二是王世积到凉州后,他的亲信对他说:“河西是天下精兵聚集之处,可以图谋大事也。”而王世积说:“凉州地广人稀,不是用武之地。”

这两件事当然是捏造的,因为术士看相也好,亲信怂恿起兵也好,跟当年杨坚的经历太相似了,很明显是皇甫孝谐现学现编的。但是它却非常管用,直接触动了杨坚最敏感的神经。杨坚自己当初就是这么一步步当上皇帝的,当然怕别人也这么干,或者生出这种想法。

所以接到密报后,他立刻征召王世积入朝,对他展开了调查。

经过一番折腾,有关部门果然查到点儿东西。他们向杨坚报告说:“王世积私下与大臣结交,赠送名马给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以及左仆射高颎。”

这份调查结果一出,事情就大了,因为它直接牵涉到高颎在内的多位朝中重臣。如果是在平时,大臣之间互相赠礼可能没什么,但因为有皇甫孝谐告状之事在先,王世积已经有了谋反的嫌疑,此时揭发出赠马之事,问题可就严重了。往小了说,这些人是私下结党;往大了说,那就是图谋不轨。所以这件事弹性很大,关键在于皇帝怎么想、怎么处置。

而杨坚的性格我们也知道,现在他的疑心越来越重,对大臣谋反这种事,是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所以他认定王世积有罪,下令将其诛杀,并罢免了元旻、元胄等人的官职。

这些人都处置了,那高颎呢?

杨坚起初并没有动他,杨坚在等,等着看朝臣们的反应。结果朝臣大都认为高颎无罪,纷纷为他鸣冤,这其中就有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弼、刑部尚书薛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

这些人无一不是朝中的重臣,说话都很有分量。但这恰恰是对高颎不利的地方,因为它让杨坚感觉到了威胁。高颎明明犯了错,却有那么多大臣站出来为他说话,足见他威望之高、影响力之大。对帝王来说,这样的宰相太危险,已经不能再用了。

于是杨坚龙颜震怒,下令将这些为高颎说话的人交付执法官吏问罪。

这一招果然起到了震慑作用,朝臣们害怕被牵连,都变得噤若寒蝉,再没人敢替高颎鸣冤了。

到了这时候,高颎已经独木难支。杨坚遂不再犹豫,于开皇十九年八月下诏免去了他上柱国、左仆射的官衔,只保留齐国公爵位,令其在家思过。

至此,杨坚曾经最信任的大臣、当了隋朝近二十年宰相的高颎黯然下台。

但这就算完了吗?事情没那么简单,罢相的事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苏威不就曾被免官吗?结果没多久又被重新起用,继续当宰相。由此可见,免官并不意味着彻底倒台,也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关键要看杨坚的态度,看他是不是彻底抛弃了高颎。

那么杨坚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这也正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高颎被免官后,很多大臣都在观望,迫切想知道皇帝接下来会怎么对他。

没过多久,他们就有了答案。

那是在高颎被免官几天后,杨坚和独孤皇后驾临秦王杨俊的宅邸,并特意召高颎来参加宴会。高颎见到杨坚,痛哭流涕,悲不自胜,独孤皇后也唏嘘感慨,与之相对而泣。

这幅场景颇为感人,足以说明高颎与杨坚夫妇感情深厚,使支持高颎的大臣看到了他复出的希望。然而杨坚接下来的一番话,却给这些人泼了一盆凉水。

杨坚先是对高颎说:“朕没有对不起你,是你自己对不起自己。”然后又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我对待高颎,胜过亲生儿子,即使有时候见不到他人,也常常感觉他就在眼前。然而自从他免官后,我竟然忘了他,好像压根儿就没这个人一样。所以说,人臣不可以因为功劳大就要挟君主,自认为天下第一。”

这番话句句带刺,教人听得不寒而栗。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杨坚临时起意有感而发,一定是酝酿了很久的,目的就是要警告大臣们:我已经彻底抛弃高颎,你们不要再对他抱希望了,赶紧跟他划清界限吧!

这一表态果然起到了作用,百官都不敢再和他往来,生怕和他扯上关系。 ZoyMfzPFxr6GyORia6IOZ775wd2jn146U/R12gNZNEqz7arhFVCo0rvdowuoH3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